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的大哥耶律洪基:逼死皇后、太子,導致遼國衰敗
在小說《天龍八部》中,主角蕭峰有一位結拜大哥,此人就是遼國的皇帝耶律洪基。小說中的耶律洪基野心勃勃,一直想要發(fā)動征討北宋的戰(zhàn)爭。在真實的歷史上,遼國確實有一位名叫耶律洪基的皇帝,即遼道宗。不過,歷史上的耶律洪基與小說中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他是遼國歷史上一位昏君,并且導致遼國的衰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即位風波
1032年,遼興宗在外出巡游時,他的皇后蕭撻里生下了皇長子耶律洪基。不過,耶律洪基并沒有做過皇太子。1037年,耶律洪基被封為梁王,五年后晉封為燕國王,并且總領中丞司事。第二年,耶律洪基進封為燕趙國王,“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到了1052年,耶律洪基又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預朝政”。
那么,耶律洪基作為嫡長子,為何沒有被立為皇太子呢?原來,遼興宗在位時期,他的弟弟耶律重元揭發(fā)了母親的謀逆行為,為了表示感激,遼興宗冊封耶律重元為皇太弟,因此他沒有冊立皇太子。不過,遼興宗并沒有傳位給弟弟的想法。1055年,遼興宗病死,“遺詔燕趙國王洪基嗣位”,耶律洪基就這樣繼承了皇位。

二、重用奸臣
遼道宗耶律洪基原本有一個非常幸福美滿的家庭,皇后蕭觀音“姿容冠絕”,精通詩詞、音律,“自制歌詞,尤善琵琶”,長子耶律浚“幼而能言,好學知書”,七歲時參加射獵,“矢連發(fā)三中”,是一個文武兼?zhèn)涞睦^承人。然而,由于耶律洪基重用了一個奸臣,不僅讓家庭破碎,而且導致遼國走向衰??!
這個奸臣名叫耶律乙辛,在遼興宗時期開始擔任官職,并且在耶律洪基即位后得到重用,“常召決疑議”。1059年,耶律乙辛被封為趙王。耶律重元的叛亂被平定后,耶律乙辛晉封為魏王,“拜北院樞密使”。到了1069年,耶律乙辛又被任命為太師,“四方有軍旅,許以便宜從事,勢震中外,門下饋賂不絕”。耶律乙辛排斥忠臣,引用小人,遼朝朝政敗壞。

三、遼國衰敗
1075年,皇太子耶律浚開始參與朝政,引起了耶律乙辛的不滿。于是,耶律乙辛制造了一場冤案,他誣陷皇后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昏庸的遼道宗不辨真?zhèn)?,居然相信了耶律乙辛的話,將皇后賜死。之后,耶律乙辛又把矛頭對準了皇太子耶律浚,不斷誣陷、詆毀他。1077年,遼道宗將耶律浚廢為庶人。耶律乙辛暗中派人將耶律浚殺害。
1079年,遼道宗才對耶律乙辛產(chǎn)生了懷疑。有一次,遼道宗前往黑山的平淀,他發(fā)現(xiàn)扈從的官員都跟在耶律乙辛的身后,因此非常厭惡,不久后耶律乙辛被外放。1081年,耶律乙辛遭到拘禁,兩年后,他“謀奔宋及私藏兵甲事覺”,最終被勒死。之后的耶律洪基崇信佛教,勞民傷財,再加上之前耶律乙辛的折騰,遼國徹底走向衰敗。1101年,耶律洪基病死,他的孫子遼天祚帝即位,遼國最終走向滅亡。
參考資料:《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