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中醫(yī)黑”看得比“中醫(yī)粉”更透徹
這幾天又突然再次翻到一個中醫(yī)黑在我視頻下面的評論,都是引一大堆專門黑中醫(yī)的文章,比較“好”的一篇是這樣的:
中醫(yī)理論在語言形式和邏輯形式的層面就已經破產了,根本無需涉及科學和實證層面。
這篇文章顯然是不懂真正中醫(yī)的人寫的,因為中醫(yī)真正的內核并不是中醫(yī)黑以為的“玄學”,因此這篇文章的作者就以“當今主流中醫(yī)理論”中的讖緯經學、語義上的文字游戲為靶子,對他所認為的“中醫(yī)理論”展開了無情的批判,自認為能夠否定中醫(yī)的理論。
然而在我看了之后,發(fā)現他批斗的“中醫(yī)理論”,居然基本把“現今中醫(yī)理論”里面最主要的一些問題都說清楚了。如今隨著學習的深入以后,特別是看了很多文獻考證有關書籍后,以及憶忘先生的文章,再看一遍這篇文章,更加覺得批斗的實在是太對了,這不僅沒有黑到中醫(yī),反而更加證實中醫(yī)理論迫切需要自省與改構、重構。不得不說,對于中醫(yī)的大部分問題,“中醫(yī)粉”的確沒有“中醫(yī)黑”看得更清楚,也更加證明了憶忘先生所說的:真正能黑到中醫(yī)的不是“中醫(yī)黑”,而是那些沉浸在“文化中醫(yī)”中的“中醫(yī)粉”。
PS:有關于中醫(yī)黑、中醫(yī)粉的問題,是這兩篇文章:
這里再附一篇憶忘先生的文章。

?漢武經學的虛偽,數術體系的荒唐(轉發(fā))
君火、相火兩個火出自運氣學說,是為了五行匹配六氣的下下策,把文字游戲當成分類
體溫平衡有賴于循環(huán),并不是有兩種火這種扯淡。實際五臟哪個無火哪個無水?水火既濟之類文學化,無濟于事。五臟概念本身已經把理搞偏,再加上五行六氣的胡亂匹配自娛自樂。事實上是心臟并不能產生熱量,而只是參與了調節(jié)。
含鐵的血紅蛋白呈現紅色與什么火毫無關系,所以心火再加紅色之類,相當于童話小說。數術方法造成胡亂聯(lián)系結果不類為類。老中醫(yī)蒙混至今,絲毫無愧疚。
神奇的是千年來沒人覺得有任何不妥。為何火受到特別待遇有君相,而五行的其它不能?
六氣的概念本身也很多毛病,長夏(濕)不是夏(暑),秋燥或秋傷于濕。比類問題上,四季到五季到六氣已經錯亂,風寒暑濕于是有了三種以上的不同概念,隨意穿梭,不以為恥。數術文化的失敗,造成無數愚人。
五六之數與陰陽五行的沖突一直在中醫(yī)理論史中橫亙如山。運氣學是解開問題的關鍵,也是黃帝內經《素問》上位的關鍵。根源卻是陳延之“經言”即“陰陽大論”“冬傷于寒”的“至高理論”,全都是外感忽略內傷。
缺陷與史實一旦挑穿,就再也隱藏不住,會生根發(fā)芽,或成為頑抗者內心的劇毒。
中醫(yī)必然融入現代醫(yī)學,這是無可逃避的歸宿。這與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無關。而是社會轉型,如何擺脫羈絆和愚昧。
揭露漢武經學的虛偽,數術體系的荒唐,才是傳統(tǒng)文化研究迫切應該做的事。
李約瑟之流的話,是對科學的無知。給你一陣的捧,樂不可支找不著北,真以為被外國友人欣賞,就可以用五行理論研制航發(fā)。
焉知某些“外國友人”巴不得你們繼續(xù)蠢下去直到頭破血流。千方百計找理由證明過去的正確和優(yōu)秀,小農時代領先的楷模早已是歷史。
小農時代,圣人時代,本質是皇上時代。推崇圣人文化,一定會推崇帝王制,因為帝王即是圣,內圣外王。
倫理道德是文化秩序,行政是強力秩序。在兩種秩序的沖突中成為犧牲的偶然,并不是人性的弱點,而是人類的命運。倫理道德秩序在強力秩序之下,只能被碾壓得粉碎。這也是孔子的悲劇,儒家根本無法回答的問題。馬克思的回答也一樣,等待物質文明提高,道德精神就升華了。事實上老子在這方面才是對的,欲望無止境,根本不能相應。
兩種秩序如何制衡?如何保證?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全靠運氣。當代圣人提倡的是無欲,可知唯一的保證,就是道德高尚的青天老爺大明君,否則大家一起倒霉。
所以儒學到了漢代,必然成為愚民術,是百代秦政的本質。霸王道雜之,并不對應表儒里法,而對應的是齊魯之變。齊一變并不對應法術,魯一變也不對應“外儒”。文質彬彬,也并不對應表儒里法。因而大德曰生或者尚德,就變成了“倫理仁德”“恃德不恃力”的兩千年騙術。漢武經學文化的最大騙局,是歪曲概念畫餅充饑,徹底淪為愚民術。
正如德既是自然天地的生機,又是倫理之“仁德”隨意偷換概念之外,數術體系秉承了語詞的多義性進行“比類”,甚至通過“經數”取類,如五常即五行,三種以上的風寒暑濕概念胡亂切換等。
對中醫(yī)界談中醫(yī)理論的缺陷,猶如與愚民討論愚民術一樣,“東方科學范式”的陰陽五行數術體系到底荒唐在哪?就好比宋代解剖學的成就,被頑固的醫(yī)經數術體系直接廢了。反過來宣傳解剖學曾經世界領先變成歷史的驕傲與所謂的自信。為什么本來領先最后落后?是什么阻止了邁出“經數”畫地為牢的任何一步?
從無一人反思。
原文作者:憶忘
原文鏈接:https://m.weibo.cn/52713745/47562889756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