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考研院?!膀}操作”大賞!
考研屆一直流傳一句話:考的好不如選的好。所以在報考之前,了解好報考院校專業(yè)的口碑非常重要。因為部分高校多少會出現各種歧視現象,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坊間流傳著一些“黑名單”院校,此類現象出奇的嚴重,那么具體的“歧視行為”有哪些呢?
一、初試壓分
考研初試成績陸續(xù)公布后,很多考研人紛紛吐槽北京、南京、上海等考研熱門地區(qū)存在“壓分”現象,紛紛抱怨自己的初試成績被壓分,甚至沒過國家線,導致沒辦法進行調劑。
二、調劑優(yōu)先
某些院校在復試接受調劑時有很多“騷操作”,為了獲得優(yōu)秀調劑生源,調劑生比一志愿考生優(yōu)先復試,導致一志愿名額不斷縮水,大家一定要上學校官網去查看一下錄取名單。

有些院校在劃定復試分數線的時候,會故意將分數線劃得很低來“照顧”更多本校的學生入圍。在復試中,對本校的同學就是聊聊興趣愛好,對外校的同學就刻意加大難度。
四、標準模糊
有些院校復試考核標準迷糊不清,對本校和外校考生,985、211考生和雙非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學生區(qū)別對待。
五、不出排名
有些院校并不會公布初試成績排名,出于保護同學隱私也可以理解。但是這無形之中加劇了同學們在準備復試的恐慌,同學們往往會通過各種渠道去計算自己的排名,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
不得不說,這些情況的確是真實存在的,并且近年來頻有發(fā)生,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報名之前問問上岸的學長學姐們有沒有這種情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