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大潰??!日本經濟最后的“馬奇諾防線”失守!
十幾年前,豐田汽車的CEO就曾經說過:汽車產業(yè)是日本經濟的最后防線。而如今,日本經濟最后的防線,也要被攻破了。
曾經在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候,日本產品也曾經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產品,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半導體、手機、家電、汽車、造船等等產業(yè),都是日本的支柱產業(yè)。而如今,除了汽車產業(yè)之外,手機、家電、通訊等產業(yè)已經逐漸擔不起支撐日本經濟的重擔了,而日本汽車產業(yè),目前也面臨的是全線崩盤的局面。
日本汽車工業(yè),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都已經被中美摁死了。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中美在打擊日本汽車工業(yè)這方面,達成了聯(lián)盟,無論這種聯(lián)盟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
談到日本汽車產業(yè),我們很容易就拿日系車在國內的銷量下滑舉例,但是如果我們放到更大的視角來看,日系車的衰落已經成為必然。
2022年全球乘用車銷量在7200萬輛左右,從全球市場的規(guī)模來劃分,主要分為三級市場。
第一級是中國、美國和歐洲,這是全球最大的三大市場,中國的規(guī)模最大,2022年的市場銷量是2340萬,占了全球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美國和歐洲,都有超過一千萬的市場規(guī)模??梢哉f,簡單來說就是得中美歐,得天下。
但是在中國市場,日系車已經從最巔峰的23%的市場份額,降到了15%,明年甚至可能跌到12%左右,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目前是量價齊跌,豐田的情況稍好,其余日系品牌的銷量下滑明顯。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和美國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快速搶占市場份額。而日系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力晚,缺少有競爭力的產品,無力和中美新能源汽車抗衡。
這種情況也會延后反映在歐美市場,歐洲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美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再加上中國開疆拓土的新能源汽車,都會形成對日系車的夾擊。
第二級是除了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比如說日本本土、印度等東南亞地區(qū),規(guī)模大概在數百萬輛,日本本土的汽車市場,是絕對撐不起日本汽車產業(yè)的體量的,而東南亞地區(qū)主銷的日系車,基本都是鈴木等二線的日系汽車品牌,售出的也多是廉價低端車型。
指望這個二級市場,去堅守日系汽車產業(yè)的底線,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售價來說,都難以擔此重任。而且,以比亞迪、長城、吉利為代表的國產汽車品牌,正在加大力度攻克東南亞市場。
第三級別則是非洲,西亞等一些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這些汽車市場,雖然日系車的占有率還不錯,但是本身銷量就有限,而且主銷的往往是二手車,廉價車型。這部分市場對于日系汽車產業(yè)的挽救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汽車產業(yè)在日本經濟中的支柱作用不言而喻,2018年,汽車產業(yè)占日本工業(yè)產值的40%,與房地產在我國GDP中的占比相近。 2021年日本全年汽車出口量將達到382萬輛,為日本帶來4.5萬億日元的巨大收益,為日本提供500萬個就業(yè)崗位。但是日本汽車產業(yè),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而它很可能會重蹈日本手機、日本家電行業(yè)的覆轍。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畢竟日系車目前還有著龐大的體量,豐田汽車剛剛刷新上半年的全球銷量記錄,但是,變革正在發(fā)生,而日系品牌顯然沒有跟上變革的腳步。
最后,我們用一句經典的電影臺詞,作為本文的結尾——“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