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貝佐斯:時間決定問題的高度?。òl(fā)人深?。?/h1>

時間讓人著迷。
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佐斯對時間就非常著迷,他曾耗費巨資建造了一個萬年鐘,這個鐘表的秒針是一年走一次,貝佐斯希望未來的人們還能看到這個建筑。
就像現(xiàn)在的人們還能領略金字塔的奇跡一樣。
貝佐斯認為,時間決定問題的高度。
亞馬遜的成功就跟他的這個認知有很大的關系。
微軟前CEO鮑爾默曾批評貝佐斯的經(jīng)營策略,說亞馬遜一直在擴張業(yè)務,卻一二十年不盈利。
在鮑爾默看來,一個長期不賺錢的企業(yè)是失敗的。這也符合大多數(shù)商人的認知。
但貝佐斯更強調(diào)“自由現(xiàn)金流”,他說這比凈利潤更重要。
有些企業(yè)看起來一直在賺錢,但從長期來看,這樣的企業(yè)通常是平庸的,甚至是短暫的。而有些企業(yè)看起來一直不賺錢,但這些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很健康,只要它們愿意,就可以馬上實現(xiàn)“盈利”。
具備這種主動權的企業(yè),才可以說有“自由現(xiàn)金流”。

事實證明貝佐斯是對的,亞馬遜近二十年的“低空飛行”,儲備了很強的能量,建立了強調(diào)的商業(yè)競爭力和護城河,在開始追求利潤后,很短時間就成為了世界上最賺錢的商業(yè)巨頭之一。
亞馬遜也隨之成為“長期主義、延遲滿足”等理念的最好案例。
這就像我們所熟知的那個毛竹的故事,它一開始成長很緩慢,但幾年后它能迅速長高到十幾米,在這之前,它一直在扎根、儲備能量。
所以說,時間雖然是一個衡量時光流逝的尺度,但不同的人和企業(yè)對時間有不同的計量標準。
企業(yè)的存在是為老板、股東賺錢,可如果從長期的角度看,老板、股東和客戶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貝佐斯那里,時間的快和慢是統(tǒng)一的,他一邊追求長期主義,一邊有強調(diào)速度和效率。
“尋求即時的滿足,你很有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條路很擁擠。”貝佐斯很認同巴菲特慢慢變富的理念。
但他又說,“許多偉大的革新者,他們的時間單位似乎與普通人不一樣,非常執(zhí)著于速度?!必愖羲贡硎荆?/p>
正是這種對速度的執(zhí)著,他們才能將“一個月”轉(zhuǎn)換為“一天”,將“一天”轉(zhuǎn)換為“一個小時”,這才能使那些幾乎改變世界的革命變?yōu)楝F(xiàn)實。
舉個例子,比如馬斯克就是這樣,他的時間單位是按分鐘計算的——一天24小時,留給午飯的時間就只有5分鐘。一方面是節(jié)約時間,一方面又不斷優(yōu)化時間,提升效率。相比普通人,貝佐斯和馬斯克就相當于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時間。

其實所有那些有使命感的人都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貝佐斯說,“緊迫感是最寶貴的資產(chǎn)?!?/p>
如果你想追求卓越,那你也應該學會拿捏時間長、短的矛盾,當長則長,當短則短,兩者相得益彰,才是境界。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把眼光放到未來3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7年,那么可以和你競爭的人就會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長遠的打算?!必愖羲拐f,“如果你思考的時間范圍是10000年,那么你思考事情的方式就會與以往不同?!?/p>
正是出于這樣的思維高度,在別人問他“未來10年什么會被改變”的時候,貝佐斯反而更看重“未來10年,什么不會變”的問題。
在人生和事業(yè)的進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琢磨一下自己的“時間單位”,考慮好時間尺度的問題,讓自己站在一個較高的境界,用更廣大的視野去看世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