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閉
解閉
不解解之
《呂氏春秋·君守》
【原文】
魯鄙人遺宋元王閉。
元王號令于國,有巧者皆來解閉。
人莫之能解。
倪(兒)說之弟子請往解之。(注:兒說 、倪說:人名)
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且曰:“非可解而我不能解也,固不可解也?!?/p>
問之魯鄙人,鄙人曰:“然,固不可解也,我為之而知其固不可解也。今不為而知其固不可解也,是巧于我。”
故如倪說之弟子者,以不解解之也。
【今譯】
魯國邊遠(yuǎn)地區(qū)有一個人,送給宋元王一個連環(huán)結(jié),用繩子結(jié)的兩個疙瘩。(宋元王,即宋元公,名佐,公元前531 ~前517年在位)。
宋元王向全國發(fā)布命令,在國內(nèi)傳下號令,希望凡是聰明、具有靈巧手藝的人都來解開這個連環(huán)結(jié)(兩個疙瘩)。
前來解疙瘩的人絡(luò)繹不絕,可是沒有一個人解得開,沒有誰能解開它。
倪說(兒說,倪說,人名,宋國人,善辯)的一個弟子請求前來解結(jié)。
結(jié)果,只解開了其中一個,卻無法解開另一個。
這個弟子斷定說:“并不是這個繩的疙瘩可以解而我解不開,而是它本來就是解不開的?!?/p>
元王叫人拿了倪說弟子的答案去問魯國邊遠(yuǎn)地區(qū)的那個人,詢問原因。
那個人說道:“是的,的確是像倪說的弟子說的這樣,有個繩疙瘩本來就不可解。我親手編制出來的,我做的連環(huán)結(jié),因而知道它本來就解不開。現(xiàn)在倪說的弟子沒有參加編制,不是他打的結(jié),卻同樣知道它本來是不可解的,這說明他的智慧超過了我,比我靈巧啊。”
所以說,象倪說的弟子那樣的人,他是用“無解”作出了正確的答案,解答了那本來就不可解的問題,解開了這個死結(jié)。
【賞析】
“不解解之”用“無解”作出了正確答案,解開了一個死結(jié),故事的原意是說,得道者能以一應(yīng)萬,以無為勝有為,沒有辦法卻能做成事。
故事啟示人們應(yīng)該懂得:對于任何問題都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閉” , 用繩子打的結(jié)(疙瘩)。
“解閉”,解開繩結(jié)。
“魯鄙人”,魯?shù)剡呥h(yuǎn)地區(qū)的人,雖遠(yuǎn)離塵世和人群,卻與人沒有什么不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