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同盟”為什么是魏國在戰(zhàn)國前期稱霸天下的原因之一?
了解戰(zhàn)國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魏國在戰(zhàn)國七雄中第一個稱霸天下。一般認為,魏國稱霸天下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李悝變法;第二個是吳起的軍事改革;第三個是“三晉同盟”。那么“三晉同盟”為什么是魏國在戰(zhàn)國前期稱霸天下的原因之一?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三家分晉的時候,魏國分到了包括新絳(晉國都城)和曲沃在內的晉國核心地區(qū),算是占了便宜。但所謂“有得必有失”,魏國的領地存在兩個嚴重的戰(zhàn)略缺陷:
第一,因為趙魏韓原本都是晉國人,所以三家領地也是交錯的。結果就是魏國的領地被韓國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

第二,晉國強盛后可謂四面出擊,在核心地區(qū)的四個方向都得到了大片領地,而魏國分到了晉國的核心地區(qū)。這導致魏國的北方是主導三家滅智的趙國以及燕國、南方是楚國以及韓國、東方是齊國、西方是秦國,都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也就是說,魏國在地理上是四面受敵。

如此不佳的戰(zhàn)略地緣自然成為魏國爭雄于天下的主要障礙之一,而且這不是靠內部變法就能解決的。于是魏國的第一代國君魏文侯決定實行一項重要的外交戰(zhàn)略——三晉聯盟。所謂“三晉聯盟”指的是魏國借助趙魏韓(三晉)曾同屬晉國的淵源,建立以魏國為盟主的三國聯盟。

“三晉聯盟”對魏國有兩大好處:第一是“三晉聯盟”讓魏國的北方和南方沒有重大戰(zhàn)略威脅,趙國是盟友,楚國可以靠韓國抵御,從而集中力量對付齊國和秦國;第二是“三晉聯盟”讓被韓國分割的魏國東西兩部重新連接起來。可以說“三晉聯盟”基本解決了魏國的地緣戰(zhàn)略缺陷。

綜上所述,“三晉聯盟”成為魏國在戰(zhàn)國前期稱霸天下的原因之一。然而在魏文侯去世后,繼位的魏武侯就開始有意無意地破壞“三晉聯盟”,趙國和韓國也不再愿意居于魏國之下。最終“三晉聯盟”在魏惠王時期瓦解,魏國的霸權也就隨之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