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相關(guān)英語分享
“元宵節(jié)”名稱的由來(Origin of the Name):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也有很多個版本:
版本1:哪吒的師傅
《太平御覽》引《史記·樂書》:漢武帝時,漢室要祭祀神明太一,據(jù)說太一是當(dāng)時地位顯赫的一位神明,且在五帝之上,又名:泰、泰乙、太乙,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被人奉祀,宋玉的《高唐賦》有記載。曾有恩于漢武帝,所以正月十五受到奉祀,上元節(jié)朝廷祭祀太乙用大典,全城張燈結(jié)彩,通宵達(dá)旦,即形成燈節(jié)。
版本2:金吾衛(wèi)不宵禁
東漢明帝劉莊喜好佛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信奉佛教的皇帝,他為了推崇佛教,就下令正月十五燒燈表佛,象征“大放光明”?!妒挛锛o(jì)源》記載:漢代長安城有金吾衛(wèi)責(zé)宵禁,唯有正月十五夜,皇帝特許金吾衛(wèi)放開宵禁,連其前后各一日允許百姓踏月觀燈。元宵節(jié)會寫“金吾不禁”。
一、“元宵節(jié)”英語是哪個?
“元宵節(jié)”:Lantern Festival或: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例:
Because of its festival activities in lunar year first month named Yuan month, this day of activities focused on the night, night named Xiao, so called the Yuanxiao Festival.
因其節(jié)俗活動在一年的一月或元月,這一天的活動集中在夜晚,夜為宵,故稱元宵節(jié)。
In the past celebrat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was a tradition for the imperial family.
在過去,慶祝元宵節(jié)是皇室的傳統(tǒng)。

正月十五主要習(xí)俗之一就是觀花燈。花燈最初只是宮中和京師達(dá)官在自己門口掛著,借以炫耀門楣。后來,民間百姓也相互玩燈,觀燈形成了燈市。
lantern/?l?nt?rn/n.燈籠
Festive Lantern:花燈
例: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lanterns, a wide variety of lanterns, worthy of the name of the kingdom
我國花燈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名副其實燈籠王國。
關(guān)于花燈的燈期:
舊時,有燈期之說,正月十四為試燈,正月十五為正燈,正月十六為殘燈。
還有一種說法:神燈、人燈、鬼燈
《文安縣志》記:
十四夜,謂之神燈,放于家祀各神,宗祠木主;
十五夜,謂之人燈,放于門窗、床笫、幾案一切坐臥用件,俗謂辟邪;
十六夜,謂之鬼燈,放于丘基、原野,謂幽魂得燈可以脫離鬼蜮。
Send the Lantern:送燈
自古,各地有放燈的習(xí)俗。
宋時,官府元宵節(jié)前有放燈告示。有個昏官,田登,不學(xué)無術(shù),以為“燈”與“登”犯了名諱,將告“燈”字改為“火”,百姓嘲笑田登放火,故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三、一般有什么類型的燈呢:
Trotting horse lanmp:走馬燈
一種能轉(zhuǎn)動的花燈,最奇特是它動力不是機械能,而是熱能。A kind of lantern that can run, the most peculiar is that its power is not mechanical energy, but heat energy.
Portrait lamp:肖形燈
如龍睛魚燈、十二生肖燈、喜鵲登梅燈。
Animal Hieroglyphs lamp:動物象形燈
Palace lantern:宮燈
以硬木做框架,有玻璃的,有絲絹的,做工精細(xì),一般掛在宮中、王府。百姓家很難見到:九龍清燈、天球鶴燈、萬壽桌燈、四方雙喜流蘇玻璃,六角蘭芝官燈、清平五福。
Xiashi colored lanterns:硤石彩燈
浙江硤石有一種燈,是用針扎出來的。用四層宣紙裱糊而成,用繡花針扎出細(xì)孔,組成圖案,燈光打下,鱗紋清晰可見,龍頭威嚴(yán),雙目有神,是燈彩中的一絕。
還有其他類型的燈就不一一做介紹了。

四、說到元宵,少不了猜燈謎,猜燈謎的英文怎么說呢?
guess lantern riddles:猜燈謎/打燈虎
我國民間所產(chǎn)生的燈謎浩若煙海,千變?nèi)f化,所以用老虎難以射中形容謎語難猜,故稱“燈虎”,猜謎叫 射虎或打虎。
例:
Play the lantern tiger is called to guess the lantern riddles, ancient Beijing is called Pomen, a kind of intellectual game.
打燈虎又叫猜燈謎,老北京叫“破悶兒”,一種智力游戲。
之前有出過一篇關(guān)于元宵的文章,在這里就不多講關(guān)于湯圓、元宵的相關(guān)英文的。
五、相關(guān)小知識分享
俗話說:正月十五逛花燈,正月十六走橋去摸釘。元宵節(jié)走橋之俗源于唐代。
正月十六是古代女性的節(jié)日,參與婦女三五成群結(jié)隊而行,婦女罩上白綾衫,肩并肩,手挽手,打頭一人舉香開道稱“辟人香”;于事不過三,故要過三座橋,民間稱:走三橋或轉(zhuǎn)三橋。
舊時走橋、摸釘也是給婦女能夠?qū)C出游的好機會。舊時婦女當(dāng)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借節(jié)令托言、解厄,能外出玩賞,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