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衡水中學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二調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2020-11-17 19:07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鄒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貧,讀書焚木葉繼晷者三年,舉成化二十二年鄉(xiāng)試第一。

時帝益倦于政,而萬安、劉吉、尹直居政府,智憤之。道出三原,謁致仕尚書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進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毒痛四海,而公顧屏棄田里。智此行非為科名,欲上書天子,矯世變俗,拯斯民于涂炭耳?!彼∑嫫溲?笑而不答。明年登進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輔臣遇事必咨殊恩異數(shù)必及戀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隆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豈不欲推誠待物哉?”疏入,不報。

智既慷慨負奇,其時御史湯鼐、中書舍人吉人、進士李文祥亦并負意氣,智皆與之善。因相與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幾,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為其志且得行,復上書曰:“少師安持祿怙寵,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挾詐懷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則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當革者也。致仕尚書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書王茲剛毅可寢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決大疑,世之君子也?!钡鄣檬?頷之。居無何,安、直相繼罷斥。而吉任寄如故,銜智刺骨。

鼐常朝當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時,御史侍班,得面陳政務得失,立取進止。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維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奔八「罢僦辆?智往謁曰:“后世人臣不獲時見天子,故事多茍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請朝見,取時政不善者歷陳之,力請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濟。若先受官,無復見天子之日矣?!必九c恕亦未能用其言。

會劉概獄起,吉使其黨魏璋入智名,遂下詔獄。智身親三木,僅屬喘息,慷慨對簿曰:“智見經(jīng)筵以寒暑輟講,午朝以細事塞責,紀綱廢弛,風俗浮薄,生民憔悴,邊備空虛,私竊以為憂。與鼐等往來論議誠有之,不知其他?!弊椪叱屑?竟謫廣東石城。

智至廣東,總督秦紡檄召修書。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啟初,追謚忠介。

(節(jié)選自《明史.鄒智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陛下于輔臣遇事/必咨殊恩異數(shù)/必及亦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B.陛下于輔臣/遇事必咨/殊恩異數(shù)必及/亦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 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C.陛下于輔臣遇事/必咨殊恩異數(shù)必及/亦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D.陛下于輔臣/遇事必咨/殊恩異數(shù)必及/亦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鄉(xiāng)試,指明清兩代每三年一次在縣城舉行的考試,因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為秋試、秋闈。

B.侍班,指古代臣下輪流在宮內或行在所隨侍君主,記事、記注起居,或處理其他事宜,即“入直”。

C.三木,桎、梏、拳合稱“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頸、手、足三處的刑具,因為是木制的,所以稱為三木。

D.對簿,指受審問。簿,獄辭的文書,相當于現(xiàn)在的訴狀。在古代審訊時,依據(jù)狀文核對事實,故稱對簿。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鄒智生性耿直。他路過三原,拜見退休尚書王恕,為王恕的遭遇打抱不平,并表達了,上書天子的意愿,王恕沒有發(fā)表什么意見。

B.鄒智嫉惡如仇。萬安、劉吉、尹直把持朝政,他十分憤恨,等到孝宗即位時,便對此三人進行彈劾。后來劉吉被罷免,所以對鄒智懷恨在心。

C.鄒智向皇帝推薦王恕,等到王恕受詔進京后,又建議王恕先拜見皇帝陳述弊政,后接受官職,否則難以再見到天子。

D.鄒智與御史湯鼐意氣相投,關系友善,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品評人物,理論朝綱與民生。但后來被品評過的少保劉吉指使同黨魏璋構陷鄒智人獄。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智此行非為科名,欲上書天子,矯世變俗,拯斯民于涂炭耳。(5分)

(2)未幾,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為其志且得行。(5分)

二、詩歌鑒賞(45分)

(一)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5~6題。(9分)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一)

[唐]岑參

酒泉太守能劍舞,高堂置酒夜擊鼓。

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明]張楷

高臺秉燭看劍舞,四坐歡聲雜鳴鼓。

酒闌羅袖動輕寒,門外蕭蕭杏花雨。

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岑詩以“劍舞”“擊鼓”寫出戎旅間的酒會特色,點染邊地酒會的氣氛。

B.張詩善寫細節(jié),“動”字描寫羅袖在微寒的夜風中輕輕飄動,盡顯柔美。

C.岑詩“能劍舞”與張詩“看劍舞”均暗含對自己不能舞劍的遺憾之情。

D.張詩以“歡聲”寫出座中人的情感,與岑詩中的“斷人腸”截然有別。

6.兩首詩的結尾同是一個“雨”字,各有妙處。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 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9分)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白居易

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

蜃①散云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梁。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圖畫取,題詩寄與水曹郎。

[注]①蜃:大蛤蜊。江海邊或沙漠中,因空氣冷熱驟變,光線折射,而把遠處的景物顯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誤以為是蜃吐氣而成,稱海市蜃樓。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句從陽光寫起,描摹斜陽余暉透過淡煙疏雨的間隙射到水面的場景,清新可人。

B.江面經(jīng)雨水一洗,在夕陽的照耀之下愈發(fā)新鮮明凈,風從水面陣陣襲來,給人涼爽之感。

C.詩人所見之景鮮奇壯美,于是欣喜地取出家中描繪該景的圖畫,在上面題詩寄給朋友。

D.此詩寫景層層鋪設,抒情則既寓情于景,又涵詠在尾聯(lián)的點題句中,令人讀之有味。

8.本詩是怎樣凸顯題目中的“鮮奇”二字的?請結合頜聯(lián)和頸聯(lián)簡要分析。(6分)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②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注]①此詩寫于詩人寓居夔州期間,這期間詩人還創(chuàng)作了《秋興八首》《登高》等作品。②誅求:強制征收、剝奪。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詩歌前兩聯(lián)以風雨寄興,暗寫時代的動亂,為后兩聯(lián)展現(xiàn)凄涼蕭索、滿目瘡痍的社會面貌造勢、做鋪墊。

B.頷聯(lián)對句工巧,“高江”對“古木”,“急峽”對“蒼藤”,寫出黑云壓城大雨將至的昏暗沉寂氣氛,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C.頸聯(lián)寫荒原上閑蹓著的“歸馬”和橫遭洗劫后的村莊,傳達出詩人的無窮感喟,和前兩聯(lián)急驟的調子形成鮮明對照。

D.尾聯(lián)“何處村”是說辨不清哪個村莊有人在哭,實際是說無處沒有哭聲,造成一種蒼茫的悲劇氣氛,展現(xiàn)一幅經(jīng)歷戰(zhàn)亂后滿目瘡痍的秋原荒村圖。

10.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表達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1~12題。(9分)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①。

[注]①“騷人”句:傳說屈原當年作《離騷》,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獨桂花不在其列。

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詞人認為桂花不以色彩明艷悅人,情懷疏淡,蹤跡偏遠,唯芳香常留人間。

B.在詞人眼中,桂花雖然沒有美妙的淺碧、深紅顏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

C.寫梅花嫉妒、菊花羞慚,是在襯托桂花這一中秋時節(jié)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

D.詞人認為屈原缺乏審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識桂花名貴氣質,竟將桂花遺漏。

12.花品即人品,從這個角度分析,你認為詞人寫桂花的用意何在?(6分)

(五)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3~14題。(9分)

菩薩蠻

納蘭性德

飄蓬只逐驚飆①轉,行人過盡煙光遠。立馬認河流,茂陵②風雨秋。

寂寥行殿鎖,梵唄③琉璃火④。塞雁與宮鴉,山深日易斜。

[注]①驚飆:狂風。②茂陵:指明十三陵之憲宗朱見深的陵墓,在今北京昌平縣北天壽山。漢武帝的陵墓也叫“茂陵”。③梵唄:佛家語。謂做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④琉璃火,即琉璃燈,寺廟中點燃的玻璃制作的油燈。

1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起首二句“飄蓬只逐驚飆轉,行人過盡煙光遠”,表面寫飄蓬不定,隨風亂舞,實則暗示出世界的命運如飄蓬一般不定,人生亦然。

B.詞人雖感茫然孤獨,但意志并不消沉,“立馬認河流”辨明方向,氣概豪邁。

C.詞的下闋運用白描手法,將行殿、梵唄、琉璃火以及塞雁和宮鴉勾畫出一幅簡明的畫面,使蒼涼之感躍然紙上。

D.詞的末尾一句“山深日易斜”呈現(xiàn)出一份無理之趣,“山深”與“日斜”之間本無因果關系,詞人卻能于悖謬處見真理,發(fā)人深省。

14.詞的上闋最后一句“茂陵風雨秋”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 ”一句將描寫的視線由帳外轉到帳內。場景再次移到帳外時,作者用“ ”一句表明將視線延伸至廣遠的沙漠。

(2)《蕩寇志》中說兗州府的鎮(zhèn)陽關“兩山陡立,中夾泗河,易守難攻",這正是《蜀道難》中說的“ , ”的兵家必爭之地。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 , ”兩句慨嘆歷史風云變幻、物是人非。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在殖民時代已經(jīng)遠去的今天,文化以非武力方式實現(xiàn)其輻射與覆蓋。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有些人仍然不知憂患,自我感覺甚好?!昂霌P傳統(tǒng)文化”活動鋪天蓋地,如“論壇”“講壇”“大講堂”,只要是“傳統(tǒng)”都在大力弘揚之列。在科學技術主導世界的今天,用不能孕育現(xiàn)代科學技術而且和自主知識產權很難沾邊的所謂“傳統(tǒng)文化”影響國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妨回頭看看其效果:偃旗息鼓沒幾年的“大師”們又紛紛出山,“慧眼”看風水,芒硝治百病,治死了不少人,有關部門查究起來難度還很大。

不加定語限制的“傳統(tǒng)文化”有個巨大的矛盾集合體,內含積極和消極。( ),糟粕與精華一體共生。應該大力弘揚的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引領和推動民族走向文明進步的積極力量,而不是全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依然是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原則和唯一正確方法。

1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雷鋒精神”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語,我們相信,“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離開其家鄉(xiāng)——中國。

B.河面泛著粼粼的波光,這時,“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C.樂觀,自信,熱情活潑,心地善良——這一切都是她的優(yōu)點。

D.“你今天真漂亮,——周末要不要去郊游呀?"李青說道。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不加定語限制的“傳統(tǒng)文化"有個矛盾龐大的集合體,內含積極和消極。

B.不加定語限制的“傳統(tǒng)文化”是個巨大的矛盾集合體,內含積極和消極。

C.不加定語限制的“傳統(tǒng)文化”是個巨大的矛盾集合體,內含積極和消極兩種力量。

D.不加定語限制的“傳統(tǒng)文化”有個巨大的矛盾集合體,內含積極和消極兩種力量。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封建社會積累下來的兩種力量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

B.“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封建社會積累下來的兩種力量的總和

C.封建社會積累下來的積極和消極兩種力量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D.“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積極和消極兩種力量是封建社會積累下來的

19.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訪葉開老師的記者,根據(jù)下面的材料,你準備分別提出怎樣的問題?注意語言簡明得體。(6 分)

材料一:繼出版《對抗語文》之后,《收獲》雜志副編審、作家葉開(原名廖增湖,筆名葉開)最近出了“新版課本”——《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前兩冊。該書首印2萬套,在網(wǎng)上銷售三天就斷了貨,現(xiàn)在已加印5次,總印量達到6萬套之多。

問題一:

材料二:這套書第一冊(綜合分冊)分為“幻想”“文學變形記”“動物”“人與事”四個部分,選入胡適、巴金、豐子愷、宮澤賢治等大師的名篇,葉開在每篇文章后面寫了一段賞析解讀的小文。第二冊(當代小說分冊)分為“學?!薄皶r代”“人物”“歷史”“少年”“科幻”六部分,選入王安憶、莫言、蘇童等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葉開在每篇文章中選擇性地寫出精煉的點評。

問題二:

葉開曾說:“現(xiàn)行語文課本是有問題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套書,讓孩子學會憐憫、同情,做一個善良的人、豐富的人,而不是一個單調的人?!?/p>

問題三:

20.有人依據(jù)現(xiàn)在的學習狀況,寫了《勸學新篇》,下面選了前半部分,請你續(xù)寫四句話,使意思完整。(5分)

勸學新篇

父母之心,天下一般;生兒養(yǎng)女,連心連肝;盼子成龍,望眼欲穿;操心兒女,心血耗干。家務農活,全部承擔;夏頂烈日,冬冒嚴寒;春經(jīng)雨露,秋經(jīng)霜寒;飽嘗辛苦,歷盡苦難。節(jié)衣縮食,養(yǎng)咱吃穿;長年辛勞,發(fā)白腰彎。;;;。

五、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 分)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勵,就愈會發(fā)出強烈的光輝。(法捷耶夫)

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聞一多)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眾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近年來,隨著文化市場的開放,日韓兩國的文學藝術作品也進入了我國文化市場,形成了“日潮韓流”的現(xiàn)象。一些中學生竟模仿日韓明星的發(fā)型、服飾等。

2017年,國內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虛擬偶像(“畫”出來的人物)。業(yè)內確定虛擬偶像洛天依已經(jīng)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青少年認可。

父親辛苦打工賣面條,12歲少年小趙卻沉迷快手直播,半個月狂刷支付寶3萬余元打賞主播。

學校辯論社將舉辦一場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為辯題的辯論賽。請結合上述材料,選擇正方或反方寫一篇一辯陳詞,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綜合兩方的觀點寫一篇總結陳詞。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D

2.A [解析]非縣城,在省城。

3.B [解析]“劉吉被罷免”錯。原文是:“居無何,安、直相繼罷斥。而吉任寄如故,銜智刺骨。”

4.(1)我此行并不是為了求取科舉功名,是想上書天子,改變風俗,將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罷了。(“為”“科名”“矯”“涂炭”各1分,句意1分)

(2)不久,明孝宗即位,對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鄒智很高興,認為自己的志向將能夠實行。(“未幾”“嗣”“更”“以為”各1分,句意1分)

5.C [解析]“均暗含對自己不能舞劍的遺憾之情”錯誤,第一首詩無遺憾之情。

6.岑詩的“雨”運用比喻手法,描繪座中人相對而泣的悲痛情狀,既側面烘托胡笳樂曲的感人力量,更與前兩句的歡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3 分)張詩的“雨”描繪春夜和風細雨、杏花悄然綻放的美麗.景象,既渲染酒闌人散時閑適愜意的氛圍,更與前兩句的歡宴形成映襯和呼應,饒有余韻。(3分)

[解析]“座上相看淚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對淚如雨下,運用比喻手法,席間胡笳聲起,催人淚下。何以“淚如雨下”,這里沒有交代,但隱含的情調卻是慷慨悲壯的,這種氣氛也為“醉”準備了條件?!伴T外蕭蕭杏花雨”,意思是門外杏花飄落一地,酒喝完才感覺到春夜雨中的一絲絲涼意,風吹杏花,紛紛落下。酒宴結束,賓客盡歡,與前兩句的歡宴形成呼應。

7.C[解析]“于是欣喜地取出家中描繪該景的圖畫”錯誤。

8.頷聯(lián)描繪了難得見到的海市蜃樓和雨后彩虹兩種奇觀。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殘破,虹影漸漸消殘,水中仿佛映著一座斷橋。(2分)頸聯(lián)運用比喻,白浪如花,雁過如字,生動形象;“白”“青”兩種顏色相結合,營造出生機勃發(fā)的意境,繪成一幅色彩絢麗的丹青圖畫。(2分)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動靜結合,蜃散云收、虹殘水照的靜態(tài)美和風翻白浪、雁點青天的動態(tài)美相互結合,增添無限生機。(2 分)

9.B [ 解析]“寫出黑云壓城大雨將至的昏暗沉寂氣氛”分析錯誤,頷聯(lián)承“雨翻盆”而來,具體描寫雨景。

10.第一問:表達了對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沉郁的憂思,對亂世百姓的同情,對安寧的渴望,對戰(zhàn)爭的厭惡。(2 分)

第二問:對比的手法,以“戎馬”和“歸馬”對比,以“歸馬”的安逸,反襯“戎馬”的勞累、緊張,突出了戰(zhàn)亂對百姓生活的侵擾;往昔“千家”和戰(zhàn)亂后僅余“百家”對比,揭示了戰(zhàn)亂造成的生靈涂炭、十室九空的惡果。詩句對比鮮明,感情強烈,富有感染力。細節(jié)描寫,尾聯(lián)以孤苦無依的寡婦被搜刮盡凈、哀愁慟哭的悲劇形象,控訴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借景抒情、比喻。詩中以白帝的急風暴雨,喻唐代社會的戰(zhàn)亂動蕩;以荒村的蕭條凄涼,喻“安史之亂”后國家的瘡痍滿目。詩人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表現(xiàn)了對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沉郁的憂愁與哀思。(每點2分,任選兩點作答即可)

11.D [解析]只是借責怪屈原來表達對桂花的喜愛之情,并非真認為屈原缺乏審美眼光。

12.桂花色淡味香,在百花中以“味”取勝;(2分)“色”屬外在,“味”屬內在,正與詞人所追求的內在高尚德行相吻合;(2分)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寫桂花表達了對內在高尚品德的追崇。(2分)

13.B[解析]從“立馬認河流”的下一句“茂陵風雨秋”可以看出,詞人并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反而滄桑傷感之意濃郁,所以說“辨明方向,氣概豪邁”的說法欠妥。

14.點明時間和地點,作為上闋的收尾。(2 分)用茂陵、秋天、風雨意象傳達出更深的含意。以明憲宗之茂陵代指明十三陵,也讓人聯(lián)想到西漢最盛者漢武帝的茂陵。這個千古一帝,最終也只不過是一杯黃土。由此懷古,生發(fā)出今昔之感、興亡之嘆、黍離之悲。(4分)

15.(1)散入珠簾濕羅幕 瀚海闌干百丈冰

(2)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3)舞榭歌臺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6分,每句1分)

16.A [解析]文中的破折號和A項中的破折號都表示解釋說明。B. 表示聲音的延長。C. 表示總結,上文。D.表示話題的轉換。

17.C[解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阂皇侵^語“有”使用不當,通過分析可知,語段說的是“傳統(tǒng)文化”是個巨大的矛盾集合體,糟粕和精華共存,應將“有”改為“是”;二是成分殘缺,應在“消極”后加“兩種力量”。據(jù)此即可得出答案。

18.B [ 解析]依據(jù)后文“糟粕與精華一體共生”可知,括號內的句子的論述對象應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據(jù)此即可得出答案。

19.葉開老師,您覺得書名用“最好”一詞合適嗎?會不會有炒作之嫌? ( 或:葉開老師,這套書銷售如此火爆,您覺得如此暢銷的原因是什么?)

葉開老師,您選文的標準是什么?(或:您認為您的“教材”與當今教材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您覺得當今語文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 或:您覺得什么樣的人才是“豐富的人”?)

(每問2分)

[解析]內容上:第一段文字針對書名或者銷量提問,第二段文字針對選文的標準或教材的特點提問,第三段文字可針對編書的目的提問。稱呼上:應用“您”“葉開老師”“廖老師”等。

20.示例一:父母之恩,重于泰山;要當強者,揚起風帆;闖過暗礁,越過險灘;宏志驕子,目標實現(xiàn)。

示例二:兒不進步,爹媽心寒;思前想后,不如實干;從零開始,從今開端;立下壯志,誓攻難關。(5分)

21. [寫作指導]

此次寫作依然為任務驅動型作文,圍繞“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這一辯題展開辯論,且要求以一辯陳詞或總結陳詞的格式行文,主題和形式(體裁)明確。

首先應明確辯題含義,即偶像崇拜本身就有利有弊,而不是只有利無弊或者只有弊而無利。

本題提供的材料較多,但仔細閱讀后可劃分為兩類,可做正方的材料,可做反方的材料。既是辯論賽,那么無論是選擇正方還是反方都應有強烈的角色意識和情景意識,即作為辯手應有明確的觀點(標題應直明觀點),不能模棱兩可,同時應避免對方辯手可能的反駁,通俗地說就是要讓自己的觀點盡量滴水不漏。如寫主持人總結陳詞,還應從辯題和辯論內容辯證分析“偶像崇拜”的利弊。相對于正方或者反方,從主持人的角度寫難度要大些。

題目中提到要“結合上述材料”,那么行文中應適當引用原材料而不是完全拋棄,并盡可能多的“就事論理”而不是照搬原材料。同時,應充分利用平時積累的素材(如果引例全是原材料則太乏味太無新意) ,但重在說理論證,而不是簡單羅列素材,辯論賽更是如此。

參考立意:

(1)正方參考觀點:

偶像為我們樹立了精神標桿,提供了奮斗動力。

偶像具有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對人們尤其是粉絲產生了積極的鼓舞作用。

偶像崇拜會產生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還能促進國家間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2)反方參考觀點:

偶像崇拜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沒有經(jīng)濟能力的人更甚。

盲目崇拜偶像,喪失自我,尤其對“三觀"還未,成熟的中學生。

偶像崇拜使價值取向錯位。比如過分重視外在形象忽視內在的文化修養(yǎng)。

(3)主持人總結陳詞:綜合兩方的觀點;理性看待偶像崇拜的利與弊,并做辯證總結。


衡水中學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二調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连州市| 洛隆县| 双鸭山市| 睢宁县| 北辰区| 扶余县| 迁安市| 陵川县| 韶山市| 延津县| 潼南县| 石河子市| 晋州市| 金秀| 新疆| 加查县| 泾阳县| 忻城县| 武汉市| 潼南县| 西盟| 桂林市| 彰化市| 巴塘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云浮市| 久治县| 龙南县| 康定县| 新邵县| 年辖:市辖区| 云安县| 江达县| 磐石市| 荔浦县| 洛宁县| 景东| 柘荣县| 西城区| 大兴区|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