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詐騙視頻”,我希望14億人能看到

父親給了三個方法,我覺得并不過時,大家一定要清醒的活著,不要抱有太多的僥幸心理。
1,天上不會掉餡餅
2,不要給陌生人轉錢
3,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
那第一個針對大學生的例子,那不就是天上掉餡餅?
你入職一家公司,叫公司主營和自己每天的業(yè)務賺不賺錢都不知道,每天平白無故的給你發(fā)薪水?搞笑呢?你看著滿世界送快遞外賣的大學生你告訴你自己是運氣?這他么不是掉餡餅是什么?還搞什么溫水煮青蛙?團建?如果是我有這種接觸的機會,我肯定會覺得要不然我是傳銷詐騙,要不然就是黃賭毒中的一個產業(yè)?都把當代大學生想成這個樣子,我覺得up這個例子做的不理想,你想表達的那種正規(guī)公司,正規(guī)工作,正規(guī)社保公積金的那種影響沒問題,有人上套也絕對有可能,但是只對我個人來說,略微思考一下你自己的價值與自己賺的錢匹配嘛?嗯?不匹配憑什么給你這個薪資和待遇?你長得好看?
第二個例子說打游戲這個就更匪夷所思,我們的社會和諧,反而帶來了部分年輕的人對安全意識的淡漠,9000塊錢?看起來對沒有工作的人來說有一些誘惑,但是,你真的想好了自己通過身份證買票規(guī)劃路線,跨越陌生的城市和地域到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之處?我覺得能干出這個事兒的,家庭環(huán)境至少有一些不和諧,家庭教育和親子溝通為零才可能這樣
第三個例子,多年未聯(lián)系的閨蜜和她的媽媽,確實這個有很強的信用背書,但是,前提是多年,我個人的看法,目前社會的發(fā)展速度之快,已經將人的道德品質遠遠甩在了身后,多年未聯(lián)系的人,他即使是你出生就陪在你身邊的親人,都不能完全信任,你在做同意與否的時候想一想這個事兒為什么非你莫屬?嗯?你是心理咨詢大師還是婚介所紅娘?她父母都不去管要你來管?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這些所謂的詐騙,對準了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那些被我們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過快,導致把原本平滑的地面劃出了剎車印而已,在面對這些所謂的社會誘惑、交際時,時刻問問自己憑什么,就會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