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地圖和《探月記》地圖
《西游記》的經典之處,也在于它的原創(chuàng)架空地圖。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檐部洲、北俱蘆洲。其中,東勝神洲和中國地圖是符合的,而西天取經的路線和真實的印度地圖是不一樣的。 起碼,在《西游記》里可以有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北海龍王,《探月記》里最多有東海龍王,連南海龍王都不好寫。 《夢幻西游》里的原創(chuàng)地圖更有意思,長安城之外是大唐國境,但是卻有一個金山寺,金山寺其實在山東省,大唐國境上方是地府。大唐境外就更有意思了,在沒有自動尋路的時候,跑大唐境外地圖是一種樂趣,路上遇到一個白衣人,有置身其境的感覺。 《探月記》是依托現(xiàn)實的明代地圖的,而且江蘇一代的故事最多,明代的經濟重心南移,“蘇松熟,天下足”,蘇州府、松江府(今上海)等地豐收,可以供養(yǎng)全天下。這個經濟格局一直持續(xù)到今天的長三角經濟帶。 唐代武則天以前屬于中古時代,明代屬于近古時代,《西游記》和《探月記》都要依托當時的時代背景,還有就是天宮的位置,《西游記》寫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到南天門了,恐怕不會騰云駕霧就去不了天宮。所以在《探月記》里我給了天宮一個明確的位置——泰山頂。 因為我無意中查閱資料,得知泰山頂就叫做南天門,那么可以認為古人把對天宮的想象寄托在了泰山頂上,那么正好在漫畫里把它當成天宮的入口,可以這樣畫,南天門里面煙霧繚繞,進去之后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天宮是一個只存在于南天門之內的空間,只能通過南天門進入,這里運用了時空的知識,我就不細講了。 寫到這里,《探月記》的主題才剛剛浮現(xiàn)出來——探月,這需要運用現(xiàn)代科學知識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