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組團訪;大陸反制出奇招,可以讓“臺灣牌”作廢

作者:王德華
美國表面上聲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拜登的臺灣牌卻越打越離譜,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拜登政府在當?shù)貢r間13日,派遣一個非官方代表團竄訪中國臺灣地區(qū),以表示對臺灣的支持。
此次組團的是與拜登關系密切的前參議院議員多德、前國務院高級官員斯坦博格和阿米蒂奇等“資深政客”。據(jù)CNN介紹,這些政客不但是拜登的親密伙伴,同時也是“臺灣的老朋友”,此行是美國對臺灣釋放的重要信號。
美國的對臺政策逐漸喪失底線,中美因臺海問題爆發(fā)直接沖突的風險,也隨著水漲船高。照目前的這種形勢發(fā)展下去,一場軍事沖突可能無法避免。盡管武力選項不是中國大陸的首選,但在統(tǒng)一問題上,大陸沒有任何后退的余地。
對此,有美國學者日前對白宮發(fā)出警告:美國這樣做,或許就沒有了回旋余地,可能會真的迫使中國大陸對臺動武。美國一直維持對臺“戰(zhàn)略模糊”政策,說明白宮并沒有準備好、或者說根本不打算與中國發(fā)生武裝沖突。盡管美國揚言解禁美臺之間的官方交往,但此次給臺當局送來的,卻是“非官方代表團”,表明拜登并不打算在臺海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攤牌。
另外布林肯日前在給臺當局做出所謂“承諾”時表示:“確保臺灣有能力自衛(wèi)”。所謂“承諾”實際上就是要求臺灣購買更多美國武器,華盛頓不大可能會讓美軍為了這么一個偽政權(quán)流血。
在拜登派遣非官方代表團訪臺的同一天,白宮新聞發(fā)言人普薩基表示:美國和中國雖然存在激烈競爭,但美方對華尋求的是競爭而非對抗,中美不該尋求對抗,應實現(xiàn)公平貿(mào)易以進行競爭。
美國近期針對中國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謂“公平競爭”,而是不折不扣的對抗。美國這時候發(fā)出這樣的呼吁,本身就存在欲蓋彌彰的嫌疑。更重要的是,白宮知道自己快把天給捅破了,這時候做出這樣的表態(tài),更像是希望中方能夠“理解”。
美方做出這種表態(tài)的背景就是:解放軍12日罕見出動25架戰(zhàn)機組成的打擊群逼近臺灣,還進行了模擬攻擊美航母的演練。中方此舉就是在發(fā)警告:美臺如此玩火,遲早會引火燒身的。
拜登認為在美國內(nèi)部對臺“戰(zhàn)略清晰”呼聲高漲的背景下,仍然堅持對臺“戰(zhàn)略模糊”、并以非官方的形式對臺交流,就是已經(jīng)給了中方“面子”,似乎也希望中方能夠給它一點面子,別把事態(tài)搞失控了雙方都不好收場。
中方當然不希望事態(tài)失控雙方不好收場,但也絕不可能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解放軍近期針對島內(nèi)分裂勢力的軍事施壓不斷加碼,就是在迫使島內(nèi)當局自動給美臺關系降溫,對美國的對臺政策來個釜底抽薪。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近期多次在公開場合,鼓吹建立一個有臺灣參與的所謂“亞洲北約”,此舉就是試圖將臺灣的地位,提升至與日印澳等國一樣的“國家層次”,不過蔡當局對此卻不敢做出回應,因為等來的不會是盟友,而是解放軍的導彈。
看來蔡當局也怕死,這就好辦了。大陸只要加強在軍事、貿(mào)易等領域上的施壓力度,讓挾洋拒統(tǒng)付出更大代價,迫使其主動拒絕美國所謂的“支持”,從而給美國的對臺政策來個釜底抽薪,讓拜登手里的臺灣牌作廢;如果島內(nèi)當局不識相,那么大陸的壓力只會層層加碼,一直到對岸繃不住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