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60年前41元存單取款遭拒,7旬老人現(xiàn)場急哭,專家支招:收藏好
如果41元放在當今社會,連一斤排骨都買不到,但60多年前,這可是一不少的數(shù)目,據(jù)資料記載,上世紀50年代的工人人均工資只有幾元錢一個月,所以這41元在當時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普通工人的一年工資了。話說河北有一位老人在50年前,把這41元存到了銀行,后來把存單留給了她的后人,結果她的后人在60年后的今天,拿著存單去銀行取錢時,卻遇上大難題了,那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日有媒體報道,家住河北滄州市吳橋縣莫家場村的已近七旬田婆婆,手上有一張61年前的存折,可她多次將存折拿到銀行取錢,卻被銀行告知,無法確認存折的真實性,因此無法取回錢,田婆婆聽到這個消息可當場急得哭了起來。
田婆婆稱存單是自己姥姥留給她的,雖然只有40多元,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1歲了,所以,她也沒有其他要求,只是希望能拿出這些錢,可她為此已經(jīng)跑了好幾次了,銀行就是不給她取款。
從老人提供的存款單上可以看到,存款單上的單位是吳橋縣鄉(xiāng)農(nóng)業(yè)社信用部,存款日期是1959年,金額是41.6元。
有媒體記者與田婆婆來到滄州市吳橋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詢問工作人員,這張存折的錢為何不能取出?信用辦事處梁主任講道,田婆婆為這件事也來過信用社很多次,他為此事也向田婆婆解釋過很多次,由于無法確認存單的真實性,信用社方面也沒辦法解決。
信用合作社營業(yè)部的梁主任解釋道,田婆婆存單上的部門單位早就沒了,他們查了很多次也沒有查到存檔,畢竟時間太長了。
梁主任還表示,田奶奶的存款如果進行利息轉換,如果按目前的利率轉換,41.6元的本金也就算下來了11.25元的利息,加起來連60元也不到。
我個人覺得如果田婆婆并不十分急待這幾十元用的話,建議把這張存單收藏起來,因為這張存單的文物價值都應該不止這50多元了,或者可以向當?shù)赝媸詹氐娜藛栆幌?,我相信隨便一個收藏愛好者都可能以100元以上的價錢來買下這張有收藏價值手存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