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Eisen und Blut(3):戰(zhàn)役

2021-02-02 23:40 作者:Supernova_Pulsar  | 我要投稿

寫在前面:上一篇大約是一個綱要,想要看到大段場景描寫的朋友大約可以在這一篇當中得到滿足…一共四節(jié)的文字有三節(jié)是對戰(zhàn)役的細節(jié)描寫…還有一件事,接下來的第4篇是一篇準刀子…請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取關(guān)(當然你這么做我也是攔不住你的呀…)?;蛟S很多人會問,這個系列是不是離碧藍航線越來越遠了?的確如此,筆者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這個系列更新完畢以后,我將會寫作的大部分精力回歸碧藍同人本身。對于那些希望看到比較純正的碧藍同人的朋友們,我只能說一聲:久等了。

OOC警告,蝦扯蛋警告!

正片開始:

摘自 溫斯頓.丘吉爾1940年5月25日的議會演講《我們決不投降》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zhàn),我們將在海上與德國人戰(zhàn)斗,我們將在空中與他們戰(zhàn)斗.......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和家園......我們將在海灘上戰(zhàn)斗,我們將在德國人的登陸點戰(zhàn)斗,在田野里與街道間與他們戰(zhàn)斗!我們亦會在山區(qū)與他們戰(zhàn)斗,我們絕不會投降!

IX.生存,還是毀滅

倫敦居民\自由鳶尾樞機主教,黎塞留

戰(zhàn)爭第2年的9月7日,19:20:28

倫敦,皮卡迪利圓環(huán)

倫敦城現(xiàn)在沒有什么是準時的,大到整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小到普通居民的奶箱里的牛奶瓶都是如此——被炸彈摧毀得坑坑洼洼的道路,倒塌的房屋的殘磚敗瓦堆疊在街道之上,有時還會有街道下鋪設(shè)的天然氣管道被炸開,形成一道咄咄逼人的火墻。有的時候水管被炸斷,倫敦消防隊經(jīng)常會對大面積的由燃燒彈造成的火災束手無策。所以濃煙時常會一直籠罩在部分街區(qū)的上空,煙柱從早上一直彌散到晚上,從一場空襲延續(xù)到另一場空襲,久久的掛在倫敦的天際線之上。而唯一準時的,就是哀號般的防空警報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

整個泰晤士河兩岸都是相似的情景,如果一定要說昨晚的空襲有什么與之前的夜間空襲不同的地方的話,那么大概只有一個:昨晚有兩枚炸彈落進了威斯敏斯特宮,造成了小范圍的破壞。使得議會大廈碎了不少玻璃,一處尖頂遭到破壞。被炸彈嚴重破壞的,主要還是周邊密集的居民區(qū)。你經(jīng)常可以看見,政府機構(gòu)所在的建筑物大多保持完好,而周邊的一幢幢住宅則被炸得底朝天,有些屋頂完全坍塌,內(nèi)部也被完全炸毀或者燒毀的建筑像一只只空洞的眼睛,毫無生機的望著天空,還有些只剩下幾面被火和煙熏得漆黑的尚未完全在爆炸中坍塌的墻。而如果碰上持續(xù)的陰雨潮濕天氣,這些墻很可能毫無預兆地倒下去——它們在受到?jīng)_擊波和烈火的雙重破壞之后,穩(wěn)定性已經(jīng)接近于零,而接踵而至,持續(xù)不斷的雨水又將墻體內(nèi)部的磚石泡酥了。倒下的殘垣斷壁重重砸在被同樣燒得漆黑的地面上,發(fā)出炸彈爆炸般的轟響,打破夜的沉寂。

當然對于現(xiàn)在的倫敦市民來說,夜晚也完全不是什么萬籟俱寂的時刻:鐵血空軍部隊對倫敦的轟炸已經(jīng)成為了持續(xù)的蹂躪,每晚大約從晚間7點整或者7點半開始,一直持續(xù)整個晚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或者4點,鐵血的轟炸機群才會離開倫敦等其他大城市上空,在持續(xù)數(shù)小時的高強度轟炸之中,他們?nèi)酉麓笈某R?guī)炸彈和燃燒彈。在6月中旬到下旬,只有少量的鐵血轟炸機來進行轟炸,可是伴隨著自由鳶尾的最終陷落和其境內(nèi)數(shù)座新的鐵血軍用機場的不斷建成,每晚空襲皇家各大城市的鐵血轟炸機編隊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以至于當9月6日夜間防空火力引導員理查德.威廉姆斯操作著一部倫敦防空區(qū)的探照燈的光柱掃過天空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幾乎整個倫敦的上空都布滿了He-111中型轟炸機和Ju-88型中型轟炸機的影子,正扔下密集的炸彈:“那一刻我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我想,我們就算是把整個皇家的防空火力全都集中在倫敦,也不見得可以擊退這些飛機?!?/p>

由于燈火管制,整座城市都一片漆黑——除了那些炸彈和燃燒彈落下的地方,以及四處游移不定的蒼白的光柱。在同樣一片漆黑的皮卡迪利大街上,自由鳶尾樞機主教黎塞留正戴著一個比她腦袋還大上半圈的鋼盔,手里提著一個強光手電筒,和一群倫敦民眾向離他們最近的倫敦地鐵皮卡迪利線的皮卡迪利廣場站(Piccadilly Circus Station)疏散。

野蠻的無差別轟炸已經(jīng)持續(xù)了12天。倫敦城內(nèi)受到轟炸破壞的地區(qū)面積也在逐漸擴大 ,但皮卡迪利廣場似乎這一帶像是有誰在冥冥之中保護著一樣,這些天只有不到10枚炸彈落在了這一地區(qū)。所以當黎塞留所在的隊伍經(jīng)過這里的街道上,幾乎不需要繞什么路,也看不到令人揪心的廢墟。但是,由于燈火管制,昔日繁華的皮卡迪利圓環(huán)靜的令人感到莫名的恐懼。街道上一片漆黑,空無一人——除了他們。

今晚倫敦飄著小雨,小得甚至都感受不到雨滴的存在。絲絲雨霧拂過黎塞留的面頰,留下一層薄薄的水膜。她又用力抹了一把臉,才從住所里出來了不到15分鐘,黎塞留的臉已經(jīng)被雨好幾次淋得濕透了。冰冷的雨滴讓她感到很不快,她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希望能盡快到達地鐵站的入口處。直到有人的手電筒照到了那座佇立在這里已經(jīng)有將近六十年的那座雕塑——皮卡迪利圓環(huán)的象征時,黎塞留心中的煩躁才有所消減。

在倫敦各處,這樣的撤離和轉(zhuǎn)移都在有序的進行著。在鐵血空軍部隊持續(xù)不斷的轟炸之下,倫敦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就變?yōu)榱爽F(xiàn)成的避難所。數(shù)百座地面之下的地鐵車站為成千上萬的倫敦市民提供了避難所,在中央線的地下車站里已經(jīng)擠滿了倫敦市民,還有更多的人順著地上的地鐵線路向郊外疏散。在倫敦地鐵區(qū)域線的威斯敏斯特站,下議院的十幾位議員和數(shù)位上議院的議員都在樓梯上的同一個地方摔了一跤,正當他們撣去身上的灰塵,滿臉尷尬的走進地鐵站大廳時,防空警報響了起來。時間是晚間7點20分,沒有提前,也沒有延遲。在夜間空襲皇家城市這方面,鐵血飛行員將他們極端守時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揮到了極致。

今天空襲倫敦的轟炸機編隊由153架He-111型轟炸機和175架Ju-88型轟炸機組成——規(guī)模比以往任何一個轟炸機編隊的規(guī)模都要更大。和以往一樣,這支轟炸機編隊從東南方向高速接近倫敦城。今天他們的目標是:皮卡迪利圓環(huán)附近地區(qū),Ju-88型轟炸機飛行員居斯塔夫.默倫中尉在戰(zhàn)后這樣回憶道:“每次空襲倫敦之前,空軍司令部的確會給我們以命令的形式下達作戰(zhàn)目標,但是在實際作戰(zhàn)的過程中,計劃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這時候我們就會視實際情況來調(diào)整重點轟炸目標?!彼S后補充道,“那一年9月7日的夜間空襲,本來定下的重點轟炸目標是議會大廈,也就是威斯敏斯特宮。但是在飛行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皮卡迪利圓環(huán)那一片似乎一直都被我們的轟炸機群忽略了。于是我們臨時決定將重點轟炸目標改為皮卡迪利圓環(huán)一帶?!?/p>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黎塞留所在的人群已經(jīng)到達了皮卡迪利廣場站的入口。當黎塞留和那些倫敦市民下意識地抬起頭時,他們正好目擊了機群向自己所在地區(qū)飛來的場景。她后來在日記中寫道:“上帝啊,那簡直是我來到皇家之后第一次感受到真切的恐懼。即使是面對鋪天蓋地的炮擊和彈幕時,我也不曾恐懼過??赡翘?,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我的家園和我暫時的,也是唯一的落腳點都已經(jīng)朝不保夕。我無法想象我被彈片肢解時的痛苦,于是只能處于本能的轉(zhuǎn)過身去,向著地下逃竄。我周邊的人也都被極深重的恐懼攫住了內(nèi)心,以至于我們在到達站臺層之后許久才有人說第一句話?!?,在區(qū)域線的威斯敏斯特地鐵站,兩名端著步槍的警衛(wèi)不安地看著飛越城市上空的轟炸機群。而在轟鳴聲之中,剛剛抵達地鐵站的一位上議院議員站到了長凳上,開始向周邊避難的倫敦民眾發(fā)表演說——一改一年之前的懦弱態(tài)度?!八v得很激動,但也很克制。因為戰(zhàn)時防空條例規(guī)定在空襲期間不允許大聲喧嘩,所以我們看到他的臉因為情緒激動但又無處釋放而憋得通紅。但看到議員們都充滿了斗志,我們真的感到放心了。之前我們一直認為,那些議員和我們不過是同床異夢者罷了?!碑斖聿恢蛋嗟睦聿榈?威廉姆斯這樣評論道。

晚間7點22分,第一枚炸彈落在了皮卡迪利圓環(huán)周邊區(qū)域。隨后,雨點般的,難以計數(shù)的炸彈從那些鋼鐵蝗蟲的機腹中的炸彈倉里掉落下來。皮卡迪利圓環(huán)附近的建筑物被炸得支離破碎,消防員邁克爾.希姆斯時至今日仍然記得,一整個房子的屋頂就砸在移動消防站的帳篷左邊大約25米的地方。整個皮卡迪利圓環(huán)地區(qū)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熊熊燃燒的火焰之中,不時有房屋坍塌所發(fā)出的雷鳴般的聲響。一位沒有來得及躲入防空洞的中學生目睹了一個停車場當中的一整排汽車在一次巨大的爆炸之后全都消失了——連任何一個可辨認的零件都找不到。街對面的一家油漆店和一家餐館被兩枚航空炸彈直接命中,炸了個粉身碎骨,連最基礎(chǔ)的房屋框架都沒能留下來。木材,磚石,行道樹,金屬碎片和彈片在空中四處飛舞,那位中學生被嚇得幾近暈厥。最后趁著轟炸的空隙,他三步并作兩步?jīng)_進了皮卡迪利廣場站,逃過了一劫。

由于爆炸實在太密集了,皮卡迪利廣場站的站臺層甚至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覊m不斷從天花板上落下來,吊在天花板上電燈忽明忽暗,這所有的一切在密集沉悶的爆炸聲中實在是令人感到不安。黎塞留的表情當時試圖朝周邊的一個大約只有8歲的孩子擠出一個微笑,然而這個微笑一定比哭還難看,直接把孩子給嚇哭了?!拔耶敃r大約是太絕望了,不過我真的不是故意那樣做的?!睂嶋H上,不用黎塞留自己說,每個人都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因為地鐵站里當時每個人的表情都和她差不多。然而也有少數(shù)人,比如老兵埃德蒙德.斯坦森,在對鐵血公國空軍的野蠻轟炸感到膽戰(zhàn)心驚之時,也顯出了對敵人的極端仇恨。

又是仇恨!

或許,也正是這鋪天蓋地的仇恨,逐漸改變了皇家政府對碧藍航線-赤色中軸戰(zhàn)爭的態(tài)度:面對著鐵血公國的殘忍行徑,面對著極端民族主義統(tǒng)治之下那悲慘的將來 ,那些曾經(jīng)寄希望于和平談判的議員們逐漸改變了態(tài)度,因為他們意識到:向一個用仇恨和偏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伸出橄欖枝的嘗試時毫無意義的。

仇恨再一次改變了一切。

于是我們看到,在鐵血空軍的轟炸之下,在國內(nèi)人民的壓力之下,在鄰國兼盟友的悲慘境地的震撼之下,命運將“生存,還是毀滅?”這個終極之問在這個動蕩的時期追問到了極致,這問題朝向每一個人,朝向生活在鐵血公國擴張范圍內(nèi)的每一個國家。而皇家最終選擇的道路是:抵抗。我們不能說每個人都抱定了這樣的決心,但是下面這句話或許正是大多數(shù)皇家公民的心態(tài)寫照:如果抵抗必然招致國家機器層面上的毀滅,那么也總比在文明層面的完全毀滅要好得多。

然而話雖然是這么說的,但是當他們走出掩體,回到被炸得一塌糊涂的街道上時,還是忍不住感到顫栗。誰也沒有想到鐵血的轟炸機群會臨時改變轟炸目標,來轟炸一個之前沒有落下一顆炸彈的地方。這次持續(xù)了兩個小時的飽和轟炸摧毀了以皮卡迪利圓環(huán)為圓心,半徑1.15公里的接近圓形的區(qū)域。4200余幢房屋被徹底摧毀,173人喪生。其中大多數(shù)死者是因為懷有僥幸心理沒有及時進入防空掩體的居民,但其中也有奇跡:商人勒克斯.阿爾芒的家就位于此次轟炸的中心區(qū),這幢五層的居民樓被兩枚航空炸彈擊中,阿爾芒的家除了兩間臥室以外全部被摧毀,然而奇跡般的是: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毫發(fā)無傷。但是從廢墟中把她們接出來則費了一番功夫——畢竟要把三個人從樓梯已經(jīng)被完全摧毀,而且崩塌了一大半的公寓樓之中救出來并不是容易的事。阿爾芒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當他的小女兒撲進他懷里大聲啜泣的時候,自己如釋重負的感覺:“我還活著,我最重要的親人也活著。即使我的工廠因為持續(xù)的空襲而不得不關(guān)門歇業(yè),即使我目前身無分文,在她們的生命安全,這些一點都不重要?!?/p>

而至于黎塞留看到的,則是完全的悲劇性場景:一個母親跪在三個死去的孩子跟前。撕心裂肺的號哭著,或者說是人類的母性的寄托突然被毀滅之后,發(fā)自動物本能的哀鳴。當黎塞留走過時,那個女人拉住她的裙擺:“牧師小姐,請您不要走,我還要埋葬我的孩子們......”,隨之而來是過度悲痛帶來暈厥。黎塞留找到了自己的醫(yī)生,照看這個女人直到她清醒過來。與此同時她為這三位逝去的小小生命做了最為虔誠的葬禮儀式。然后,她目送著三具小小的棺木像戰(zhàn)爭中的所有犧牲者一樣被草草的埋葬。悲痛和彷徨充滿了她的心,這第一波空襲只持續(xù)了不到兩個小時,現(xiàn)在是晚間9點24分。“還有多少人會像他們一樣呢?”黎塞留轉(zhuǎn)身而去,默默思索著。

第二波空襲于當晚11點32分開始,黎塞留躺在自己居所的床上,感受著炸彈爆炸帶來的震動——她執(zhí)意不再進入防空掩體。如果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的痛苦,已經(jīng)匯成了江海,我就處在這深淵之底。被壓迫,被腐蝕,被肢解.......相比這種痛苦,我不再擔心彈片了?!?/p>

起火的房屋和工廠,以及不遠處還在熊熊燃燒的皮卡迪利圓環(huán)地區(qū),將黑夜從倫敦和數(shù)個皇家的大都市的上空驅(qū)離。夜空似乎被熔化了,變成了暗紅色的粘稠液體。人和馬匹的哀鳴從城區(qū)的四面八方的傳來,構(gòu)成了似乎無窮無盡的毀滅的圖景。黎塞留躺在這一切的中央,出于極端的絕望和恐懼竟然顯出了超乎周圍這一切的坦然。

盡管黎塞留內(nèi)心早已清楚這是抵抗的代價,但是還是有兩行苦澀的淚水滑過了她的臉頰。

摘自 亞歷山大.M.?索洛諾夫《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посла Солонов》第十五章

我是最后一個撤離鐵血公國的北方聯(lián)合外交工作人員,甚至當時都還沒有任何行將要開戰(zhàn)的跡象......我們是一夜之間被驅(qū)逐的,然而直到啟程離開柏林的最后一刻,我們也沒能明白這將是戰(zhàn)爭的開端......

X.“我從未見過如此廉價的死亡”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索洛諾夫,前北方聯(lián)合駐鐵血公國大使

戰(zhàn)爭第3年的12月18日,22:36:11

北方聯(lián)合,基輔

這是索洛諾夫大使第一次到基輔,出生在車里雅賓斯克市列寧區(qū)的他除了到過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這些北方聯(lián)合境內(nèi)最大的城市以外,還不曾去過這兩千多萬平方公里領(lǐng)土上的其他地方。然而命運的作弄簡直令人不可理解:索洛諾夫大使這第一次來基輔是因為被迫。他還沒有來得及離開這座城市,鐵血公國軍隊就包圍了這座大城市。

鐵血空軍在不分晝夜地持續(xù)轟炸這座城市,從前線退下來的北方聯(lián)合軍隊的士兵臉上都帶著疲憊不堪的神色。索洛諾夫大使朝一位氣色稍微好一點的下士軍官打聽了這些部隊的番號:“大使同志,這支部隊的番號是北方聯(lián)合第53步兵師第122團,臨時團部就在幾十米外。”

“第122團?”索洛諾夫想起了什么——然后臉上突然出現(xiàn)了笑容。12月18日是索洛諾夫被困在基輔城內(nèi)的第27天,這是他27天以來第一次展現(xiàn)出笑容,“謝謝你,下士同志!”,說完,他一溜煙兒的朝著團部沖過去。索洛諾夫的中學好友,德米特里.謝斯塔科夫在幾個月前的來信中曾經(jīng)提到過他調(diào)任第53步兵師第122團的政治委員。

還沒等到索洛諾夫走到團部門口,就聽見了謝斯塔科夫的聲音:“是你嗎?薩沙!”

索洛諾夫一抬頭,剛好看見正坐在卡車駕駛座上的謝斯塔科夫。

“米佳!”謝斯塔科夫從駕駛室里跳出來,一對已有5年未見的老友擁抱在了一起。

“情況怎么樣?”索洛諾夫開門見山的問謝斯塔科夫。

謝斯塔科夫臉上的笑意漸漸地凝固了,他摟著索洛諾夫的肩膀,走到了一旁,在確定了沒有人注意到他們以后,謝斯塔科夫這才開口:“薩沙,聽好了,目前的狀況非常糟糕?;o城已經(jīng)被那幫鐵血雜碎給合圍了,我們在這里已經(jīng)沒有任何前線可言了。整座城市很快就會變成戰(zhàn)場,前線的每一支部隊都在崩潰,負責任地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第53步兵師可言了。我們是這整個步兵師最后的兩個相對完整的團級作戰(zhàn)單位之一?!?/p>

急急地把話說完,謝斯塔科夫望著朋友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嘆了一口氣:“說實在話,我真的不想在這里看到你?!?/p>

索洛諾夫喃喃道:“也就是說,我們很有可能死在這里?”

“是的?!敝x斯塔科夫除了表示肯定,也不知道該用什么話來安慰自己的朋友,“不過,或許幾天以后會有一支醫(yī)療隊伍在空軍的掩護下離開基輔。我們這里有一批傷者需要撤離,你是外交部的重要成員,要獲準離開應該挺容易的。至于疏散到哪里,我猜應該是塞瓦斯托波爾。”

“大使同志!政委同志!”先于索洛諾夫大使離開柏林的前海軍武官帕維爾.康斯坦丁諾維奇.索科洛夫現(xiàn)在似乎是第122團的一名士兵,現(xiàn)在他正向站在路邊的兩人急匆匆地跑過來,“鐵血的轟炸機來了!快隱蔽!快隱蔽!”,他的話音還未落,基輔全城就響起了防空警報。

街上擠滿了焦躁不安的基輔市市民以及剛剛從前線撤下來的北方聯(lián)合士兵,一聽到警報,便表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基輔市居民幾乎在耳膜接收到警報的一瞬間就開始慌張起來,雖說不算是奪路而逃,但是恐怕也算得上是十分激烈。第122團機槍手特奧多爾.謝爾蓋耶維奇.西多羅夫被三個大約只有15歲的女孩撞得失去了重心,他手中拎著的的機槍三腳架拖著他摔倒在了地上。正在他試圖爬起來的時候,西多羅夫看到了鐵血機群:“要是我們也有這樣的空中支援就好了,我從戰(zhàn)爭開始到現(xiàn)在還沒看見我們的空軍出現(xiàn)幾次呢?!?,他站起身來這樣想,直到前面有士兵叫他:“同志!別掉隊!現(xiàn)在非常危險!”,他才慌忙趕上隊伍。

在城市所有的道路上,北方聯(lián)合士兵排成的隊伍開始急行軍。在這樣的緊急時刻,北方聯(lián)合軍隊還能保持這樣的鎮(zhèn)定,實在是令人敬佩。但是,這種鎮(zhèn)定卻帶來了更慘重的傷亡:在基輔城內(nèi)的另外一支北方聯(lián)合部隊——第51步兵師第217團在空襲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士兵犧牲。這個團的通信聯(lián)絡官米哈伊爾.伊里奇.科茲洛夫中尉甚至到今天都還記得,鐵血飛機扔下來的炸彈落在行軍隊伍當中的恐怖場景:“或許是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一直都強調(diào)集體主義,我們的戰(zhàn)士都不愿意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分散行動。許多戰(zhàn)士甚至認為,在戰(zhàn)場上單獨的幸存下來比與戰(zhàn)友一同犧牲要痛苦得多。所以當鐵血轟炸機機群把重磅炸彈扔下來的時候,整個第217團的大部分人都保持著一種密集的急行軍隊形?!?,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炸彈落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戰(zhàn)士被炸得粉身碎骨。一條胳膊和一只腿就飛過我的頭頂,一把托卡列夫手槍就掉在我們的旁邊,我認出來那是團長鮑里斯.切爾諾夫的配槍。到處都是炸彈爆炸引起的或大或小的火災,把我們周圍照得一片明亮,根本用不著費力就能看見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場景。威力巨大的爆炸使得彈片和建筑物的碎片四處亂飛,在我身邊的一個戰(zhàn)士幾乎是一聲不響的倒了下去。我甚至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后來發(fā)現(xiàn),一片極小的彈片嵌進了他的頭顱,害死了他,可是從臉正面來看一點傷痕都沒有!可是他就那么死了。”

索洛諾夫,謝斯塔科夫以及前來警告二人的索科洛夫一直匍匐在路基旁邊,但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炸彈落在距離這三人一百米以內(nèi)的地方。炸彈落地的聲音漸漸地稀疏了下來,索洛諾夫大使第一個跳出掩蔽處,站到了街道上。的確,這條街幾乎完好無損。除了幾座建筑物的玻璃被震碎了以外,幾乎看不到什么明顯的損傷。要說與剛才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停電了,不過就算如此街上也不算一片漆黑——因為這條街的那一端的所有建筑全部都被夷為了平地,正在猛烈地燃燒著。燃燒的產(chǎn)生的熱量在索洛諾夫的位置都能明顯的感受到,謝斯塔科夫第二個從掩蔽處離開來到街道上,幾乎是在意識到自己看到的景象千真萬確的同時,謝斯塔科夫哀嚎了一聲。

北方聯(lián)合第53步兵師第122團團部完全被空襲摧毀了。除了3名參謀軍官因為需要外出尋找合適尺寸的電纜而幸免于難以外,剩余的包括團長在內(nèi)的26名高級軍官全部犧牲。

“我認識謝斯塔科夫16年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他發(fā)出那樣的聲音?!彼髀逯Z夫在向作者回憶當時的情景時這樣說道。還沒等索洛諾夫大使反應過來,謝斯塔科夫突然拔腿就向與團部的廢墟相反的反向跑去。

“你要干什么?米佳!米佳!”索洛諾夫大聲問。

“去找我的士兵!”謝斯塔科夫回頭望著索洛諾夫,不耐煩地回答,“軍官同志們?nèi)妓懒?!可我總得找到我的士兵們啊!”,隨即他又轉(zhuǎn)身向遠處跑去,索洛諾夫跟在他的身后,他邊跑邊慶幸自己還完好無損的活著。

科茲洛夫中尉從一輛運兵卡車后面緩緩站起來,正是這輛卡車救了他。周圍到處都是火,折斷的木梁和被熏黑的碎磚鋪了薄薄的一層。他試著向前走了幾步,目力所及范圍之內(nèi)沒有看到一個還活著的人,四處都只有殘肢:“周圍靜的可怕,除了木料燃燒發(fā)出的噼啪的聲音,什么都沒有。沒有求救,沒有呻吟,我叫了十幾個我認識的士兵的名字,然而他們一個也沒有回答我。”

在基輔的街道上,科茲洛夫中尉平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絕望,他想起了自己原來在《圣經(jīng)》里讀到的一句話:“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可是試問他怎么不害怕?科茲洛夫中尉站了一會兒才感覺到疼痛,他的小腿被一塊彈片給割傷了,血液正汩汩的流出來。

不到10分鐘以后,謝斯塔科夫和索洛諾夫也來到了這條街道上。

“有人嗎?!”謝斯塔科夫高喊,索洛諾夫的呼喚緊隨其后。

科茲洛夫中尉被叫喊聲驚醒,連忙回應:“我在這里!請幫幫我,同志!”

謝斯塔科夫和索洛諾夫循著聲音來到了卡車那里,發(fā)現(xiàn)了科茲洛夫。

“同志!你沒事吧!”,謝斯塔科夫和索洛諾夫架住科茲洛夫的兩條胳膊,幫助他從地上站了起來。在二人的攙扶之下,科茲洛夫艱難的離開。他是當時在這條街道上的265名北方聯(lián)合士兵中唯一的幸存者,其余264名士兵當場犧牲。

當科茲洛夫看到第一個活著的軍官朝他走來的時候,他一下子哭了:“那一天,我以為基輔所有的人都死了??吹剿麄冋娴淖屓烁械綄捨?.....”

而尸橫遍地的場景也深深地刺痛了索洛諾夫:“我從沒有見過如此廉價的死亡。這些士兵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發(fā)射一槍一彈就這樣慘死在空襲之下,我感到痛苦萬分。我終于意識到在戰(zhàn)火面前,生命向來都是極端脆弱,甚至不值一提的東西?!?/p>

這場空襲只持續(xù)了39分鐘,深夜11點17分,最后一架鐵血軍機飛離基輔上空。然而在這場空襲之中,322名基輔市民和3763名北方聯(lián)合第51和第53步兵師的士兵喪生。

值得一提的是,科茲洛夫和索洛諾夫都幸存了下來,兩人于12月20日從基輔撤出,12月26日到達塞瓦斯托波爾并一直逃到了車里雅賓斯克州。索洛諾夫永遠不會忘記,當自己離開基輔時,謝斯塔科夫像一尊雕塑一樣佇立在街道上,望著他離去,久久未動的場景。

兩人都清楚,這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永訣。

索洛諾夫和科茲洛夫時至今日都還是好朋友,每年他們都會小聚幾次,回憶戰(zhàn)爭年代的事。

而至于謝斯塔科夫,他和他的第122團堅守在基輔直到1月12日那里陷落。謝斯塔科夫最后被鐵血軍隊俘虜并帶離北方聯(lián)合,從此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

27年后,居住在自己的故鄉(xiāng)車里雅賓斯克市的索洛諾夫區(qū)委書記的家門突然被人敲響了。當天他正好在家,打開門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個人看起來十分眼熟,但是一時間就是想不出來他究竟是誰。直到那人開口:“薩沙,還記得我嗎?”

索洛諾夫一愣,隨即老淚縱橫。

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維奇.謝斯塔科夫出人意料地活到了今日。

28年前,在離開基輔的公路上,謝斯塔科夫望著索洛諾夫離開那座即將成為煉獄的城市;

28年后,在索洛諾夫的家門前,兩人再一次凝視著對方,泣不成聲。

謝斯塔科夫,在鐵血公國受盡屈辱的謝斯塔科夫,過了整整4年暗無天日,東躲西藏的可怕日子的謝斯塔科夫,接著又熬過了24年居無定所,家徒四壁的貧苦生活的謝斯塔科夫,現(xiàn)在又站在索洛諾夫的面前。

在這28年中,他有過很多身份,清潔工,保安,售票員,但他從沒有做過任何與軍警相關(guān)的職業(yè)。現(xiàn)在,在車里雅賓斯克,他拋棄了自己以往的一切身份和屈辱。重又站了起來,他現(xiàn)在唯一的身份是:北方聯(lián)合早已不存在的第53步兵師第217團的政治委員,以及前北方聯(lián)合駐鐵血公國大使,現(xiàn)在的車里雅賓斯克市列寧區(qū)的區(qū)委書記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索洛諾夫的摯友。

“我終于能自豪地說,我沒有背叛祖國!”,謝斯塔科夫高昂著頭顱,向作者大聲說道,可隨即他又低下了頭:“可是我沒能保護好那些孩子們?!?/p>

第122團在基輔之戰(zhàn)當中幾乎全軍覆沒,只有13名士兵活著撤出那里。

隨著基輔城和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戰(zhàn)爭進入了第4年。

摘自 提爾比茨2月27日的日記

我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錯,但我只是想好好活著。他們對北角海軍基地的空襲是一天比一天猛烈了,今天皇家的勝利甚至來到了離基地不到2.4海里的地方對基地發(fā)動空襲。如果以后每次都是這樣,那么我的結(jié)局恐怕是很好預測的。

XI.孤獨女王的守望

提爾比茨,前鐵血公國海上武裝力量司令

戰(zhàn)爭第4年的2月27日,13:27:04

特羅姆瑟(鐵血占領(lǐng)),北角海軍基地

提爾比茨操控著自己的艦裝,在北角海軍基地周圍的峽灣中進行巡航。就在一個小時前,皇家的勝利放出了劍魚式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對北角海軍基地內(nèi)停泊的驅(qū)逐艦和岸上的建筑物進行空襲。一個油罐和一座干船塢被炸彈擊中,2艘量產(chǎn)型驅(qū)逐艦被魚雷命中,一艘很快就沉沒了,另外一艘的船體中部被炸開了一個大窟窿,艦體嚴重傾斜。

干船塢受損并不嚴重,混凝土的澆筑和結(jié)構(gòu)修補工作已經(jīng)接近尾聲。只是起火的油罐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現(xiàn)在罐體還在猛烈燃燒,并且時不時有小爆炸發(fā)生。

北角海軍基地(Die?Nordkap Marinestützpunkt)是鐵血公國海軍在我們這個大洲的北部最大的海軍基地,但是與偌大的海軍基地相比,15.1公里以外的小城特羅姆瑟就顯得與基地的尺寸不太搭了?;刂饕?部分組成,處于基地中央的是行政區(qū)和官兵宿舍,即Wohnbereich;最東邊的是機場,即Troms? Flughafen,其有一條350米長的跑道以及總計可以停放88架“斯圖卡”俯沖轟炸機的大型機庫;最西邊的是燃料區(qū),由于長時間以來周邊幾乎沒有有效的防空火力點,所有有士兵開玩笑說這是potenzielle Inferno(德語:潛在的地獄);干船塢區(qū),或者說Trockendockviertel由22座干船塢組成,1年前,歐根親王的艦裝曾經(jīng)就在這里修理過;港區(qū),即Hafenviertel,是量產(chǎn)型驅(qū)逐艦和巡洋艦集中停泊的地方,有時提爾比茨親自出海巡邏以后也會在這里待上一段時間;剩下的是兩個能源區(qū)(Energieversorgungsviertel),為Wohnbereich和基地其他區(qū)域供電的兩組分開的巨型發(fā)電機組分別埋于地下,上有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穹頂為其進行掩蔽。

不過,盡管是最大的海軍基地,北角海軍基地卻也是鐵血海軍的基地系統(tǒng)當中最為偏遠的一個基地。全年都籠罩在寒冷之中;12月8日到次年的1月6日那永遠也看不到太陽的極夜,朦朧的暮光一直都暈染在墨藍色的天穹;而最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是孤獨。語言不通,即使走上十公里也有可能看不到一個人。

提爾比茨不懂挪威語,除了“Hei der”(挪威語:你好)和“Ha det bra s? lenge”(挪威語:再見)以外一句都不會說。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提爾比茨都沉浸在被解職和被姐姐拋棄的失落之中,她時常放聲哭泣,也會小聲嗚咽。作息極其不規(guī)律的她有可能在凌晨4點將自己的副官叫起來陪她散步,也有可能一直睡到中午也不處理一份文件。從11月26日提爾比茨來到這里一直到戰(zhàn)爭第2年的5月份,提爾比茨的體重下降了6公斤。她的副官,海因茨.舒默爾少校在日記里形容自己的上級“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到后來,她的情緒慢慢地恢復了過來,其實嚴格意義上這不是恢復,而是某種自我保護機制的產(chǎn)生。哀大莫過于心死,提爾比茨開始變得冷漠。這種冷漠體現(xiàn)在對所有事情都毫不在意上,以及對下屬愈發(fā)刻薄的態(tài)度,但這種刻薄從來不會以大發(fā)雷霆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以一種令人感到絕望,感到窒息的方式深深地嵌入與她對話的人的心中。仿佛即使有人告訴她下一秒這里會完全毀滅,而她則會以她所能想象到的最為痛苦的方式斃命,她也只是會冷笑一聲,然后淡淡地回一句,同樣是冷冰冰的“哦”。

這種保護機制,是提爾比茨所能給她的姐姐帶來的最大的懲罰。7個月之后,當她倒在自己的指揮所前時,她留給她在柏林的,心痛欲裂的姐姐俾斯麥也只留下了一句:“永別了,恐怕你再也不會有妹妹了?!?/p>

她也終于不再提起她曾經(jīng)的首席參謀,也是曾經(jīng)的戀人約翰內(nèi)斯.施密特上校。然而這并不代表提爾比茨放下了這段過往,她的轉(zhuǎn)變恰恰說明她沒有忘記的能力。在她的日記中,也有很多處回憶施密特上校的文字,只不過她從來不會寫出那幾個單詞。在皇家軍隊完全占領(lǐng)北角海軍基地以后,發(fā)現(xiàn)提爾比茨隨身竟然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她4年前在柏林海軍部大樓門口的臺階上與施密特上校的一張合照。那也是他們兩個的唯一一張合照,因為施密特上校從小就不喜歡拍照。照片上,提爾比茨的頭靠在施密特上校的肩上,兩個人都笑得很燦爛;還有一張是和姐姐俾斯麥的合照,但俾斯麥的臉被提爾比茨的血給完全染紅了。

這個意味深長且極富諷刺意義的場景被皇家隨軍記者克里斯蒂安.海爾蒙特的鏡頭給記錄了下來??≡诘诙斓摹短┪钍繄蟆飞希滤果溈吹街髱缀醣罎?。

提爾比茨的孤獨還隨著戰(zhàn)爭形勢的惡化而越發(fā)深重。當戰(zhàn)爭爆發(fā)當年的11月她抵達北角海軍基地時,歐根親王,沙恩霍斯特和齊柏林都在這里工作。后來隨著鐵血公國發(fā)動了對北方聯(lián)合的全面戰(zhàn)爭,前線的部隊需要炮火和空中火力支援,于是齊柏林和歐根親王便離開北角海軍基地,回到了鐵血公國境內(nèi)的基爾。并于7月份奔赴東線為在北方聯(lián)合領(lǐng)土上狂飆突進的鐵血軍隊進行火力支援,但實際上她們的艦裝也并沒有幾次真正被使用過,歐根親王艦裝上的主炮在為期6個月的作戰(zhàn)任務中從頭至尾只發(fā)射了不到150枚炮彈。

再后來,整個赤色中軸在與碧藍航線軍隊交戰(zhàn)的過程中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局發(fā)展到了第4年的下半年,皇家和北方聯(lián)合的軍隊已經(jīng)可以威脅的鐵血公國的本土了。柏林當局當然不可能再把大型的軍艦布防在一個大洲最北端的海軍基地,于是慢慢地,北角海軍基地走向了衰落。如今,22座干船塢已經(jīng)封存了18座,行政樓的大多數(shù)辦公室也早已人去屋空,曾經(jīng)停滿量產(chǎn)型驅(qū)逐艦和巡洋艦的港區(qū)也只剩下了幾艘屈指可數(shù)的艦船。這種明顯的冷落連提爾比茨的副官舒默爾少校都無法再忍受:“我的這位上司看起來是被這個國家機器拋棄的無數(shù)零部件當中最為悲哀的一個,她幾乎是從天堂一夜之間墮入了這個冰窟窿!”,我們并不指望這位只是將這項工作和這個基地看作是他升遷的累贅的少校能夠理解提爾比茨內(nèi)心的凄涼,但是這句話卻對提爾比茨的處境做了他所能做到的最準確的高度概括。后來這位副官如愿以償?shù)挠趹?zhàn)爭第4年的1月18日調(diào)離了北角海軍基地,回到了柏林海軍部擔任參謀,同時升軍銜為中校。

從此,偌大的海軍基地里,就只剩下提爾比茨一個人了。北角海軍基地此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廢棄的古代神廟,毫無疑問,它是鐵血公國國力最為鼎盛的時期的產(chǎn)物。但現(xiàn)在屬于它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北角海軍基地正在成為埋葬鐵血公國的墳墓上方的一座壯觀的方尖碑。現(xiàn)在看來,吊詭的命運選擇了提爾比茨成為這個大洲上的其中一個鐵血公國的守墓人。盡管悲壯,但也充滿了深深的無力。

提爾比茨想到這里,突然停了下來。她慢慢展開了巨大的艦裝。鐵血公國的人工智能控制技術(shù)非常發(fā)達,所以艦裝操控起來很靈活,像是身體的延伸。四座雙聯(lián)裝380mm的巨型炮塔對稱地分布在艦裝的兩側(cè),修長的黑色鋼鐵炮管伸向前方。艦體防沖擊模式已經(jīng)啟動,炮彈也已經(jīng)裝填上膛。

冰冷的海風吹拂著提爾比茨冷峻的臉龐和白色的短發(fā),她的軍帽第一次戴的位置如此正確,帶著某種令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正式和決絕。

她就這么懸浮在海面上,這一瞬間靜得可怕,仿佛這個場景要凝固成永恒。

她的左臂慢慢的向前抬起,最終筆直地指向前方空無一物的海面。然后運起全身的力氣,咆哮道:“Feuer?。。。ǖ抡Z:開火!?。。?/p>

巨響撕破了寂靜,八枚炮彈一齊飛向前方,足足過了45秒才落入海中。巨大的不祥的水柱在海面上騰空而起,提爾比茨怒號著,將炮彈連續(xù)不斷地傾瀉在海上。

這吶喊和炮彈發(fā)射的聲音是提爾比茨生而為人最后的宣誓。

風力加大了,提爾比茨仍然站在那里。像是帶來毀滅和死亡的女神,要審判這所有的一切。

這吶喊包含著她的屈辱,她的悲傷,她的憤怒和她的絕望。她將這所有的一切重負熔煉成了冷漠,而這吶喊,是足以吞沒一切的冷漠中的,足以毀滅一切的寂靜中的也是最終的爆發(fā)。

它可以是任何東西的爆發(fā),苦澀的失意也好,刻骨的仇恨也罷。

這一聲聲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痛苦的,孤獨的,彷徨的,抑郁的,瘋狂的日日夜夜以后的凄厲的吶喊怎能不令人顫栗?不是在沉默中爆發(fā),就是在沉默中死亡。而她提爾比茨已經(jīng)在寒冷之中沉默得太久太久,但所幸,她還沒有忘記如何吶喊。

筆者思考了許久,只有一句話可以描述她此刻的心境。

“如果我的命運要求我孤獨地死去,那么在這之前,我要先對這命運發(fā)出震撼天地的怒吼,以示我永遠不會低頭!”

等到最后一發(fā)炮彈打光,提爾比茨開始無聲地哭泣。

要想理解孤獨和悲哀能將一個女性摧殘到何種程度,或許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北角海軍基地這幾年所發(fā)生的悲劇故事。

她并不知道,自己在柏林獲得了一個綽號叫:“北方的孤獨女王”。

于是提爾比茨的守望,就變成了孤獨女王的守望。

最后,在本節(jié)所要敘述的故事進入終幕之前,筆者想要最后記下一些對提爾比茨的誹謗之詞,其中以白鷹海軍史學者約瑟夫.維爾茨納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這位海軍元帥小姐似乎從始至終都沉浸在自己的夭折的愛情之中,如果沒有她恐怕北角海軍基地的命運也不至于到這個程度?!?/p>

然而,對于這種長期以來的指責,我們竟無力去反駁什么。因為提爾比茨的確沒有參加過自戰(zhàn)爭爆發(fā)當年12月以后的任何戰(zhàn)役的謀劃,也沒有用自己強大的武力為鐵血公國做出任何戰(zhàn)術(shù)和戰(zhàn)略上的貢獻。我們唯一所能辯解的,只有一點,所有指責提爾比茨的這些歷史學者都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究竟是誰造成了這場悲???

這個問題無解。

從各自的角度出發(fā),誰也沒有過錯。

愛是一個自由人的權(quán)利,而服從最高指揮部的命令又是一個軍人的天職。同樣,對自己的妹妹嚴加管束,盡管方式極其粗暴,但這種事情在當時的鐵血公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正處于轉(zhuǎn)型之中的鐵血公國必然會伴隨著新思想和舊習慣的碰撞,像俾斯麥這樣在政治上思想十分先進,但在家庭和私人關(guān)系上想法卻極端保守的人在當時的鐵血公國國內(nèi)有很多。舊鐵血社會認為監(jiān)護人對被監(jiān)護人具有相當?shù)臋?quán)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被監(jiān)護人的愛情具有絕對權(quán)力。而俾斯麥所在的鐵血軍隊更是保守人士云集的地方,所以她具有傳統(tǒng)的鐵血式的思維并不奇怪。

因為是所謂長久以來的傳統(tǒng),所以俾斯麥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提爾比茨會理解她的暴怒和不理智。但一向以考慮周密在柏林最高指揮部著稱的俾斯麥這次卻失算了:提爾比茨不僅不能理解她的行為,反而因此對她充滿了強烈的怨恨。

最后這根本上的對立讓我們看到了一出萬無可能和解的家庭悲劇。

摘自 奧托.熱娜爾特霍芬《鐵血帝國衰亡史》第2部 第16章

發(fā)生在柏林的權(quán)力變更標志著鐵血公國日后的戰(zhàn)爭之中變得毫無理性和人性可言,俾斯麥的離職可謂是點燃整個國家的地獄之火的最后一顆火星......從此碧藍航線軍隊對鐵血公國的打擊變得更加決絕和不留情面,我們也失去了最后一點正確的判斷力。

XII.陷落的序曲

俾斯麥,鐵血公國政府總指揮

戰(zhàn)爭第4年的4月30日,23:57:56

鐵血公國,柏林

俾斯麥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自己的政府成員領(lǐng)導的政變給推翻。在這場被后世稱為“四月之變”的未遂政變當中,將會有342名平民,議員,警衛(wèi)和政變士兵喪生,最后以俾斯麥被迫辭去鐵血公國政府總指揮一職而告終。

極端民族主義者與俾斯麥政府的矛盾由來已久。正是在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俾斯麥才有可能如此順利地取得政權(quán)。我們前面說過,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在戰(zhàn)前的鐵血公國國內(nèi)可謂是出盡風頭:不論是在政壇上,還是在軍事發(fā)展上都是如此。

雖然在戰(zhàn)前和戰(zhàn)時四年這段時間當中,俾斯麥政府和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之間一直存在著某種互相利用的關(guān)系。但是畢竟本質(zhì)上俾斯麥的目標和極端民族主義者的目標是有很大區(qū)別的,筆者不妨在這里再提及一次。俾斯麥的目的是利用鐵血內(nèi)戰(zhàn)之后國內(nèi)極端民族主義和仇外情緒高漲的時機促使國家機器進行短時間內(nèi)的改革,而極端民族主義者的目的則是要求鐵血公國在通過改革國力變得強盛以后向自由鳶尾和皇家以及其他他們認為與鐵血內(nèi)戰(zhàn)有關(guān)的“無恥的敵人”。

在開戰(zhàn)之前,軍方和政府中的極端民族主義者(而且他們往往是要員)就以集體辭職的方式逼迫俾斯麥發(fā)動對自由鳶尾的全面戰(zhàn)爭;現(xiàn)在為了戰(zhàn)爭能夠持續(xù)下去直到“諸神的黃昏”,他們不惜發(fā)動一場政變來推翻俾斯麥政府,建立他們自己的統(tǒng)治。

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再一次爭取到了奧丁和最高國防委員會當中的三位重要的委員:彼得.施特拉塞,歐根親王以及羅恩——就像當年俾斯麥在上臺之前所做的事一樣。不過我們在這里要再一次歌頌強權(quán)和暴力的力量:如果不是極端民族主義者用盡了一切手段(包括各種為人所不齒的卑鄙行徑),將這三位委員的個人生活攪得一團糟,那么他們實際上根本無法要求這三人與他們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

在一切做足了準備以后,他們決定在一次最高指揮部全體會議上向俾斯麥發(fā)難。

這個機會落到了戰(zhàn)爭第4年的4月30日,那天最高指揮部召開了一次極其冗長的全體會議。會議從4月30日早晨7點35分開始,一直到接近5月1日午夜都還沒有結(jié)束。

諷刺的是,這場會議討論的正是有關(guān)于鐵血公國是否有必要繼續(xù)戰(zhàn)爭的議題。來自東京的每日新聞社駐鐵血公國記者山城康正(Koshu?Yamashiro)正在國家議會大廈的會場內(nèi),和他的幾位鐵血公國和撒丁帝國的同行在會議廳右后方的記者席位上處于昏昏欲睡之中。山城是為數(shù)不多的從會議一開始就參與旁聽并且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也沒有離場的外國記者之一,這使他成功地身陷險境,并且成功的報道了鐵血公國史上傷亡最嚴重的一場軍事政變。

“那是深夜十一點五十七分,我們正前方的演講臺上方是一個直徑大約2.4米的巨型掛鐘。我們突然聽見了槍聲,在鐵血公國最高規(guī)格的國家會議上聽到槍聲可不是什么常有的事。我們都從半夢半醒之間驚醒過來,但卻發(fā)現(xiàn)局勢已經(jīng)失去控制。”,戰(zhàn)后,山城在他的自傳中這樣描述道。

負責會議廳安保的35名警衛(wèi)之一,34歲的萊因哈特.迪特里希上士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英雄。面對著政變士兵,他下意識地抬起新配備的STG44自動步槍,開火擊斃了沖在最前面的3名持槍者。后面沖上來的人為倒下的三具尸體所阻塞,為他爭取了關(guān)閉會議廳四號門的時間??墒牵兎肿訌亩柡腿栭T突入會議廳,向著與會官員任意掃射,當場有16名官員被打死,23人受傷。迪特里希上士和另外一位配備有一把G43半自動步槍的警衛(wèi)隱蔽在會場第17排座位,朝著沖進來,但還未來得及散開的14名政變士兵開火,當場擊斃了9人,擊傷3人。

正在講臺上發(fā)言的俾斯麥呆住了,迪特里希見狀,立刻沖上臺去將俾斯麥撲倒。一名政變分子迅速接近演講臺,眼看著就沖了上來,試圖殺死俾斯麥。迪特里希掏出瓦爾特手槍反手連開兩槍打死了他,又以同樣的方式擊斃了另一個試圖沖上演講臺的魯莽家伙。

這時,又有一伙大約20人的政變分子涌入會議廳,其中兩人還攜帶了MG34通用機槍。迪特里希一摸自己的身上,竟然還有一顆手榴彈!他毫不猶豫,拉開引信,將其擲向入侵者。

手榴彈擊昏了一個手持MP40施邁瑟沖鋒槍的政變分子,并在那伙人頭頂爆炸。11人當場喪命,還有5人頭部受重傷,后被警衛(wèi)全數(shù)擊斃。受輕傷的4人逃出了會議廳來到走廊上,殺死了一名來增援的會議廳警衛(wèi),然后逃了出去。迪特里希和剛才那位持G43步槍的警衛(wèi)一起合作,組裝起了那挺MG34通用機槍,并將它對準國家議會大廈的中門的大門口。而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迪特里希后來說:“那只是一種直覺?!?/p>

但這直覺救了俾斯麥。他們兩位剛把機槍架起來,政變分子的第二波攻勢的75名士兵就從東門,西門和中門三個門沖了進來。結(jié)果從中門沖進來的31名政變分子正好撞在了這挺MG34的槍口上,27人直接被機槍火力擊斃——由于MG34射速很快,所以根本來不及躲避。

“Das sind Verst?rkungen?。ǖ抡Z:這是增援部隊?。保咸乩锵=K于看到了熟悉的面孔,那是柏林武裝警察部隊采倫多夫區(qū)支隊的長官,他的老朋友瓦爾倫.瑟登海姆中校。在他身后跟著240名全副武裝的武裝警察,他們?nèi)渴殖諫43半自動步槍和非常罕見的MKB42突擊步槍,或配備有MG42通用機槍。

武裝警察很快在國家議會大廈內(nèi)建立了火力點,并打退了政變分子的數(shù)次沖鋒。

迪特里希掩護著俾斯麥從一個偏僻的后門沖出了國家議會大廈。

時間是5月1日凌晨0點27分。

山城康正從自己的記者席位上站了起來,帶好自己的筆記本和隨身物品,也從后門沖了出去,當時武裝警察還在和那些政變分子激戰(zhàn)。來到大街上,他才看見那些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分子的暴行:“有大約12名警衛(wèi)死在臺階上,還有二十幾位市民——大約只是路過,也被無情的殺害了?!?/p>

到了凌晨1點04分,交火才陸續(xù)結(jié)束。

有342人在這場未遂政變中死亡。包括18名鐵血政府官員,15名會議廳警衛(wèi),26名柏林市民以及283名被煽動的士兵和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分子。與會并一直出席會議到最后的的5名記者全都奇跡般地毫發(fā)無傷,讓在這個5月初焦頭爛額的鐵血公國政府不用再在處理國內(nèi)矛盾的同時還要應對洶涌的外事風波。

俾斯麥不得不因此在5月3日引咎辭去鐵血公國總指揮一職,出任巴伐利亞州州長,國家大權(quán)就此落入了極端民族主義者之手。

至于那三名被收買的國防委員會委員,她們并沒有遵守與政變分子的交易。

最后她們也被排擠出政府高層。

現(xiàn)在,鐵血公國的航船已經(jīng)徹底在戰(zhàn)爭的風暴中迷失了方向,由一群毫無理智可言的瘋子把持著,駛向注定是毀滅的深淵。

-End?...

封面如下:

侵刪





Eisen und Blut(3):戰(zhàn)役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乐陵市| 汪清县| 乐清市| 仙游县| 和平县| 桂平市| 桐乡市| 岳阳市| 大兴区| 辉县市| 宁国市| 宣汉县| 永年县| 女性| 罗山县| 靖宇县| 西华县| 怀集县| 濉溪县| 安新县| 潮州市| 小金县| 汶川县| 屯昌县| 孝义市| 霍林郭勒市| 大英县| 博客| 报价| 紫云| 罗田县| 定襄县| 博兴县| 明水县| 绥宁县| 云阳县| 龙海市| 兴化市| 富蕴县| 安国市|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