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個半月內最大限度提高申論大作文?
那當然是學習「人民時評」了。人民時評是《人民日報》的評論板塊,里面的內容和時政結合緊密、用詞新穎,且自身結構和「申論大作文」非常相似,稍微改一改就是一篇好的大作文,對速成很有幫助。 人民時評既有「高大上」又有「接地氣」的內容,只要學習到位,哪怕是剛接觸大作文的萌新小伙伴也能據此寫出觀感尚可的文章。《孫子兵法·始計篇》有一句名言「多算勝,少算不勝」,也就是說,優(yōu)秀的軍事統(tǒng)帥在出征前就要將各種因素考慮進內,才能保證打勝仗,在「申論大作文」寫作也是如此。在動筆寫作之前——準確地說是在備考的時候,大家就要好好規(guī)劃一下自己大作文的結構,從而在考場上做到胸有成竹。在規(guī)劃好之后,找到「人民時評」的相關文章,再去仿寫就好了。 大部分小伙伴最糾結的就是「分論點」不會寫,其實我們可以直接將其拆分開,就很容易找到相關規(guī)律: 1.分論點首句 作用:提綱挈領,講明白這個分論點要論證什么。 「分論點首句」在閱卷人心中相當重要,因此我們盡量要寫得有文采,并且和其他分論點形成排比、呼應的關系。 2.觀點見解 寫完「分論點首句」后,就可以進一步展開相關內容了。由于好的申論大作文要做到「觀點明確,見解深刻」,所以「觀點見解」十分重要。 3.引用內容 「引用內容」不是由考生自己寫的,而是直接引用過來的。引用來源包括申論題干的「給定資料」、高級別專業(yè)人士的「權威發(fā)言」以及「重要文獻」等。這部分內容的引用可以使得文章顯得專業(yè)、權威,也能讓閱卷人感覺考生有一定水平,但引用比例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得文章顯得「假大空」。 4.具體措施 即考生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的、將論點落到實處的具體措施。這部分內容可以從原文中去總結,也可以從其他新聞報道或重要文獻中摘抄,但一定要結合「給定資料」和題干要求有所變通,因為「具體措施」歸根到底是考生自己的東西,一字不差Ctrl+C,+V上去是不行的。 5.達到目的 即通過上面的措施所達到的目的、取得的成效,據此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行之有效。 一個「分論點」大致由上面5部分內容組成。需要注意這些內容不是死板的。有的分論點不需要「引用內容」即可成立,有的分論點則把「具體措施」和「達到目的」整合在了一起,這都沒問題。 實戰(zhàn)應用:
有一篇人民時評提到了如何落實「教育『雙減』政策」,而2021國考申論大作文要求我們寫「治理的智慧」,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完全可以通過模仿框架達到優(yōu)秀的寫作效果。 人民時評的那篇關于「教育『雙減』政策」的文章如下: 【題目】教師輪崗助力「雙減」落地
【開頭】略。
【分論點1】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推進教育高質量均衡,離不開教師作用的充分發(fā)揮。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的,「雙減」當中提到的每一項具體的校內改革措施,背后都需要人來完成。為推進「雙減」整體落實,特別是要推進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必須對教師進行高效率的調配。也正因此,今年秋季學期伊始,北京市開展了大面積、大比例干部教師輪崗。推行這一舉措,目的就是把老師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方法推廣好,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更廣。
【其他分論點、結尾】略。
本文「分論點1」的內容雖然較長,但結構清晰,不難理解,符合「人民時評」的一貫風格。下面進行拆解。 【分論點首句】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這句話強調了「教師的重要性」。「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這個詞組有文采,也非常簡練。 【觀點見解】實現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推進教育高質量均衡,離不開教師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這句話對「分論點首句」進一步展開,是作者自己的觀點見解?!鸽x不開教師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強調了「教師作用」的重要性?!父哔|量發(fā)展、高質量均衡」是常見好詞組。 【引用材料】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的,「雙減」當中提到的每一項具體的校內改革措施,背后都需要人來完成。 這里強調點是「改革必須有人完成」,因此引用的是「北京教育部門負責人」的發(fā)言,顯得權威、可靠。根據「背后都需要人來完成」可知改革措施要「人性化」,尤其要「得到教師的支持」才能取得實效。 【采取措施(宏觀層面)】為推進「雙減」整體落實,特別是要推進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雙減』整體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比較「高大上」,此類表述較為宏觀,很多考生不一定熟悉,所以寫的時候要謹慎使用,實在不行可以不從宏觀層面去寫。 大家一定不要覺得詞語「高大上」就盲目套用,因為閱卷人都很熟悉所謂的「高大上」表述,但如果你不熟悉,用錯了語境,就很容易被閱卷人判斷為「該考生不熟悉具體知識點,基礎不牢固」。 以本文為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含義為: 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yōu)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等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f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如果不了解這個詞,把「投資、消費、出口」方面的改革都算在「供給側」頭上,那就會被閱卷人一眼識破,對考生卷子的印象就會變差,影響最終得分。 【采取措施(微觀層面)】……必須對教師進行高效率的調配。也正因此,今年秋季學期伊始,北京市開展了大面積、大比例干部教師輪崗。 在這篇「人民時評」中,提出的措施就是北京市已出臺的措施。而在我們實際寫作中,可以在材料中進行概括,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來提出相應的對策,不一定非要和已有措施完全一致。 【達到目的】推行這一舉措,目的就是把老師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方法推廣好,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更廣。 在本文中「目的」較為細致,這點和「雙減」的情況有關?!鸽p減」全稱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從表面上看是減輕學生和家庭的負擔,根本上還是通過強制性措施,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維護教育公平,最終讓全民都實現良好的教育。 說白了,「雙減」的根本作用在于避免「內卷」,所以最后才強調「推廣教師經驗方法,覆蓋更廣泛學生」。此處和題目「教師輪崗助力『雙減』落地」遙相呼應,使得論證的效果更強。在實際寫作中,我們「目的」部分不一定要寫的這么細致,只要能和論證過程配合起來即可。 仿寫過程:
可以看到,本篇「人民時評」中「分論點1」的格式為: 首句+觀點見解+引用材料+采取措施+達到目的 我們可以完全按照這一流程進行仿寫。2021國考地市級卷要求圍繞「治『慧』」這個主題寫大作文,而「創(chuàng)新」也是近年來申論考試的大熱門,此處可以把「治理的智慧需要創(chuàng)新」作為分論點1進行仿寫,框架和《教師輪崗助力「雙減」落地》完全一樣,內容如下: 【分論點首句】 原文: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仿寫:創(chuàng)新是治「慧」的動力源泉,是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的新要求。 【觀點見解】 原文:實現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推進教育高質量均衡,離不開教師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仿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引領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引用材料】 原文: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的,「雙減」當中提到的每一項具體的校內改革措施,背后都需要人來完成。 仿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堅持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上,誰能擁有更多創(chuàng)新型人才,誰就能擁有未來。 【采取措施+達到目的】 原文:為推進「雙減」整體落實,特別是要推進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必須對教師進行高效率的調配。也正因此,今年秋季學期伊始,北京市開展了大面積、大比例干部教師輪崗。推行這一舉措,目的就是把老師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方法推廣好,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更廣。 仿寫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入手: (宏觀層面)為推進創(chuàng)新措施落實,特別是為了防范化解基層治理領域重大矛盾風險、解決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卡脖子」難題,就要創(chuàng)新完善規(guī)章制度,充分發(fā)揮政策引領作用。 (微觀層面)例如,風林村通過「村寨銀行」這一新型項目,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基層自治工作,在滿足了村民資金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防范化解在基層。而為了激發(fā)科技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應改革科研評價制度,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在競爭擇優(yōu)的基礎上自由探索。 將上述內容組合,就可以得到一段完整的「分論點」,再對部分內容稍微加工潤色,就能得出一個有模有樣的分論點: 創(chuàng)新是治「慧」的動力源泉,是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的新要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離不開創(chuàng)新引領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堅持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為推進創(chuàng)新措施落實,就要創(chuàng)新完善規(guī)章制度,充分發(fā)揮政策引領作用。例如,風林村通過「村寨銀行」這一新型項目,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基層自治工作,在滿足了村民資金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防范化解在基層。而為了激發(fā)科技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應改革科研評價制度,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在競爭擇優(yōu)的基礎上自由探索。
「仿寫」后約240字,和「申論大作文」一個分論點的字數差不多。這里「仿寫」的內容雖不見得有多高明,但操作起來很簡便,而且一眼看上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全文內容有「高大上」也有「接地氣」,有「給定資料」的總結也有「重要文獻」的引用,全文邏輯比較順暢,讓閱卷人看了后至少覺得觀感很不錯。 「仿寫」時一定要記住兩個原則: 一是「仿寫」不是「照搬」。西瓜之前就強調過,千萬不要盲目背「大作文模版」,因為「給定資料」千變萬化,每年的作文主題也有很大差別,大家要學會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如果暫時不能消化,也要盡量學習「分論點」的框架。 二是「仿寫」時要多思考、多組織。申論大作文的「分論點」真的不難,但是如果存有畏懼感,或只想著「背模板」「搬資料」,就不可能得高分?!阜聦憽沟姆椒ê唵味兄行В渲兴阉飨嚓P資料,思考寫作架構、組織分論點語言的過程也很有成就感,一定要認真對待。 總的來說,「人民時評」是非常優(yōu)秀的大作文寫作素材,而且「仿寫」的難度比自己直接寫要小得多,其中的相關內容也容易組織。例如本文中仿寫的分論點,里面的內容直接百度搜索「創(chuàng)新 治理 重要講話/重要會議」就能找到相關內容,因此可以將相關內容和「給定資料」相結合,從而豐富「分論點」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