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本質
本質:自我意識未能成功替代超我意識 自我就會和超我發(fā)生這樣的博弈 ??●憤怒——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我感覺很 不好(自我的原始反抗) ??●悲傷——無法反抗,無法發(fā)泄 ??●自責——為什么不聽父母的話,我就是個壞孩子——為了生存不得不趨于嬰兒依賴父母的本能,向自我妥協(xié) ??●為自己的自責而自責——自我意識的反撲——明明不是我的錯,為什么要道歉,我對不起我自己 ??●恐慌——父母或者外界所塑造的情緒壓力 ??●順從——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識形態(tài),接受外界強塞的意識形態(tài) ??●討好——取悅父母或者外界來讓父母或者外界來停止傷害,開始壓抑自己的本能,更好的順從以求得對方不要傷害自己 ??●自我泯滅——自我意識喪失,完全依賴父母或者外界所構建的價值觀,人生自發(fā)能動性大幅度降低,孩童的超我被塑造成父母或者外界壓力傷害源頭的樣子 然后接下來就會進入到這樣一個循環(huán)。 ??●依賴——喪失心理成長的能力,而這種依賴與根據(jù)超我建立意識形態(tài)頑強度有關。 ??●郁悶——自我意識隨著成長而重新蘇醒,但不能成功蘇醒,會讓人覺得,或許原本不應該是這樣的 ??●拖延——自我意識進一步蘇醒,開始表達反抗意識,通過拖延來表面自己的立場 ??●慪氣——情緒無法正常排出,只好將攻擊的對象轉換為自己 ??●恐慌——覺醒的自我意識被超我的意識形態(tài)碾壓轉換為情緒壓力 ??●討好——為了停止不安,只能順從。 ??●自我泯滅——重新覺醒的自我被超我泯滅 ??●依賴——活在超我構造的世界里面,被超我束縛著,想要改變這一切,但是為了生存卻無法自拔只能下意識的依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