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玩3A大作!零刻GTR7迷你主機 值不值?干貨評測

前言和性能分析
Hello 大家好。

現(xiàn)在迷你主機在PC市場上越來越火爆,大廠小廠紛紛下場推出了各種迷你主機產品。一方面是現(xiàn)在的PC性能普遍過剩,而桌面級的CPU性能遠超大多數(shù)人需求,傳統(tǒng)電腦主機還占用了巨大的桌面空間,所以小主機憑借著不俗的性能和嬌小的體積,在PC市場上硬生生的開辟出了一條新賽道。

而我手里這款零刻GTR7,便是這個領域里的新一代性能級迷你主機。

它使用了AMD在今年推出的全新性能級移動端處理器:AMD Ryzen 7840HS,其代號為Pheonix,也就是鳳凰,這也是是包裝上鳳凰圖案的由來(后面會有開箱)。

而這款處理器使用了AMD的Zen 4架構,芯片使用了臺積電4nm制程,CPU有8個核心,支持16線程(8C16T),主頻3.8GHz~5.1GHz,二緩三緩為8MB和16MB。
除了主頻稍低之外,其他方面可以說,和同期推出的高階Ryzen 9 7940HS一模一樣。
而最亮眼的莫過于其GPU部分。

零刻GTR7搭載的7840HS,其核顯為現(xiàn)階段最強核顯——AMD Radeon 780M。
它有著12個GPU核心,2700MHz頻率。實測玩大部分3A游戲大作,780M可以讓零刻GTR7在中畫質@1080P的情況下,以50-60幀穩(wěn)定運行。這個性能已經干掉了一大批低端獨顯,可以讓780M和中端獨顯(如Steam上主流的1060等)玩一樣的游戲了。
值得一提的是,AMD Ryzen 7840HS的默認TDP為54W。
但……

零刻將其解鎖為65W,性能釋放更多,表現(xiàn)更優(yōu)秀。
配合這一代不俗的散熱配置,讓零刻GTR7有了很穩(wěn)定的性能輸出表現(xiàn),實測3A游戲玩20分鐘以上也能穩(wěn)穩(wěn)當當,具體表現(xiàn)后面會聊到。
好了前言有點多,同時也算是做了一個小總結吧,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先
開箱

包裝頂部的“鳳凰”,就是其搭載代號Pheonix APU的低調展示吧~
鳳凰前邊的7,下方有一個鑰匙齒,可能是解鎖功耗的意思:從54W的TDP,提升到了65W。
有點意思。

開蓋后,Hello引入眼簾。

全部內容物如上。
除了主機之外,配件有小尺寸+磁吸接口的120W電源適配器、一長一短雙HDMI線、拆機螺絲刀、顯示器背掛支架和螺絲若干。
來看外觀

墨綠色的金屬材質+金屬網(wǎng)構成了GTR7的外殼,而且這樣的材質和結構讓這款機器的外殼具備了散熱和堅固雙重屬性。

整體的加工工藝還是很用心的,細節(jié)處也是精工細作,達到了一線水準。

另外,想必你也注意到了,頂部有一個指紋/開關二合一按鈕,配合Windows Hello功能,開機無需輸入密碼了。
散熱風道設計

整機有著超大面積的進氣和散熱孔:


頂部是進氣口,兩側是次要散熱孔,而后方是散熱器的熱風排氣口。
從這樣大面積的散熱設計也不難看出,為了讓熱功耗65W處理器穩(wěn)定工作,零刻做了哪些努力:可以說,整機的外觀設計,就是為了做好散熱。
來看
接口

背面的接口,豐富到了我的臺式機都要汗顏的地步……從左往右:
雙USB 2.0、雙USB 3.2(10Gbps)、USB 4(C口,滿血40Gbps)、HDMI 2.1、DP 1.4、2.5Gbps以太網(wǎng)口、USB 4(C口,滿血40Gbps)、3.5mm音頻接口。
兩個USB 4配合HDMI與DP接口,可以實現(xiàn)4屏4K@60幀異顯,多屏辦公爽歪歪啊~不怕接口不夠,就怕你屏幕不夠多。
總體的擴展能力異常強大!

正面,是開機鍵、BIOS清零鍵,以及10Gbps的USB A和USB C兩個接口,還有一個額外的3.5mm音頻接口。
前置兩個USB口,方便插新舊USB設備,而前置額外3.5mm音頻接口,可以在后方音頻接口接音箱的同時、再臨時接一個耳麥,考慮的非常周全了。
當然,如果再多一個SD讀卡器,我想攝影師們肯定會開心的。但我看這個接口密集程度,零刻也很難在主板上開辟出一塊空地來方讀卡器了。給我的感覺是,零刻為了不浪費主板面積,能放多少接口就放多少……
等等……
電源接口哪兒去了?

答案就在這里:

整機并沒有使用傳統(tǒng)的DC電源接口,而是使用了更穩(wěn)固的磁吸供電接口。
一開始我以為會不穩(wěn),但自己試了一下就放心了:

強磁力+鎖止結構+彈簧觸點,即使用蠻力拉扯電源線也不會斷電。只有以特定角度才能將供電端子垂直于機身背部取下,可靠度有保障。
另外,零刻的售后也給力,這個磁吸電源插頭終身保修,放心用即可~
如果如果……
你不想用磁吸插頭供電的話……

機身背后這兩個USB-C口也是支持100W PD供電輸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PD協(xié)議供電的話,可能會不穩(wěn),滿載時可能會突然斷電;
而且,建議使用單口的100W氮化鎵充電插頭,用起來更穩(wěn)定一些,同時也不建議使用顯示器的一線通供電。
接著繼續(xù)看
拆機

底部是一整塊金屬底板,不僅堅固,也能加強散熱。

拆開后,可見SSD輔助散熱風扇和散熱鰭片。
繼續(xù)拆。

我手里這款零刻GTR7是32G+1T的整機。

所以里面已經內置了16G DDR5 5600MHz x 2組成的32G雙通道內存,

以及一根1T容量、PCIE 4、主控為PHISON/群聯(lián)PS5021-E21的英睿達NVMe SSD。
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機器提供了2個PCIE 4 SSD插槽,另外一個空閑的NVMe SSD插槽也是PCIE 4的速度。

我嫌不夠用,自己又加了一根1T容量的SSD,1+1的SSD搭配,完美!

它的無線網(wǎng)卡是AX200。

通過微軟官方查詢可得,這款無線網(wǎng)卡最高支持2.4Gbps無線傳輸速率,日常從NAS里讀寫資料,基本可以達到NAS里硬盤的速度極限,從而替代網(wǎng)線了。

由于接下來拆機會傷害到靜電貼紙,畢竟是自己的機器,舍不得折騰了。所以關于散熱器長什么樣子,各位看下官方圖解即可,我就不繼續(xù)拆了,還請多多包涵。
最后,再來看下
整機重量和攜帶重量

機身904g+適配器264g,共計約1.168千克。

這也是為何我買它的原因,因為我經常輾轉于多地,而每個地方都有完備的顯示器、鍵鼠等配件,所以我日常攜帶一個迷你主機即可讓我的工作不間斷。而這款mini的機器性能不僅可以滿足辦公,更可以拿來玩游戲大作,簡直是夢中神機?。?/strong>
廢話少說,開機!
使用體驗
跑分
按照慣例,先跑一圈魯大師,看看整體性能表現(xiàn):

150萬分!
這是什么概念?
我的i5-13600KF處理器+32G 7200MHz內存+3070顯卡的臺式機,跑分最高224萬。

(i5-13600KF處理器+32G 7200MHz內存+3070顯卡的臺式機魯大師跑分)
零刻用約100瓦的總功耗和0.9千克的重量,達到了我上面臺式機性能的67%。這個表現(xiàn)真的有點夸張。
然后是CPU部分的跑分

Cinebench R23中,多核跑分16955,單核跑分1779。
作為對比,我上面的i5-13600KF臺式機,在這項跑分中多核成績?yōu)?2771,零刻GTR7的處理器性能約為i5-13600KF的2/3!

CPU-Z的處理器跑分如上:單核696、多核7095。
和打折后賣3499的同門旗艦級桌面處理器R9 7950X相比,它的單核性能約為91%、多核性能約為48%,性能十分亮眼!
隨后是GPU部分的跑分

Gekbench 5的OpenCL項目跑分為38803。作為對比,超過我手上筆記本RTX 3060獨立顯卡性能的一半!厲害!
而3D Mark的Time Spy跑分如下

GPU得分2804、CPU得分11029。
這個性能意味著什么?
在1080P高畫質下,《荒野大鏢客2》預估可以跑到40幀以上、《GTA》預估可以跑到150幀以上,在3DMark軟件的評估中,7840HS的核顯性能是可以滿足1080P的游戲大作性能需求的。
接著再來
內存的跑分

跑了兩次,這兩條5600MHz、CL46時序的DDR5 16G內存,跑出的讀取、寫人、拷貝速率分別是60GB/s、80GB/s、70GB/s左右。
相比我臺式機的A-die 、6000MHz 、CL30時序內存條來說,在讀取速度上差了25%,其他的表現(xiàn)較為接近,是在意料之內的,唯一可惜的是D5帶來的高延遲問題,但頻率的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與之相抵消。
無論如何,作為一臺100W功耗上下的迷你主機,這樣的內存速率表現(xiàn)已然足夠優(yōu)秀。
最后是
內置1TB SSD的跑分

其內置的英睿達SSD使用了大廠出品的TLC閃存顆粒,穩(wěn)定性和壽命有保障。
CrystalDiskMark 8的跑分如上圖左側,順序讀寫為5174MB/s和3617MB/s。
ATTO Disk Bnechmark的跑分如上圖右側,順序讀寫為6.56GB/s和5.56GB/s。
這個表現(xiàn)達到了PCIE 4接口SSD的中等水平。同樣的,如果不是追求極致,日常使用中,這個速率表現(xiàn)也足夠好了。
游戲體驗
既然Radeon 780M這么強,怎么能不跑一跑游戲呢?
首先我運行了我最愛的
《極限競速地平線5》

開啟1080P分辨率+預設高畫質,并開啟MSAA 2X抗鋸齒、開啟垂直同步等比較吃GPU性能的選項,關閉FSR后:

17分鐘的游戲時間里,整機可以穩(wěn)定的以平均59幀運行。
我的感覺是“可以替代中端顯卡臺式機”了!
因為我從未用過性能如此強悍的核顯,這個表現(xiàn)甚至讓我有點難以置信。
接著是喜聞樂見的
《原神》

我先設置了1080P分辨率下的高特效模式。

場景為較為耗資源的須彌化城郭(不是某些博主測的派蒙和旅行者剛見面的新手指引場景),在復雜的場景內跑來跑去打打怪。(原諒我,我沒有看攻略,培養(yǎng)出來的主力角色是草旅行者、麗莎和女仆,簡直太痛苦了,聽了友人的勸,再培養(yǎng)一下班尼特)

10多分鐘的運行,其平均幀率為46幀,較為流暢。如果降低一下陰影質量、特效質量、動態(tài)模糊次表面散射、各向異性采樣,關閉體積霧后:

15分鐘的游戲時間里,《原神》幾乎可以穩(wěn)定在53-60幀之間。幀數(shù)較低出現(xiàn)在打開寶箱、打多個怪釋放技能時,已經可以非常非常流暢的運行了,而且相比高畫質,這樣子設置后畫質并沒有明顯降低,觀感也很棒。
手機上最高810p運行且?guī)资昼姾蟮魩D的游戲,終于可以在電腦上穩(wěn)定的以1080P運行啦!
再來看
《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

因為這個游戲相當吃性能,所以我按照滿負荷運行的標準去設置了游戲畫質:1080P分辨率,約中高等特效,在23分鐘的游戲時間內,游戲平均幀率39,表現(xiàn)不錯。這個過程中APU的功耗在55-64瓦之間,溫度在72攝氏度左右。
如果打開FSR,質量為最高。


那么23分鐘的游戲時間里,平均幀率會保持在50-60,此時,APU的溫度最高達到了80攝氏度,GPU占用率基本到頂。最關鍵的是,整個過程散熱都很穩(wěn),這個狀態(tài)玩《死亡擱淺》,也是非常不錯的。
這個表現(xiàn),基本可以達到中檔顯卡的性能表現(xiàn)了。
發(fā)熱和噪音表現(xiàn)
日常待機時風扇聲音很小很小。輕中度負載的時候會有一點點聲音,機身的溫度比較正常,背部散熱器的位置有點熱,兩側次之,頂部因為是進風口,所以最為涼爽。

顯卡單烤時,最高占用率在99%,TDP 65W,此時距離機身幾厘米位置的噪音為25-30分貝之間,噪音很微小了。

顯卡和處理器雙烤模式下,TDP 65W,APU最高跑到了89攝氏度,散熱器全速工作。

此時距離機身幾厘米位置的噪音為35分貝左右,噪音也還行。

在雙烤模式下,機身溫度表現(xiàn)如上,除了頂蓋進氣口涼爽外,四周的金屬材質都處于較為均衡的發(fā)熱狀態(tài),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種散熱結構的有效性:熱量并沒有蒙在機身里,而是盡量都散發(fā)了出來。

機身后側的散熱排氣口最高溫64.1攝氏度,散熱效率還是很高的。
整體的散熱效果非常好:在合理的機身結構設計+金屬材質,以及內部散熱器上的VC均熱板的幫助下,處理器以65瓦火力全開工作時,表現(xiàn)還是很穩(wěn)定的,沒有出現(xiàn)大段的降頻,能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的TDP。
而且整體的散熱器噪音不大,放桌面上對使用影響很小,放桌下幾乎很難察覺。在噪音表現(xiàn)上,比我的游戲本聲音小多了。非常好評。
購買建議

根據(jù)我的使用體驗和以上的評測,零刻GTR7迷你主機,具備了強大的CPU和GPU性能,同時也擁有足夠優(yōu)秀的散熱能力、保證整機性能持續(xù)輸出。
實際使用中,它可以完美勝任辦公、娛樂等大多數(shù)需求,更具備了1080P下非常劉暢運行3A游戲的能力,更絕的是,它滿載的噪音并不大,且總功耗在百瓦左右,對于絕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這臺迷你主機的性能表現(xiàn)和使用體驗都已足夠優(yōu)秀。

另外,零刻的迷你主機產品,有著業(yè)界少有的30天包退換等靠譜的服務,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零刻也選擇了信任消費者:好不好用,用個一二十天自有答案。所以各位剛需的朋友,不妨買來用用。至少在這款機器上,零刻不會讓你失望的。
對于想要買來就用的朋友,建議直接買GTR7整機,它免去了內存和硬盤兼容性的考慮,一次買齊。開機即用,十分方便。
而對于老燒來說,可以購買GTR7準系統(tǒng),它的價格更劃算,且能自己配置更合適的內存和存儲空間。

好了~零刻GTR7我是強烈推薦的,希望這篇文可以幫到你,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