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2)打包細則大綱的初擬
大綱設計
一、出貨流程概述
內容——從播種開始講到打包,再講異常組的查驗規(guī)則
二、打包流程設計(參考)
打包設計①
——掃描箱碼→掃描貨碼→掃描耗材→裝包封膠→(貼碼發(fā)貨)→掃描校驗碼→掃描箱碼(可以做一個循環(huán)流程圖)
優(yōu)點:整個流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掃碼部分,第二部分為動手部分,熟練之后可以節(jié)省反復拿起放下掃碼槍的時間,可以減少等待打印條碼的時間,假設一夜可以打包250個包裹,熟練起來的話單一包裹能節(jié)省的時間當有兩秒,也不過是500秒,8分多種對應應當是四五個小包裹,沖產能計件可以稍作考慮。
另一方面,如果存在漏件等失誤,在及時檢查的情況下,可以及時把漏件塞回包裹(前提是查詢之后確認為該包裹的漏件)
缺點:一方面,新人初期可能會因為不熟練導致條碼貼錯包裹,另一方面,如果由于沒有休息好導致精神狀況不佳,亦可能導致該類錯誤。因此,新手不推薦。
打包設計②
——掃描箱碼→掃描貨碼→掃描耗材→裝包封膠→掃描校驗碼→貼碼發(fā)貨(做一個正常的流程圖出來)
優(yōu)點:比較傳統(tǒng)的打包流程思路,容錯率較高,不容易出現(xiàn)問題,新手推薦。
缺點:按部就班,細節(jié)上的確存在不足,且出現(xiàn)漏包情況下需要去進行包裹的尋找與追回,在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檢查習慣的情況下(習慣養(yǎng)成的建議見第四章),一般兩個包裹至少會有一次桌面和地面的檢查,所以該法難以避免漏包尋找包裹帶來的時間浪費。
?
三、各流程及異常匯總
(一)掃描箱碼
包裹返倉&包裹已取消
(二)掃描貨碼
多件&缺件
(三)掃描耗材
確認耗材的建議 & DHL包裹耗材的選擇
(四)裝包封膠
形狀問題 & 處理手段(一般異性用耗材填滿,特殊情況用紙箱把形狀做規(guī)整)
(五)貼碼發(fā)貨
四、問題總結與解決方案
私以為解決方案應該從根源上進行思考并給出政策,一味地采用罰款威嚇的行為只會適得其反導致員工因為不敢承擔問題而逃避問題
(一)漏包問題及解決方案
(二)提速問題及解決方案
之所以羅列這一小節(jié)是因為各個組對于新員工都會有提速需求,但私以為在沒有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情況下,盲目提速只會提高失誤率,所以至少在第一天難以提速的時候應當著重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就每日10個小時工作強度的工作來說,好習慣不難培養(yǎng),個人經驗來說其實只需要一天兩天就夠了的,而習慣的培養(yǎng)無非兩個角度,一方面是打包過程中會無意把視線停留在桌面,桌面一片空白,完全可以利用起來,提醒打包員注意屏幕是否出現(xiàn)問題提示,是否存在漏掃碼,注意檢查桌面地面是否漏件,我最早初也是經常漏包,但有刻意在往桌面寫過一次之后,只一夜下來,習慣就養(yǎng)成了,之后甚至不需要文字暗示和提醒就可以做到經常檢查桌面,導致后面哪怕漏包去找都是及時的,并沒有再出現(xiàn)包裹攔截的問題了。
(三)拆包問題及解決方案
行了,今天的思考就先這么多了,之所以先寫打包細則主要是意識到這個東西對于公司來說是實際的可以帶來效用的東西,我不知道各個組長對于下層員工的培訓是否都是系統(tǒng)到位的,但我們組在培訓上顯然是存在不足的,異常組看到問題了,問題被反饋來了才會說一次,如果要把所有的學習都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不過就只是拿公司的虧損給員工長記性罷了,公司中嚴厲的管理的確帶得出優(yōu)秀的團隊,但帶不出團結共進退且卓越的團隊,須知卓越可遠比優(yōu)秀對于管理的評價高得多。這份細則也不是寫給員工看的,只是我認為各個組長需要有一個系統(tǒng)看待打包的視角,所有人都認為打包是個毫無難度的工作,但正是這樣的工作,對于新人來說,在提速上需要關注的細節(jié)也是很多的,如果一個員工上班一個多星期還是會為公司帶來損失,那我想或許這已經是公司的問題了,至少在公司那聊勝于無的培訓體系面前,按照這個章節(jié)設計寫出來的細則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