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撫養(yǎng)》-李玫瑾
? ? ? ?趁著剛看完,后勁還在,寫一下自己讀后感。一個人的成長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責任去陪伴,李玫瑾教授的很多觀點和想法可以借鑒,但是帶入自己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定型為一個糟糕的人,那咋辦?!擺爛人生啊,那也太慘了,活這么大歲數(shù)也不容易啊。
? ? ? ? 其實成人看了之后也不是沒有收獲,也不是為現(xiàn)在糟糕的自己找借口,而是敢于面對自己身上的不足,充分認識到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身上哪些問題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困擾,想要一下子就改變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慢慢改正,并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盡量回避,這樣人慢慢向更好的自己走去。
? ? ? ?像我們的父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我們無法去改變,不必過于回憶過去,讓自己活得自怨自艾,這些都不是我們逃避現(xiàn)實的理由。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父母剛成為父母的時候也不是所有方面都是合格的,他們本身也是有缺陷的,我們父母教給我們兩個基礎,有些事情可能會難,但是會支持我們走下去。這兩個基礎就是情感和責任,李老師給的一些建議都是如何培養(yǎng)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這個還真不是我要考慮,現(xiàn)在我覺得我自己或多或少某些方面是有缺陷,我自己還是一個孩子,看這些主要是知道自己問題根源所在,然后就是不逃避問題,讓自己變得更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然后我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別人。
? ? ?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都要覺得自己涼涼,哈哈哈,又告訴自己不要焦慮,那種性格健全的人只能說過的相對比較好,該遇到困難還是會遇到,只能說人家能很快解決,我很慢。我認為成年后還是有機會去改變,只是說需要付出很大精力和耐心,根據(jù)我對我父母的觀察,他們的性格就有很大的轉變,只是他們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人格是真的難改變,準確說定型之后很難改變。
? ? ? ?成年后性格改變需要很長時間,最好身邊還有人陪伴,尤其當了父母之后,很有耐心和責任地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對家長來說自己也在成長,突然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跟年輕時的觀念一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年輕看待事情只看到其中一面。人生需要慢慢來,耐心地來,細細品味,感受越深刻,自己地可塑造空間就越大。我認為黃老師(我的一位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深受啟發(fā):人不能局限死了。生命都是有彈性的,為什么性格還扭轉不過來。
? ? ? ?成人最重要的品質是敢于承擔責任,有了責任相當于給自己上了一道情感枷鎖,首先對自己負責,其次是對親人,然后是才能對其他人乃至整個社會。僅是當前看法,估計再看會有新的體會。(寫于20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