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在課本上學過的謠言以及真相
一、《旅鼠之謎》(人教版語文初二下冊第13課和滬教版初一下冊第20課)

課本原文:
不知是誰一聲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誰帶頭,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隊伍愈來愈大,常常達數(shù)百萬只。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繼,沿著…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闭f到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來,兩眼眺望著遠處的天邊,仿佛是在自言自語,“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議!這就是旅鼠的第三人奧秘”。
真相:
1、旅鼠是會游泳的。
2、旅鼠跳入海中是因為原來的地盤就不夠旅鼠生存所需,于是一部分競爭失敗的旅鼠被迫出走,跳入海中,到達對岸,找到新的家園。
3、不可避免,一些旅鼠在海中遷徙過程會被淹死,這是所有遷徙過程中動物需要面對的問題。
二、《愛迪生救媽媽》(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下冊,目前已被撤換)

課本原文:
那一年,愛迪生剛滿七歲。一天,媽媽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滾。爸爸急忙騎馬到幾十里外去請醫(yī)生。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醫(yī)生終于來了。一檢查,原來媽媽得的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shù)。上醫(yī)院已經(jīng)來不及了,醫(yī)生決定在家里做手術(shù)。
醫(yī)生環(huán)顧四周,遲疑了片刻,說:“房間里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shù)?!卑职终f:“那就多點幾盞油燈?!贬t(yī)生還是搖頭,連連說不行。大家急得團團轉(zhuǎn)。
突然,愛迪生一溜煙似的奔出大門。不一會兒,他回來了,捧著一面明晃晃的大鏡子,身后還跟著好幾個小男孩,每個人都捧著一面大鏡子。爸爸一見又急又氣,斥責道:“什么時候了,還胡鬧!”愛迪生委屈地說:“我沒胡鬧,我想出辦法了。不信您瞧!”愛迪生讓小伙伴們站在點燃的油燈旁邊,由于鏡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來了。
真相:
1、進行外科手術(shù)對光源具有較高的要求,現(xiàn)代手術(shù)一般使用無影燈,油燈的光根本不足以做手術(shù)。
2、網(wǎng)上很多反對這篇文章的辟謠說世界上第一例有記錄的闌尾炎手術(shù)是1886年,而愛迪生于1847年出生,7歲那年是1854年,因而結(jié)論是不可能。但是實際上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闌尾切除手術(shù)在1735年,由英國倫敦圣喬治醫(yī)院就診的Claudius Amyand醫(yī)生完成的。
三、《斑羚飛渡》?(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課文)

課本原文:
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xiàn)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斑羚略勝一籌,當它的身體出現(xiàn)在半大斑羚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寬闊結(jié)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塊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燒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斷翅的鳥筆直墜落下去。
真相:
1、該文為沈石溪創(chuàng)作的動物小說,選自其小說集《和烏鴉做鄰居》;
2、斑羚飛渡雖然符合物理學,但不符合生物學?,F(xiàn)實中的斑羚沒有這個組織力,西雙版納的灰斑羚或別種的斑羚都沒有《斑羚飛渡》文中描述的七八十頭的群體,而且它們也沒有足夠的智力和社會性去完成這樣復雜的行為。
3、另外,課文開始有如下描述:
“斑羚們凝望著彩虹,有一頭灰黑色的母斑羚舉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進入了某種幻覺狀態(tài)。也許,它們確實因為神經(jīng)高度緊張而誤以為那道虛幻的彩虹是一座實實在在的橋,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實際上,自然界的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馬、狗、貓等,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bai映到它們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種顏色。
四、歷史人物的畫像為何長得一樣


溯源:
1、明朝王圻、王思義所著《三才圖會》是一本古代版百科全書,天文地理、衣冠制度無所不包,甚至還包括劍法拳法。這本書里為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都進行了繪像,但是由于除了帝王之外,很多人物都無史可考,王家父子采用了重點刻畫各朝代服飾,人臉采用統(tǒng)一模板的方法,就如下圖所示。

2、雖然有些小人物無史可考,那帝王的畫像總不會出錯吧。但是,歷史上出了一個“驚才艷艷”的奇皇帝——乾隆,愛好在名人畫作上蓋章和文物修復,于是便有了我們印象特別深刻的朱元璋畫像。

然而實際上,其實朱元璋應該長這樣。

這從他的子孫們的畫像來判斷,應該是確定無疑了。

3、教材編制的時候,也不能憑空捏造人臉,于是參考了《三才圖會》和故宮里面的畫像(乾隆所留),就有了我們所看到的圖像。
五、尾聲
還有一些徹頭徹尾的反智謠言,都經(jīng)不起推敲,我就不一一贅述啦,有興趣可以評論提問。
人間迷惑大賞:
1,德國的鋼材放入濃硫酸里都難以被腐蝕,浸了幾個小時還是基本完好如初;反觀中國的鋼材,在稀硫酸里浸一會就已經(jīng)被溶解的不成樣子了。我們需要追趕的地方太多了。
2,把鋼材放進德國產(chǎn)的稀硫酸就腐蝕了,把鋼材放進中國產(chǎn)的的濃硫酸一點變化都沒。中國的濃硫酸質(zhì)量還不如德國的稀硫酸。
3,中國的大理石質(zhì)量堪憂!只是潑鹽酸就會放出大量的氣泡,讓我們怎么安心使用!這個國家怎么了!
4,一群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讓他們測一塊金屬鈉的體積。中國的孩子拿出來直尺、天平和密度表,不停嘗試著直接測量長寬高 和計算質(zhì)量除以密度,花了將近四個小時。而美國的孩子拿出來量筒,里面裝上了水,把鈉塊放進去,增加的體積就是鈉塊的體積!觀眾們?yōu)樗麄兊闹腔鄱恼茪g呼 !
5,曾經(jīng)有教育家做了一個實驗,給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一杯水,讓他們不用火就讓水沸騰起來。中國小孩拿水在太陽下曬了一天,沒有如愿。而聰明的美國孩子拿來四杯25度的水混合到一起,輕松地把水溫升到了沸騰的100度。僵化的思維,落后的體制永遠無法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大科學家。
更多好看的文章,請關(guān)注up “生活齊物論”,謝謝!
也可微信搜索公眾號 “生活齊物論”,時不時有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