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之熊-中國臺灣M5A1輕型坦克

M5A1是M5輕型坦克的第一個改型,1943年批量生產(chǎn),是美軍M3/M5系列輕型坦克的主要型號。臺方購買了22輛二手M5A1。在金門,臺陸軍裝甲兵戰(zhàn)車第三團第一營給登陸部隊造成嚴重損失,被封“金門之熊”,其中66號坦克表現(xiàn)突出,保存在金門軍事博物館。

相比M5基礎(chǔ)型,M5A1有以下改進:
M5A1輕型坦克的炮塔采用了M3A3輕型坦克的加長版炮塔,該炮塔先是修改了側(cè)面的手槍射擊孔,最后取消了;舊版M5也封閉了射擊孔。擁擠的炮塔內(nèi)安裝了更先進的SCR 508無線電,尾部有天線。為了避免干擾,.30同軸機槍被移到右側(cè),只能由車長操作。

炮塔后部安裝了可拆卸擋板,用于補給彈藥。副駕駛下方加裝了逃生門,整車密封性升級,更不容易進水。履帶上方增加了擋沙板,因為使用中發(fā)現(xiàn)會被泥堵住,實際上很多車沒有安裝。尾部有一個大儲物箱,頂部有探照燈,炮塔頂部的.30機槍架被修改,不需要車長大面積暴露身體才能操作。炮塔側(cè)面的導(dǎo)軌可以安置備用履帶,分為2組,后期型2組履帶之間沒有間隙,橫跨整個炮塔側(cè)面;車輪也換成鑄造工藝的。

性能:
重量:15.2噸
全長:4.84米(含擋泥板、后儲物箱)
全寬:2.29米(含擋泥板)
全高:2.57米(含車頂機槍)
乘員:4人(車長、炮手、駕駛員、副駕駛)
裝甲:9.5至50.8毫米
車體:
首上38毫米,首下44毫米,側(cè)面25毫米,背面25毫米;
炮塔:
炮盾51毫米,側(cè)面38毫米
武器:37毫米M6炮,備彈147發(fā);
3挺.30勃朗寧M1919A4機槍,備彈6,750發(fā)
動力:2臺凱迪拉克42系列V8風冷汽油機,3,400轉(zhuǎn)時輸出220匹馬力
功重比:14.48馬力/噸
懸掛:VVSS
行程:160公里(中等時速)
燃油:340升
最大公路速度:58千米/時
最大越野速度:29千米/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