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權(quán)分立?一人獨大?責任心取決要做的事情成敗
三權(quán)分立?一人獨大?責任心取決要做的事情成敗
2021-05-19
記得以前上歷史課的時候說美國的三權(quán)分立,是一個特別好的東西,可以說是跨時代的東西,因為他將三個重要的權(quán)力象征,相互制約,相互成長,變成了現(xiàn)在的美國。
我相信在人類追尋歷史平等的道路上,肯定會有這樣的想法,國人在之前改革道路上,應該也會有這樣的一些主見,類似于美國的這種三權(quán)分立的方式,但是到最后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樣子。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是在中國企業(yè)內(nèi),最重要的是平穩(wěn),求平穩(wěn)。所以往往都喜歡老板說話為尊,因為如果說是權(quán)力分散的話,那么大家就相互推諉,相互扯皮,就沒有一個人來負責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做不成,哪怕說誰誰牽頭做這件事情,但是因為權(quán)力都相對分散的情況下,這個人反而做不了這個事情。
在我們企業(yè)里面大部分想的就是責任制,這件事情誰負責?誰負這個責任?就像看到有些電視劇里面說的,誰官大誰負責,這是我們的人性現(xiàn)狀,因為官大所以負責,因為官大所以有決定權(quán),所以說在我們企業(yè)里面開會,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大家各自發(fā)言之后,老大下達命令。說是討論,實際上就是在下達命令而已,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大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或許會做有所改正,有的甚至僅僅只是做個樣子,讓你表示一下你的觀點罷了……
就像我以前寫的,如何體驗皇帝的生活,很簡單,生一個孩子就可以了,當你生完孩子之后你就是皇帝,你可以命令他做任何事情,等等等等,在很多企業(yè)里面,很多老板就是這樣來看待自己的自己的,就是皇帝,權(quán)力永遠都是最吸引人的,說是不在乎,等到那個位置了,每個人都會如此的。

也就是因為如此的人性特點,所以說我們這邊的部門不能特別的強大,或者說是權(quán)利不能完全下放。
畢竟當員工有真的有主動權(quán)的時候,他反而不知道如何去操作了,你可以給他范圍位,但他也只會拿著最低標準來做,因為他害怕犯錯誤,因為他害怕做任何事情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所以他就不做這些事情,所以慢慢的,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就變成了不行,不做,那么就跟你一開始的初衷不一樣,那么你可能就會懲罰,當你越懲罰的時候,效果反而越適得其反,因為他反而更不會去做這件事情。所以也就養(yǎng)成了我們這邊的一個習慣,權(quán)力不會特別分散,永遠都有一個說話獨大的,也就是所謂的,誰當家作主,誰說話為主誰說話算話?
這個時候當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就說誰說的,跟我無關等等一些呢,然后呢,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習慣養(yǎng)成了,誰都不敢當這個家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慢慢就會夭折,到最后就是拍腦袋、拍腦袋、拍腦袋,拍腦袋肯定是不對的,但是也只能拍腦袋。
我不是鼓吹美國文化有多好,畢竟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我們在電視中或者說是通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其實并不一定就是完整的。這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里學到的,一部門二部門相互競爭的關系一樣,當然相互競爭之后還有一個老大來制約著,而在遙遠的西方呢,他們并沒有制約甚至可以直接對質(zhì),但是這個文化在中國不行,因為對質(zhì)的前提是什么?是責任心,是要做事的責任心,而在我們這里對峙的結(jié)果就是甩鍋,就是把這個責任給甩出去,我相信別的地方也會有這樣的現(xiàn)狀,只是多和少的問題,至少目前為止他表現(xiàn)出來的很多情況,是相對來說稍微好一點的,這個稍微好一點。也不一定,就是比我們好很多,而是他不想表現(xiàn)出來的,他所追求的,當然可能也是我們所追求的。
其實不管是三權(quán)分立還是一人獨大,都沒有問題,重點是有沒有責任心做這個事情。如果說是三權(quán)分立,那么每個三權(quán)的地方都有責任心,做這個事情相對來說是好的,只是大部分情況下,如果這個東西不是自己的,他反而就不會很上心。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事情夫妻店可以做,但是企業(yè)不能做的原因,夫妻店是為自己做,企業(yè)是為了別人做,這或許就是海底撈成功的原因,因為海底撈的員工會把這個企業(yè)當成自己的。
就像我剛剛說的,不管是三權(quán)分立還是一人多大都沒有問題,重點是責任心的問題。只是在我們這里一人獨大,這個行為并不是來自于責任心,而是來自于壓力,這個壓力不管來自于哪里,不管是要養(yǎng)家要糊口,要為員工負責,要有交代等等等等,就已經(jīng)說明了不是自己真的要做這個事情的責任心。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