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為廢鐵?還是通過MOD重生?

云瑞將軍/圖文
版權(quán)聲明:圖文均屬原創(chuà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或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或引用。人生,就是在不斷感受,不斷體驗,不斷修行!感謝在這一路上給予我?guī)椭睦蠋熀团笥褌儭?/p>
寫在最前面的一段話:
這段話本不想寫!但是在某些數(shù)碼群內(nèi)分享進程的時候,某些人的冷嘲熱諷,讓我不得不說兩句!別以為MOD就是噴噴漆,遠不止那些!如果你認為的MOD改造就只是噴漆,那說明你的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糟糕!與其花時間嘲笑別人,不如提高一下自己吧!現(xiàn)在很多KOL,都只是名義上的,說的不好聽一點,很多都是沒有靈魂沒有思想的廠商的工具人。對自己的言論不負責,很多產(chǎn)品根本沒體驗,憑著一張能把死豬吹成活人的臭嘴,把很多很糟糕的東西,吹得天花爛墜,而實際上根本不能用!更可怕的是,這些KOL,沒有思想!不會思考!只懂享樂!只會拿來,經(jīng)常剽竊他人的文章,人云亦云,沒有靈魂,沒有判斷,毫無底線,一切向錢看!這真的是KOL嗎?感覺就是一群既物質(zhì)又無知的可憐蟲!這些人,也根本不會懂MOD!不配,也沒資格談MOD!
當然,不同的人,對MOD有不同的理解!有時MOD是一種挑戰(zhàn),看在自己現(xiàn)有的條件下,能有怎樣的改變!可以說,MOD是一種重生或者重構(gòu)!
開始這個MOD,純屬偶然,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一臺老主機,因為長久時間沒用,機箱有些破損,有些地方生銹了,需要補補漆。以前的款式,跟現(xiàn)在的設(shè)計完全不一樣,可以說是前幾代的產(chǎn)品了,但是我還是想嘗試一下,能不能讓這些老的東西,煥發(fā)新的活力。于是,就自發(fā)地開始了這次的MOD!這次的MOD,主要是針對我的這臺老主機,畢竟自己的工具有限,能力也有限,不像某些大佬動不動CNC,動不動高端機床,這些我都沒有,僅有簡單的一些小工具。也感謝小猴工具支持的小猴工具箱,除此之外,我也自己購買了不少工具,配件,這些都是自費的,沒有其他人的支持,在現(xiàn)有條件下,低成本改造,這就是這次MOD的初衷!很多沒有固定的想法,一邊做,一邊思考!有些時候,現(xiàn)實和理想是很有差距的,所以只能盡力而為!不得不說,貧窮確實限制我的想象力,但能在現(xiàn)有條件下進行MOD,也算是人生的一種抗爭吧!

我自己的航嘉暗夜公爵H403機箱沒有拍圖,從網(wǎng)上找了張圖,讓大家有個印象,這機箱到底長啥樣。我的機箱有些部分嚴重的銹蝕,所以直接上手,將機箱的前面板和前面板的部分頂蓋拆掉了,同時將機箱的兩個側(cè)板拆掉。

拆掉以后的機箱,頂部有些銹蝕,同時,有多個孔。前面板拆卸后,有一個風扇位,原來的風扇卸下??梢钥吹杰涷?qū)位置和光驅(qū)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銹蝕。機箱內(nèi)部沒有黑化,似乎是鍍鋅板的防銹漆涂了一層,這種近似銀灰色看起來并不好看。因為底部的墊腳有些損壞,就都拆了。機箱背部可以看到PCIE插板下側(cè),有明顯銹蝕。機箱背部電源上置,這是很老的設(shè)計。將PCIE擋板全部卸掉,以后后續(xù)要防銹噴漆。另外一側(cè),內(nèi)部支撐比較整潔。底部有掉漆和壓痕,也是要處理的。初步的計劃,頂部橢圓形的孔,用打孔器開圓孔,安裝電源開關(guān)。其他的孔,形狀不規(guī)則,最開始沒想到和的解決方案。因為拆掉了前置面板的音頻接口和USB接口,所以后面打算在軟驅(qū)位或者光驅(qū)位,購買一個面板組,開充當USB接口和音頻接口。機箱初步考慮的是頂部維持黑色,其他的面噴成綠色,內(nèi)部支撐版面噴成白色。接下來先在機箱頂部開孔。



需要用到小猴12V無刷電鉆工具箱中的12V無刷電鉆,我自己買了所需規(guī)格的金屬開孔器。需要在機箱頂部開孔。小猴12V無刷電鉆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很豐富,除了包含12V無刷電鉆及豐富的手動工具,手電動功能分區(qū)明確,結(jié)構(gòu)緊湊,提供了8根不同直徑的分別用于金屬和木材的不同鉆頭,同時提供了12個螺絲刀批頭,這些批頭既可以與手電鉆搭配使用,也可以與手動螺絲刀組合,此外還配有3M長的自鎖卷尺,尖口鉗,羊角錘,活動扳手等工具。

用小猴工具箱中的卷尺,測量一下機箱頂部的寬度,然后給要打孔的位置進行一下定位,確定一下大概的位置。卷尺自動鎖止,一鍵收縮,伸縮自如,使用非常方便,3M長,精準易用。

小猴12V無刷電鉆工具箱中的12V無刷電鉆,采用一體式的極簡機身,貼合手型,親膚質(zhì)感,持握方便。12V無刷電鉆,自帶LED高清智能顯示屏,可以實時掌握電鉆的工作狀態(tài),數(shù)字精準控檔,30N?m的大扭矩,隨心切換,脈沖/自選雙模式選擇,支持正轉(zhuǎn)和反轉(zhuǎn),在電鉆側(cè)面有按鈕,在顯示屏也會有提示。0-30自選模式,更方便,隨心所欲。搭載的無刷點擊更耐用,運行穩(wěn)定強勁,無火化,鉆孔,擰螺絲一機多用,可以通過選擇開關(guān)進行選擇,無級變速,轉(zhuǎn)速容易調(diào)節(jié),兼顧力道與效率,最大扭矩30Nm,最大轉(zhuǎn)速1400rpm。我這次是要在機箱頂部打孔,需要用到的是金屬開孔器,將金屬開孔器固定好,選擇電鉆模式,然后無級調(diào)速,一切準備就緒后,開始機箱頂部的打孔。

因為這個位置中心是空的,所以定位有些失效,所以開孔器稍有滑動,手動工具不可避免的問題。無刷電鉆功率足夠強勁,瞬間完成開孔,然后用電鉆轉(zhuǎn)電鋸的配件,套上金屬打磨的石墨,稍微處理一下機箱頂部,然后將電源開關(guān),放入開的孔中,對比是否合適。

對于頂部的其他空位,一直沒想到特別好的辦法,這些孔,添加其他的按鍵或者燈,距離有點遠,涉及到的改造比較大,最終衡量以后,我采用了裝把手的辦法。在這之前先對機箱進行了一些噴漆的操作。

機箱上有許多孔,因此需要將紙貼在機箱上進行遮擋,避免噴漆過程中噴到其他的部分。

為了將底面整體噴涂,將底面墊腳拆下。墊腳是塑料材質(zhì),因此不可避免損壞了。

原來機箱內(nèi)部是深灰色的底漆,底部也是深灰色底漆,頂部是黑色漆,前面板拆掉后,露出的前部是灰色底漆,后面也是灰色底漆,因此需要噴涂的地方較多。因為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另外覺得綠色可能充滿生機 ,機箱內(nèi)部噴成了白色,而前部,后部,底部噴上了熒光綠,實際效果,這個顏色搭配起來有點刺眼,覺得效果不理想,這個在色彩設(shè)計上是一個敗筆。如果反過來將綠色噴涂在內(nèi)部而白色在外部,可能會好些。但是最終沒選擇這個方案,而是采用了比較常用的黑白配色。

調(diào)整了方案之后,將底部噴成黑色,同時網(wǎng)購了機箱底部的墊腳,在噴涂晾干以后,將墊腳安裝好。同時拆下遮擋的紙張,機箱底部基本差不多了。

回到機箱頂部的改造,最終選擇了兩個不同長度的把手,通過把手將孔擋住,需要重新定位。將把手用印泥將把手底部印在紙上,然后用剪刀剪下,同時定位好把手底部孔的位置,將這些紙條貼在機箱頂部,用透明膠貼上。


下面就需要用到小猴工具箱中的手電鉆,鉆頭要注意一下,有鉆木頭的和鉆金屬的,不要選錯,選擇鉆金屬的,將鉆頭固定好,同時將手電鉆改成電鉆模式,因為還可以選擇為螺絲刀模式。然后在標記的紙上打孔,因為機箱本身的孔的影響及透明膠對鉆頭的影響,導(dǎo)致鉆頭鉆的開始并不順利,但是還是鉆了一些痕跡,用于定位。

將透明膠等取下,用電鉆及鉆頭打孔,鋼板厚度在0.9mm,控制好速度,很快就將機箱的鋼板打穿,鉆頭的轉(zhuǎn)速足夠快,扭矩也足夠強。


再像以前一樣,用轉(zhuǎn)接頭將金屬打磨頭接上,將機箱表面進行打磨處理。打孔過程中,有些金屬會有扭曲,后面也要用老虎鉗和錘子進行修正。處理好以后,將兩個把手擰上,看一下效果。兩個把手形成那種牌坊的效果,中間的位置是電源開關(guān)的孔。將電源開關(guān)裝上,機箱頂部的造型就好看了許多。
MOD基本完成后的機箱正如上圖所示。本來前后面都是采用了熒光綠,在前部變成了綠色和白色的組合,機箱底部則用黑色替代,后面則完全采用白色,機箱內(nèi)部全部采用白色,背部PCIE擋板則全為黑色,硬盤盒光驅(qū)的免螺絲卡扣本身為黑色,機箱頂部保持黑色,兩個把手,主要是層層疊疊,有牌坊和羅生門的感覺,中間的電源開關(guān)帶有綠色的燈效,前置的風扇位也將安裝一個綠色的LED風扇。白色和綠色融合的前面板,是營造一種簡單的氛圍。

買了光驅(qū)位和軟驅(qū)位的面板,機箱原來的風扇和后面打算裝的風扇,也準備好了,同時也準備了PCIE接口位的網(wǎng)卡。

CPU選用的是AMD的5600G,帶顯卡的版本,主板選擇的技嘉B450M版本的小雕。內(nèi)存和CPU,及SSD已經(jīng)先行安裝完畢。后面就要進行主板的安裝和MOD進一步的完善。


小猴工具箱中的電鉆也可以作為電動螺絲刀用,本身配備了常用的10Z中批頭,或者用手動的批頭工具,也可以將批頭磁吸進去,成為螺絲刀。

用電動工具安裝風扇,將綠色LED風扇安裝到前置風扇位。

同樣,將后置風扇安裝好,不得不說,用電動工具比手動工具的效率更高。

在手電鉆的背部,有數(shù)顯屏,可以在顯示屏上看到扭矩,可以通過加減按鈕隨心調(diào)節(jié),有0-30檔。電鉆搭載耐用無刷電機,能夠穩(wěn)定強勁運行而無火火花,鉆孔和擰螺絲可以通過按鍵選擇,。扳機鍵可以無級變速,轉(zhuǎn)速調(diào)節(jié)方便,兼顧力道與效率。最大扭矩30N.m,最大轉(zhuǎn)速1400rpm。

手電鉆采用一體式的極簡機身,親膚握把,貼合手型好持握,通過左右的按鍵控制轉(zhuǎn)向,做工細致,防污耐刮。


將螺絲擰緊,將主板固定在機箱上。


全部安裝好以后,就是這樣了,在PCIE背板處安裝了wifi天線,側(cè)面板采用磁吸的亞歷克謝板(當前仍是臨時設(shè)置。用本準備給別的機箱的側(cè)板,所以尺寸有些出入)。工具使用好以后,可以收納到 工具箱中。工具箱風格百搭,便攜方便,持握舒適。簡約實用,基本上這個工具箱就可以普通家庭80~90%的工具使用需求

接通電源,光驅(qū)位置裝了一個面板,這樣就可以使用機箱面板了,前面拆卸以后,原來的耳機接口和USB接口,都通過這個光驅(qū)位的面板實現(xiàn)。至此,機箱的改造基本完成。
針對整個MOD過程總結(jié)一下:
1用自動噴漆,有時會出現(xiàn)不均勻的情況,最好是能有烤漆的機會,機箱的漆經(jīng)過特殊處理,自然比自動噴漆要效果好很多。
2關(guān)于最開始的顏色搭配,走了一些彎路,最后針對機箱原有色彩做了調(diào)整,采用了機箱內(nèi)部白色,機箱頂部和底部是黑色,前面采用綠色和白色混合,后面白色的設(shè)計,搭配黑色的PCIE擋板和其他的光驅(qū)及硬盤安裝工具,還是有點機箱MOD的感覺的。
3因為這個機箱頂部的孔比較多,所以頂部的改造思考了很久,最后采用了這種造型,實用性有,但是不大,更好的改造,需要用更多的工具。更專業(yè)的改造,需要專業(yè)的設(shè)備,對于居家改造,有一定的難度。
4前面板的改造還不夠徹底,其實本來有一些設(shè)計,但涉及到一些亞歷克謝擋板打孔和世界,螺絲和風扇風道的考慮,這部分還有一些工作量,特別是外購的一些光驅(qū)面板和軟驅(qū)面板,直接安裝上來并不完全適應(yīng),其實整體起來的成本也是偏高的
5整體的RGB燈效,其實還可以更絢麗,但是我個人覺得白色和綠色的搭配,能更充滿活力一些。電源開關(guān)采用的就是現(xiàn)成的LED燈電源,只是購買的時候,需要考慮一下這個開關(guān)的整體長度。
6雖然看起來不難,但是整個MOD的時間持續(xù)的比較久。特別是噴漆,還要錯時間,不能在下雨天。相對個人而言,還是不太方便的。不過你如果學(xué)習金屬加工業(yè)的,有工具可能會方便很多。
7有好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組件的選購需要多方位思考。
基本上就這些吧,希望給其他的人一些參考,這就是這篇文章的意義。你也可以動起手來,進行自己的改造。
全文完,感謝欣賞,更多科技產(chǎn)品體驗敬請關(guān)注,對這個產(chǎn)品有任何看法,歡迎點贊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