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晚什么時候學會走路?踮腳走路正常嗎?
你們多大會走的?”
“孩子喜歡踮腳走路,正常嗎?”
“最晚什么時候學會走路?”
“孩子一歲還不會走路,要緊嗎?”
最近各個群里的爸爸媽媽們開始討論寶寶走路的話題,有心大的,也有焦慮的。有擔心孩子走路晚的,也有擔心走路姿勢異常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孩子走路的那些事。

一、牽著孩子學走路,這種方法要不得
在公園或者小區(qū)里,經(jīng)常會看到家長彎著腰、扶著孩子走路的,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累壞了家長們的腰,時不時得站直捶一錘。這樣的做法既累家長,又對孩子走路沒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
多數(shù)孩子是不需要額外訓練的,家長要有“水到渠成”的心態(tài)。對于走路,孩子自己比別人更加“上心”,從小就開始為以后的走路蓄力了。他們開始翻身、坐、爬行等,都是在為走路做準備。
就像有些家長咨詢的,孩子經(jīng)常扶著東西站起來,是否需要干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說明孩子已經(jīng)具備這個能力,到這個階段了,爸爸媽媽不用擔心會影響骨骼的發(fā)育,只需要保證孩子周圍環(huán)境安全即可。

二、孩子什么時候會走路?
1歲左右是孩子學步的高峰時期,這也是為什么過了1歲后孩子還不會走路,有些家長就很焦慮。
獨立行走是大運動發(fā)育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孩子什么時候能獨立行走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從10個月到1歲半會獨立行走都是正常的,但多數(shù)會在1歲多能夠獨立行走。
三、這些“不正?!钡淖藙荩前l(fā)育異常嗎?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往往姿勢會有些異常,爸爸媽媽就擔心這是不是發(fā)育有什么問題。今天列舉一些常見的姿勢,解釋給各位家長聽:
1.踮腳走
這個時期的孩子下肢肌肉、關節(jié)以及韌帶等結構還沒有發(fā)育好,所以剛學會走路時寶寶會用腳尖走路。如果孩子蹲、站立的時候,腳掌可以放平,家長就不需要擔心了,給孩子一些時間。
除了踮腳走路外,還有些家長反映,孩子本來走得好好的,突然的某一天之后出現(xiàn)踮腳走的情況,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這個年齡段,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周圍有小朋友踮腳走,或者看到腿腳不便的人、家長走路外八或內八,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步態(tài)。
針對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也不要過于干涉,讓孩子遠離這樣的環(huán)境 ,不要學、不要笑他的走路姿勢。

2.走路愛摔跤
如果孩子走路的時候一直出現(xiàn)摔倒的情況,首先要帶寶寶醫(yī)院排除肌肉、平衡、協(xié)調能力是否有問題。
排除這些問題后,只是單純走得不穩(wěn),可能是因為剛剛學會走路,孩子肌肉力量不足。家長不過多干預,注意引導即可。
3.投降式走路
很多孩子在走路的時候,雙手舉過頭頂呈投降式,或者雙手張開像小鳥要起飛的樣子,還有些孩子雙手呈特別奇怪的姿勢,不走路的時候完全正常。
這些手部的動作,均是孩子為了保持走路時的平衡。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他的姿勢有什么異常,放手讓孩子練習,1~2個月便能順利走了,2歲時就可以掌握完美的走路技能了。

四、如何讓寶寶走穩(wěn)?
鞋子盡量要穿得合腳。開始的時候鞋底不要太硬,便于孩子控制;
地面平坦、周圍環(huán)境安全。因為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容易摔倒;
讓孩子有目標地取物品、送東西。不要把玩具直接遞給孩子,讓他做你的小幫手。
如果18個月(早產(chǎn)兒按照糾正月齡)后孩子還是不會走路,要到醫(yī)院就診,查明是肌肉、骨骼還是發(fā)育方面的問題。當然,前提是之前有定期兒保。
對于各方面都沒有問題的孩子,家長做好鼓勵,不過分干預就好啦,同時也要注意學步期兒童的安全。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