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格局:華為一枝獨秀 OV新勢力攪亂舊秩序
由于疫情的影響,2022年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來到了近十年的最低點,然而手機行業(yè)中唯一在銷量上出現逆增長的就是折疊屏手機,成為在艱難的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難得的閃光點,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各大品牌爭先致力于折疊屏手機的研發(fā)設計。
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折疊屏手機無疑扮演者奇兵的角色,根據國際國際研究機構IDC近日發(fā)布的手機市場報告顯示,折疊屏手機在國內智能機市場的占比突破1%,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明顯提升不少,而這一增長速度將在2023年再度翻倍。

當前市場占比頭部格局相差不大,2022年華為品牌旗下的折疊屏手機以47.4%的市場占比,穩(wěn)居內折疊屏手機頭把交椅的位置,三星以16.5%的份額位居第二,OPPO則以13.8%的占比暫列第三,第四和第七均為國產品牌,其中小米的跌幅無疑是最大的。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相較于2021年的華為在折疊屏手機中的強勢霸主地位,2022年華為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不過仍然占據半壁江山,小米則直接下降了7個百分點,跌出來前四的位置,而增幅最快的還是OV雙雄,接下來的2023年度,可以預期華為在折疊屏的市場份額仍然是一枝獨秀,而OPPO憑借大熱機型Find N系列反超三星,以OV新勢力為代表的的國產品牌將會攪亂當前的舊秩序,讓二三名之爭產生懸念。

從國內折疊屏手機的發(fā)展史來看,華為通過過硬的研發(fā)和生產技術,讓國內折疊屏手機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扛起了折疊屏手機的大旗,而目前國內主流廠商均推出了多款折疊產品,當然隨著競爭的加劇,對于消費者來說折疊屏手機的價格從最開始的2萬已經下降到了6000元以下,甚至部分款式與高端的直板機價格不相上下,無疑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和使用到折疊屏產品。

當然對于廠商來說,由于折疊屏產品在價格上的一降再降,其中的利潤越來越稀薄,當前的出貨量無法平攤前期的研發(fā)成本,不過很多品牌為了維持自身在高端機型消費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名號,還是采取了虧本經營的策略,以期望在后續(xù)的市場發(fā)酵中占得先機,而對于很多廠商來說,折疊屏手機還是一個可以彎道超車蘋果的好機會,因此格外重視這款產品的研發(fā)。

折疊屏產品的亮眼表現,離不開國產折疊屏供應鏈的發(fā)展和進步,尤其是屏幕方面,京東方旗下產品可以與國際大廠直接對決,研發(fā)生產環(huán)節(jié)中的轉軸、UTG玻璃方面,眾多國產廠商也開始嶄露頭角,為國產折疊屏產品注入全新技術。

雖然折疊屏手機目前只占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1%,但是眾多機構和廠商仍然看好它的增長空間,這一新潮手機類型將成為各大品牌新的角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