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建設的必要性
三觀建設的必要性
2021-06-22
三觀,我說要建設,不是建立,不是養(yǎng)成,而是建設!
最近幾年,數字化是一個很火的噱頭,之所以說是噱頭主要就是很多人都在說,但是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真的去做。
這個和互聯(lián)網化還不一樣,當年提出的是互聯(lián)網+,但是很多人都可以+互聯(lián)網,所以一下子就火了,任何行業(yè)隨便都可以+上互聯(lián)網,也就都可以說自己是互聯(lián)網化了。那個時候的很多東西,政策等等,都是依靠互聯(lián)網而催生的!
只是現在的數字化,就沒有那么好說了,這個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基于數據在說的,所以收集數據是一方面,展現是另外一方面!如此這般的話,那么收集和展現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所以說的數字化,雖然很多都在說,但是做的卻寥寥無幾,畢竟要花錢,就不好說了……
但是數字化是一件好事,至少對于企業(yè)管理等等都是好事,這個和當年的單純機械化還不一樣,單純的機械化或許會動了高級技工等人的蛋糕,但是這個數字化的目的卻是更好的服務,服務于客,服務于員工企業(yè)等等,都是可以的,之前的機械化可以說是服務于產品,現在的數字化,就是服務于人了!
但是,這一切的建立是建立在上面基礎上的,是建立在人、產品、員工的基礎上,而且這個基礎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而是數字化出來的,雖然有時候數字可能會有片面的一面,但是當數據足夠大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準確,就像是電腦智能化一樣,越復雜的它學的越快,而越簡單的反而越慢。復雜化的人腦計算不出電腦,而簡單的,是需要大局觀的,電腦就算是計算的再好,也沒有辦法宏觀到大局觀,所以很多現在的電腦都是最后才能戰(zhàn)勝圍棋高手的。

什么是大局觀?你的腦中有那個東西才可以。
我突然想到最近的一些事情,朋友找工作,自己看書等等,都在一個漩渦里面,為什么呢?就是三觀的問題!
現在想來,什么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等,其實都是自小建立的東西,都是隨著閱歷和經歷慢慢成長起來固定出來的東西,然后再由衍生。就像是數字化,是基于部分數據制作軟件,而軟件在隨著數據,而衍生出其他的服務或產品等!
學習,經歷等等,使我建立三觀,而三觀就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一些事情!
現在這個地方說是建立,是因為我們的環(huán)境和教育使然,我們是以建立三觀為基礎的,所以我們會給你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建立三觀所必需的。
只是,這些并不是建設三觀所必需的!
建立樓房,需要水泥、磚瓦、鋼筋等等,但是建設樓房,是需要根據不同地段設計不同圖紙,尋找不同的建設方法,然后才是水泥、磚瓦、鋼筋等等!
現在社會,很多人說起來頭頭是道,但是都是別人的思想和理論,可以當作一個智者,也可以當作老師教授等等,但是卻并不是大家,大家是要引領思考思想的,有自己獨立的三觀,而隨著自己三觀的確認,接觸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思想領域,為什么民國和八十年代大家多,就是因為三觀的基礎建設,因為國難,所以有了最為基本的東西。
而現在呢?因為不難,所以大家不會,所以就是直接教育,建立,所以不同的人建立的下一代不一樣,那么基礎在一開始或許就有有所偏差,然后接觸的經歷等等,讓他們看上去有思想,但是都是別人的思想,沒有辦法融會貫通,更不會是自己的!
《心靈捕手》里面,在酒吧的時候,把哈佛的高材生虐的體無完膚,用的就是這個思想,你2萬5千美元學會的東西,用2.5美元就可以在圖書館看書得到,因為你學會的僅僅只是別人的思想,而沒有建立你自己的思想。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匠人精神等等,其實就是三觀的確立,那個時候你就可以用你的三觀來了解這個社會,用你的角度去思考社會,雖然你們從事不同的行業(yè),但是結果卻是基本上如出一轍,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用經濟眼光看世界,用考古眼光看世界,用書本眼光看世界等等,其實不管你用什么眼光看,重點是你的三觀基礎的建設,夠不夠!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