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美食」“涼州三套車”——甘肅武威獨有的美食

武威大馬文化傳媒NO.0025 - 西北美食
第一次聽到“三套車”筆者腦海中就出現(xiàn)了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老師的經(jīng)典作品《三套車》。
有很多讀者朋友看到這可能會說,哎呀不對。俄羅斯民歌和“涼州三套車”沒有任何關(guān)系,只是名字上重復(fù)了。
事實上,這兩個“三套車”還真的有點聯(lián)系呢!1996年,武威電視臺新聞部做了一期專題,把武威的飲食文化三套車嫁接在世界名曲「三套車」上,從此“涼州三套車”名氣大增,成為了武威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涼州三套車”是由涼州行面、涼州鹵肉、涼州茯茶組成的——行面的勁道、鹵肉的軟香、茯茶的酸甜,這三樣美食合在一起才是“三套車”。
一天一頓三套車,不辭長作涼州人。喝一口涼州茯茶,生津止渴;吃一口涼州鹵肉,回味無窮;嚼一嚼涼州行面,神清氣爽。來武威旅游,必須吃“涼州三套車”。



但您知道嗎?“涼州三套車”的背后還有一件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
據(jù)說,清朝的時候左宗棠平定新疆的時候途經(jīng)涼州(今武威市)。因連日奔波,人困馬乏在涼州稍作休整。吃了當(dāng)時涼州鹵肉,喝了涼州茯茶,同時配上當(dāng)?shù)厥⑿械拿骖D時精神百倍。當(dāng)時左宗棠就撂下一句話:“此乃我軍‘三套車’也,缺一不可”。并用“三套車”犒勞三軍,士氣大振。之后戰(zhàn)況如何,咱們暫且不表,話分兩頭只說這“三套車”從此便如魚得水,在涼州以及周邊迅速傳開,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武威集飲食文化和營養(yǎng)科學(xué)為一體的大眾餐飲潮流。


*武威,即武威郡,古稱雍州、涼州、雄州、雍涼、姑臧、龍城、神鳥、西涼、屠各、獨孤、休著各、酋涂、浮圖、休屠、大涼、西州、武定、武興、涼城、蓮花城、七級城、雍城、俠都、涼都?!逗鬂h書·光武帝記》注釋:“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
武威郡西漢時始置,隸屬涼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劉徹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在原匈奴休屠國領(lǐng)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歷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設(shè)置為西北的文化、軍事、政治中心。
涼州(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為我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曲)、西涼樂、西涼伎都曾在這里形成和發(fā)展,對保存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傳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疤煜乱獩_涼州城,雍涼之都武威郡”可謂是名不虛傳!
*本文為武威大馬文化的原創(chuàng)文章,所用圖片皆由武威大馬文化實景拍攝/制作。*本文如有錯誤遺漏,還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西北勝跡」「西北勝族」「西北地理」「西北美食」「西北歷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