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shù)據(jù)分析,5000米跑進20分的關(guān)鍵點(B站長視頻文案)
原視頻鏈接如下:【跑步的藏原老師教你5公里破20分(標題黨一下,其實我跑得很慢,水平有限,只是分享一下思路)-嗶哩嗶哩】 https://b23.tv/c9DNIGU
一、資料收集
28名跑者參考資料如下
年齡:20以下有4人、20-25有13個人、25-30有6個人、30-35有3個人、40-45有2人 BMI:小于21有10人、21-23有14人、23以上有4人 月跑量均180-220km,其中40-45在300以上。 整體還是三段式課表(平時兩次強度課,周末一次長距離)為主, 年齡小的偏向速度訓(xùn)練,有氧偏快量更少, 年齡大的偏向有氧,配速偏慢量更多, 從跑者資料總結(jié)來說每人的月功率大概等效。
二、新發(fā)現(xiàn)的典型案例
1.16歲偏瘦,配速在510-540、有氧在8-14km, 跑兩種強度課:8組400米320配速、倒金字塔1000、800、600、400、200 極化訓(xùn)練,強度大,頂下來短時間提升很快,可以試試 2.15km以上的長距離不是必須,但數(shù)據(jù)來看有跑的會進步更快 3.有少量速度能力好的人每周會安排目標配速(5k20分鐘目標配速就是400)的段落跑 4.偏門訓(xùn)練:3568653金字塔,單次跑量少的人6-8km加上400沖刺,加上短跑訓(xùn)練 5.訓(xùn)練重點在乳酸門檻跑得多的420-440,有其他有氧運動如打籃球 6.每周兩次10km有氧,3-4組1600間歇中間慢跑休息3分鐘,8-15km的輕松跑,一周四練 7.只跑間歇:1000、400米間歇(可能之前積累好有氧能力了或有其他有氧運動代替) 8.只跑有氧,以量為主,體型偏瘦,一位5-10km為主,一位430-530配速7-15km,臨近測試提到420跑6-8km。
總結(jié): 有氧是基礎(chǔ),強度提升快。 年輕重速度,老將堆跑量。 極化訓(xùn)練可以,只堆跑量也行。 有氧可平替,交叉訓(xùn)練多。
萬丈高樓平地起,定好目標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