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四經(jīng)·十大經(jīng)·成法
黃帝問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民將生,年辯用知,不可法組,吾恐或用之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形。乃以守一名。上淦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fù)一,民無亂紀(jì)。
黃帝問力黑說:我一人廣有天下,刁巧的亂民就會出現(xiàn),那些阿諛諂媚、花言巧辯之徒也會苦心孤詣地運(yùn)用權(quán)謀,實(shí)在是難以遏止,我擔(dān)心人們會群起效尤以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沒有既定的法則來端正民心?力黑回答說:有的。昔日在天地已經(jīng)形成時(shí),萬物都是通過名分來正定其形質(zhì)并且使形名相符,這種以名正形、使形名相符的原則就稱為執(zhí)守天道。這種大道,上可溢于天而下可延及四海。據(jù)我所知,天下的這種既定法則本不需過多描述,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這便是,尋求事物的名形而總歸于“道”。這樣的話,天下百姓就不會違法亂紀(jì)了。
黃地曰:請問天下猷有一虖?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馮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以朳天地,以揆四海,以壞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讒民皆退,賢人咸起,五邪乃逃,年辯乃止,循名復(fù)一,民無亂紀(jì)。
黃帝說:請問天下可有“道”嗎?力黑回答說:有的。過去天帝曾派風(fēng)伯飛下傳道,上古的帝王們采用它來辨別規(guī)范天地萬物,并料理斟酌四海之事,且用它來安撫百姓、端正了一代知識分子。因此,品行敗壞的人統(tǒng)統(tǒng)屏去不用,有德行的人一律被啟用,各種淫邪銷聲匿跡,諂諛巧辯之方才止息。尋求名形而復(fù)歸于道,人們不再違法犯紀(jì)。
黃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長乎?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為而無長?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何以知一之至,遠(yuǎn)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騶化,少以知多。夫達(dá)望四海,困極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萬言有總。萬物之多,皆閱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罷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抱凡守一,與天地同極,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
黃帝問:“道”,莫非就僅僅是一句話嗎?它還包含有更多的意思嗎?力黑回答說:“循名復(fù)一”這一句話就“道”的根本而言的,怎么能沒有更多的含義呢?諸事所以有失誤,就是因?yàn)椴荒軋?zhí)守大道的緣故?!暗馈钡嫩欅E,可以至于天地;“道”的妙理,可以延及四海。然而,怎么知道“道”的高下遠(yuǎn)近的至極呢?“道”促使了萬物發(fā)生變化,由少到多、以一知百。通觀四海,窮極天地,天地四方,無論何事何物都在按照其自身規(guī)律存在和運(yùn)動著;無論是千言還是萬語也都有著其根本和總綱。但是,萬物雖多卻都是由“道”所總掌。如果不是形正德美的人,誰又能夠代表天道去總理天下萬物萬事呢?必須是這樣的圣人, 能夠秉持正道以矯正邪道,把握大道去處理各種復(fù)雜事物,除去有害于人民的東西,而保持適宜于人民的東西。執(zhí)守大道以總理萬物,取效天地的法則,這樣就可以懂得天地之間禍與福的所在了。
文章來自古詩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