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薄宋镫s談·丹樞


在調查藥王秘傳任務中,我們結識了獨坐若木亭中,眼蒙白紗的丹樞,這是一個典型的人物——一個不被命運善待而走向極端的黑化形象。善惡似乎在她的身上沒有明顯分界線,她會去幫助那個失明的孩子,但她也會對這個孩子的“軟弱”感到氣憤和憎惡。給我的感覺是,與其說她在幫助那個失明的孩子,在怒其不爭,不如說她在幫助和憎惡曾經的那個自己。
最后她給我們的那盒藥,是善心也好,是惡行也罷,也無從爭辯。
“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或許我還可以忍受黑暗?!?/strong>
那短暫的復明和難以忍受的痛楚,最終將她推向了“藥王秘傳”這條不歸路。
或許誰也不會想到那抹光卻成了她內心黑暗的種子。
這是我之前對她的看法。隨著1.2 的更新,我們看到了丹樞的日記
她的世界其實并不是像她說給我們聽的那樣,其實她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世間的無情,她堅信這是帝弓司命對她的磨礪。
她堅信并堅持,而后,她遇到她人生中最閃耀的那抹光——雨菲,那個一路陪伴她、幫助她的女孩兒。她們一起長大,一起成為丹鼎司的醫(yī)士,一起游遍名山大川
她會告訴她如火的夕陽,她會告訴她復明的夢想
其實,丹樞最初復明的目的就是想看一看這山川河流,看一看雨菲的模樣
進行了很多試驗,沒有任何進展,很灰心。
但我至少,想要看到一次雨菲的樣子。所以我瞞著雨菲(她自然不會答應這種荒唐事),請伊根博士為我裝上了一雙義眼。
我終于第一次見到了自己,也第一次見到了雨菲。她黑色的短發(fā)泛著光,像綢子似的。潔白的皮膚又像是朱明最好的瓷器。那雙墨玉似的眼睛,因疲勞和悲傷而充血,不停地淌著眼淚。
她看著我那雙新生的眼睛,問道:「丹樞,你知道這意味這什么嗎?」我當然知道,這意味著這雙眼睛將會被逐漸排異出去,而我在這個過程中將承受巨大的痛苦。歷史上,曾有人因這種痛苦而墮入魔陰身。
然后我將重歸黑暗,失去自己短暫得到的一切。
我對雨菲說:「我們去看看那些景色吧。那些你以前講給我的景色?!?/p>
十天后,我們肩并肩靠在一起,看著人造的夕陽逐漸消失在洞天虛假的天空的另一端。排異反應越來越強烈,但只要有她在身邊,就似乎沒那么痛苦了。
夕陽在樹林盡頭染紅了天,恍然間像一場大火。
當晚,我在血泊中哀嚎著,重新回到了黑暗之中。
(最后兩句真的淚目了!?。。?/p>
是啊,就像一場大火,燒掉了一切
隨后,聯(lián)盟與豐饒民的第三次戰(zhàn)爭爆發(fā)了
丹樞焦急地等待,最后卻等來了噩耗
更讓她不能接受的是雨菲沒有死在豐饒民的手中,卻在最后死在了帝弓司命的箭下。
至此,她寫下了:
? ? 帝弓司命啊,這是我最后一次向您傾訴。
? ? 我愿您期望毀滅的都復生。
? ? 我愿您期望生存的都毀滅。
? ? 我愿地上一切的生靈都忤逆您的意志去生長。
? ? 我愿天上一切的星辰都因為您的存在而熄滅。
? ? 我愿這銀河是屬于生命的,而不是屬于死滅的。
我愿聯(lián)盟可以永存,但并不以您期望的方式。
是啊,這一切看起來是多么的可笑,自己從小堅信的帝弓司命,卻帶走了自己世界唯一的光,那或許這個世界也不見得有多重要了。
丹樞從此選擇了藥王秘傳,和燼滅軍團合作,誓要將這帝弓司命庇護的仙舟攪得天翻地覆,可惜,最后也是慘死在幻朧之手,尸骨無存。
或許,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人記得有個醫(yī)士在第三次仙舟與豐饒民的戰(zhàn)爭中意外慘死
或許,以后當?shù)羞@個名字被提起,也只剩不堪的過往了。
以后的以后,對于長生種而言或許只是生命中必將到來的某一刻
……而她們已經沒有以后的以后了。
空亭如舊人不在,斗轉星移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