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以追求效率,必然對實質有所損害。
2020-11-15 11:02 作者:編制箴言的靈魂在行走 | 我要投稿
?
社會、企業(yè)的運轉模式,有越來越理性化的趨勢,這也使得人們越來越以高效實現(xiàn)目標作為行動的依據(jù)。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企業(yè)還是個人,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不管是什么樣的立場,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抄近路”,以“更高效”達成自己的目標,而服務的。然而,原著與精選的區(qū)別,也就體現(xiàn)在這里,雖然精選能極大地概括原著的內容和精神,但是不可避免地,會失去一部分的內容與敘述,而這,所帶來的,就是一種“劣化”。人們對某一件事的理解和概念出現(xiàn)了細小的偏差,而人們進一步的行動、與他人的互動、進一步的闡述,又如同是泛起的波紋,讓一個概念、一個規(guī)范、一個經驗,逐漸變了“味”,并且,在這種類似于“以訛傳訛”的效果中,原本的意思很可能被掩蓋、被替代。
就像教材與教輔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不同的一樣;就像為應試而考試和為了測試而考試,是不一樣的;也像是,表面上喊著是為了愛情,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借口一樣;道德的“劣化”,概念的“低俗化”都是如此。
講求效率而忽視了實質,講求形式而忽視了真意,講究表面而不注重內在······講求效率固然好,但是每一步效率的飛躍,多多少少都會對實質造成損失。不同的企業(yè)、人,也只是轉換效率不同、轉換的損失不一樣罷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