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犯了這幾種“因果”,會招惹來小人和禍事,要小心了

在紅塵俗世,每個人都需要經(jīng)歷“因果”,因為我們就身處于因果的環(huán)境當中。
就像春夏秋冬,迎來了春天,這是因,萬物復(fù)蘇,這是果。秋日將至,這是因,萬物逐漸凋零,這是果。因果定律,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談到因果,有人就會想到報應(yīng),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因果,跟事物發(fā)展的軌跡有關(guān)。而報應(yīng),則是人們的主觀想法。
別人通過一定的手段,賺到錢,這是別人的因果。至于有些人見不得人好,希望別人快點倒霉,遭報應(yīng),不過是他們的愿想罷了。
佛陀說過,因果不能渡。大致意思是,我們當下的一舉一動,決定了我們會遇到什么,遭遇什么,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他人愛莫能助。
這幾種因果,千萬不要觸犯,否則會招惹來小人和禍事。

一、千萬不要管,任何人的閑事。
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存在“多管閑事”的人。他們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加諸于別人的身上,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觀念。
比如,在職場中,你看到某個同事用錯誤的方式去干活,就想勸同事不要這么干。你一勸,別人就會認為你不懷好意。
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你看到別人走了彎路,就想勸別人懸崖勒馬,浪子回頭。你一勸,別人就會把矛頭轉(zhuǎn)移到你的身上,傷害你。
有一位禪師說過,該走的彎路,必然要走。該受的罪,也一定會受。不論別人說什么,也改變不了當事人的人生軌跡。
別人做什么,有什么想法,我們沒必要管太多,也沒必要為此而傷神。我們過好自己的人生,別人過好自己的人生,那就相安無事了。
不管他人的閑事,就是在尊重他人的命運。唯有我們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我們。

二、千萬不要牽扯到,別人的愛恨情仇。
這塵世間最復(fù)雜的,就是“愛恨情仇”。你會愛某些人,會恨某些人,會跟某些人有感情,也會跟某些人有仇怨。
愛,是因為善緣降臨。恨,是因為孽緣纏身。無論是善緣,還是孽緣,都跟當事人的因果有關(guān),他人不得干預(yù),也無法改變。
就拿一段感情來說,他非要愛這個女人,你能阻止嗎?他命中注定,跟這個女人有一段緣分,你能改變嗎?無法改變,那我們就不能干預(yù)。
人生,就像是情節(jié)起伏的小說,內(nèi)容既有喜劇的一面,也有悲劇的一面。就是這喜劇和悲劇,構(gòu)成了“悲欣交集”的一生。
對于他人的愛恨情仇,我們該保持什么態(tài)度比較好呢?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別人的事,讓別人自己來解決就好。
說句不好聽的話,很多人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好,就想干預(yù)別人的愛恨情仇,這不就是自尋煩惱嗎?

三、他人的福氣和厄運,我們不要沾染。
佛說:福本心生,禍從念起,都是自作自受。
福氣,從我們的內(nèi)心當中產(chǎn)生。禍患,跟我們的觀念和想法有關(guān)。一福一禍,都是當事人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別人。
對于福禍,很多人都有一個想法,去沾染別人的福氣,遠離他人的霉運。這種想法,那是有問題的,分分鐘會折福折壽。
小A洪福滔天,小C毫無福氣,所以小C找到了小A,想要沾染他的福氣??蛇^了一段時間,小C愈發(fā)倒霉,身體和氣運都走了下坡路。
想要沾染別人福氣的小C,為什么會面臨折福折壽的結(jié)果呢?因為他人的福禍,只對當事人有效,而對于其他人,則是災(zāi)難。
就像吃飯,他喜歡吃牛肉,你喜歡吃雞肉,本就風(fēng)牛馬不相及,又何必相互影響呢?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福禍,那互相祝福,各安一方就好。

四、跟天道的規(guī)律對著干,遲早敗亡。
太史公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寫道:“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p>
項羽走到了烏江邊,仰天長嘯,感慨:現(xiàn)在我被困在此處,這是老天要滅亡我項羽,不是戰(zhàn)爭的過失啊。
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來,大一統(tǒng)已然是趨勢。可項羽滅了秦朝后,依舊采取分封制,還讓劉邦在蜀地積累實力,放虎歸山。那項羽失敗,就是必然的結(jié)果了。
劉邦平定天下后,依舊是“漢隨秦制”,本質(zhì)上沒有絲毫的改變。所以,劉邦天命所歸,建立了強大的漢朝,基業(yè)得以長久。
在大事上,有天道的規(guī)律。在日常的小事上,也有天道的規(guī)律。我們所能做到的,不是逆自然而行,而是順自然而行。
所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币爰毸L流,就只能順其自然,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