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飯吃的時候,多準備后路
2023-06-28 16:27 作者:bili_42501979592 | 我要投稿
課程獲?。?/span>https://pan.baidu.com/s/1KZeCUqqp1jO9-ERaIoBIFg?pwd=7xm9
?
下午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第一代農(nóng)民工,也就是50-60歲,到了退休年紀的那代人,因為沒有社保,沒有養(yǎng)老金,依然還在外面討生活,在北京的一個勞務市場里,他們只能干著搬運的一些體力活,碰到有勞務招聘,為了搶到單子,展示著自己的體力,指責著別人的水平差,很唏噓。
我想了下我認識的一些長輩, 年輕時進了體制的,退休后正在準備全國旅行,朋友圈曬得都是去了哪哪哪打卡。 稍微差點的也攢夠了退休金,給子女看看孩子,養(yǎng)養(yǎng)花,釣釣魚。 還有一些長輩雖然沒有退休金,也有一技之長,比如懂點水電技術,基建技術的,紅白喜事的,吃點鄉(xiāng)親飯一個月也能輕松的搞到生活費。 唯獨那些年輕時沉迷于低級趣味,既沒有積累資源給子女幫助,也沒有一技之長讓自己有口飯的長輩,在失去了體力的優(yōu)勢之后,老年生活過得極其凄慘,子女不孝順,生活只能靠街坊救濟。 人啊,一定要有危機意識。 居安思危。 有飯吃的時候,多準備后路,做好最壞的打算。 沒飯吃的時候,多積累資源,做好長期的投資。 短暫的快樂,并不值得被羨慕。 人生圓滿,少病無災,家庭幸福,子女健康,才是最大的贏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