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成人的外表,孩子的內心。怎么辦?純干貨!

幾乎全中是怎么回事??。?/p>
永恒少年是集體潛意識中的一大原型,被這一原型主導的人格會表現(xiàn)出以下特質中的某幾項。
1.哲學家氣質與藝術家氣質并存,有一種年輕的脫俗的感覺。
(我自己初中就被說像【哲學家】,于是我懷著大家的期盼,終于成了【哲♂學♂家】)
2.創(chuàng)造力強,天賦異稟,但往往做事興趣導向明顯,對不喜歡的事情擺大爛。
(寫文寫輕小說算創(chuàng)造力強嗎?天賦就算了,學個機械都學不懂)
3.不喜歡功利化的社交活動,會在行動上拒絕這種類型的社交。
4.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5.可能有同性戀傾向,或者喜歡各種各樣的女生,看起來【花心】。
6.工作單位很難混好,做事全憑心意,無法預測行為。
7.有戀母傾向。
8.過于理想化。
9.跨服聊天,溝通上可能存在障礙。
10.很難給女生安全感。
成長方案:
腳踏實地去工作,對于工作中不符合自己興趣的部分,要積極調動責任心去驅動。
感覺我之前就是這樣子,到了高中好了一些,現(xiàn)在又更離譜了。
除了【花心】和【戀母】以外幾乎全中,自己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培養(yǎng)責任心了。
也是受后現(xiàn)代個人主義思潮的影響吧,把我原本能夠小小制約永恒少年的中式思維給沖沒了。
不過這里提供一個新的思路:不一定要完全通過責任心去驅動自己做討厭的事,可以去更多地想一想這件事的價值感和可愛之處,類似【催眠】自己喜歡這件事本身吧。
不過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也是很藍的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