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爺吐槽德云社,相聲還沒自己說得好,不讓帶零食花錢買瓜子
德云社的小鮮肉自從紅了以后,網(wǎng)上對于德云社的評價,幾乎都在粉絲的追捧和吹捧里,難得能真真切切地聽到老百姓的吐槽。

有網(wǎng)友在北京街頭采訪老大爺,遇到一位疑似“行業(yè)前輩”的老爺子開口吐槽德云社。
大爺說自己曾經(jīng)去天橋劇場看了一次德云社的演出,結(jié)果體驗非常差。
大爺是帶自己的舞伴去的德云社,當(dāng)時是150元一張票,大爺自己買了兩張花了300元,本想在自己后院摘個石榴拿進去,結(jié)果被攔下不讓帶,說在那聽相聲,必須買他的瓜子。


進了德云社里邊也讓老爺子很失望,里邊工作人員和澡堂子伙計一樣,拿毛巾在手上一搭推銷瓜子,完全不像是說相聲的,30塊錢一盤瓜子,就那么小小一盤。
大爺說自己不是對郭德綱有意見,也不是誰的托兒,自己就是老百姓,自己就是覺得不好,進去看了下,臺上一群小毛孩子,自己看了一會就睡著了,可睡醒就快結(jié)束了,大爺身旁的舞伴感慨,這群人說的什么都不是,甚至還沒大爺?shù)南嗦曊f得好。
那么大爺是什么人,為什么會說相聲還不如他說得好?
用大爺自己的話說,郭德綱論輩分來說應(yīng)該管自己叫點什么,因為郭德綱的師傅是刑文昭和自己的父親是哥們,大爺?shù)母赣H叫刑文德,叔叔叫刑文龍。

最后,大爺吐槽說自己花了150塊,兩張票花300,什么都沒看見,哪個有名的都沒看見,什么岳云鵬、孫越什么的都沒看見。
看得出,大爺是覺得很失望的,不光是花了錢沒看到好的演員,更是德云社里邊的方方面面讓大爺覺得不像聽相聲的。
我覺得,大爺應(yīng)該是老相聲迷了,上次去劇場聽相聲,也應(yīng)該是很久之前了。
德云社不再是以前的“相聲大會”,劇場相聲也不是以前的“撩地”演出,時代變了,一切都在改變。

大爺吐槽的150塊錢什么有名的演員都看不到,這很正常,如果岳云鵬或者張云雷過來,別說是150塊錢,就是1500塊錢,大爺估計連票都搶不到。
什么價位就聽什么“角兒”,這事情放什么時候都有道理,大爺其實在進場的時候就應(yīng)該有心理準(zhǔn)備,德云社里150塊錢,就只能看一群毛小子。
此外大爺說相聲還不如自己說得好聽,我理解大爺?shù)南敕?,畢?50塊錢也不少了,進來后就看了這群孩子說相聲,自然覺得不值。
但大爺覺得不值,不代表別人覺得不值,據(jù)我所知,德云社很多年輕演員都有自己的女粉絲,這些粉絲接受花高價看偶像,不在乎相聲說得好聽不好聽,也正是這些年輕女粉絲撐起了如今德云社大部分市場,票價定成150元,自然是有道理的。
最后大爺吐槽的不讓帶零食,還要花錢買人家瓜子,這事情我覺得就沒什么道理,連飯店都能自己帶酒水,何況是花錢聽相聲的小劇場,不讓自己帶零食,瓜子還那么貴,大爺吐槽也是有道理的。
其實,我覺得如今的德云社已經(jīng)不再適合“老相聲迷”去聽相聲了,雖然對外說起來德云社依然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繼承了相聲事業(yè),但目前德云社還是走流量路線,女粉絲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普通人如果想聽“性價比”高的相聲,倒不如去一些便宜點的小園子里,里邊規(guī)矩少,票價也是幾十塊,舒服還自在。
大爺在自己角度吐槽沒什么問題,但德云社家大業(yè)大,也有自己的難處,郭德綱自己不可能來小劇場說相聲了,幾個徒弟也都錄節(jié)目去了,十幾年前那種熱熱鬧鬧的相聲,估計是再也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