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方舟劇情個人的一點看法
最近女銅是越來越多了,博士正面戲份還少,甚至主線對博士的刻畫也不甚明朗。以下是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是基于不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中國人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歡迎理性討論(雖然也沒啥人看),別噴的太狠吧。
首先是博士的出場問題,這個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鷹角的設(shè)定,泰拉大陸是一個很龐大的世界觀,里面有很多勢力,開服的大片空白導(dǎo)致鷹角現(xiàn)在拼命的寫其他勢力的故事來充實世界觀,將一個泰拉世界的原貌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這過程中將博士剝離是有必要的,現(xiàn)在就相當于在鋪開服沒鋪的路,而主線的車還沒開到這里。假設(shè)鷹角并不是刻意賣百合,而是本身人際關(guān)系就寫成那樣,這種人際關(guān)系是博士尚未干預(yù)的。為了能豐富世界觀,所以鷹角選擇了把畫卷攤開給我們看,而博士本是畫中人,看不到畫中全貌也合理。
我是認同鷹角的鋪路行為的,畢竟不鋪好路之后就難走,問題是明日方舟是一個實時更新的游戲,不是寫一本書或者雕刻一個藝術(shù)品,發(fā)售全本,可以從頭看到尾,完成故事,完成呼應(yīng)是有過程的,而這個過程不可避免的會消耗玩家的熱情。就像騎兵活動的伏筆用了兩年才揭開一樣,的確解開之后看得人會拍案叫絕,會覺得很巧妙,但是它在那兩年就真是毫無作用的。
另一部分原因是主線的時間非常緊湊,所以中間很難插入一些活動去補充和描述。方舟干員語音和劇情的割裂感也正是來自于此,人信賴度都200了怎么可能跟你剛剛見面一樣,不可能。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因為鷹角自己可能都沒完全構(gòu)思好主線一大章節(jié)結(jié)束是怎么樣一個狀態(tài),要去寫那之后的主角的故事,很難,畢竟以后很難不吃書。所以在博士出場的幾個活動里,鷹角對博士的描述都沒太放得開手腳,而且阿米婭更是出場少中少,因為唯都還沒畫17歲的兔兔呢,官方估計也沒想過那時候兔兔是怎樣的,羅德島是怎樣的。但凱爾希就不一樣了,10000年了,很難在一兩年有什么大變化,而她本人也一定程度上抗拒變化。
目前還有很多干員在活動中處于沒有遇到博士或者跟博士認知不深的情況,但是博士又不是她們?nèi)穗H關(guān)系的全部,她們有自己的人際自己的故事,所以,就變成了這種情況。鷹角肯定是要寫干員本身的人際關(guān)系的,鷹角可能沒有刻意地去賣百合設(shè)定,不然也沒必要把塞和小火龍的線剪了。
隔壁FGO有先天優(yōu)勢,首先咕噠有確定的形象甚至性別,博士沒有,在劇情里鷹角也會給出不同語言風格的選擇來提升代入感,但是代價就是博士形象并不鮮明,全看二創(chuàng)發(fā)揮。然后FGO世界觀時間暫停,中間有無數(shù)多的空隙插入活動還有靈子轉(zhuǎn)移這種設(shè)定,方舟是有明確時間線以及空間局限性的。再者,迦勒底的你召喚出來的從者和特異點,異聞帶的從者不是一個人,哪怕迦里的已經(jīng)親上了,到了地方該打打該殺殺。方舟的干員那都是活人,不能搞這種操作。但是哪怕這樣隔壁兩頭吃錢也是被罵慘的(點名批評櫻井大媽)。
隔壁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除了一些固定從者,你也不知道迦里有些啥,這樣展開個人感情線就很方便。那么方舟的問題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雖說是下策。多寫個人的完全架空劇情,給玩家代入感,一方面鷹角也能在這段時間安心鋪路完善泰拉大陸各種勢力的塑造,另一方面這樣也能滿足一些干員廚。甚至鷹角可以搞完全架空的活動出來。
受限于游戲機制,方舟注定不能寫成群像劇,即使完本它再叫座,首先也得先有完本,鷹角在做游戲,不是搞藝術(shù),該滿足玩家的要滿足玩家。劇情可以越多越好,畢竟不想看可以跳,IF線可以當沒有,但重點是鷹角要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