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武功不比盧俊義差,卻被一刀戳中大腿而落馬,這是否跟那樁懸案有關(guān)?

要評選水滸武功高手,曾頭市史文恭絕對有資格位列三甲,盧俊義可能還要排在他的后面——真憑武功決勝負(fù),輸?shù)哪莻€人未必是史文恭。
盧俊義生擒史文恭,靠的真不是武功,細(xì)看史文恭被擒過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盧俊義勝之不武,要沒有晁蓋幫忙,他跟史文恭打上一兩百個回合,也未必能分出勝負(fù)。
宋江可能是希望盧俊義生擒史文恭的,吳用是最不希望盧俊義生擒史文恭的,這在水滸原著中寫得很明白:“吳用主意只恐盧俊義捉得史文恭,宋江不負(fù)晁蓋之遺言,讓位與他,因此不允。宋江大意只要盧俊義建功,乘此機(jī)會,教他為山寨之主,不負(fù)晁蓋遺言?!?/strong>

宋江和吳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最后結(jié)果不出意料:“吳用不肯,立主叫盧員外帶同燕青,引領(lǐng)五百步軍,平川小路聽號?!?/strong>
盧俊義上梁山,吳用并沒有給他好臉色,也不知道是事先商量好的,還是吳用自作主張,忠義堂上并沒有給盧俊義留位置:“且教盧員外東邊耳房安歇,賓客相待。等日后有功,卻再讓位?!?/strong>
看到這里,讀者諸君已經(jīng)明白了:宋江“讓位”是假,吳用也不想讓盧俊義坐在自己的上頭,宋江聽了吳用如此安排之后的表情也很有意思:“宋江方才喜歡,就叫燕青一處安歇。”
盧俊義在梁山不但沒有單獨的住處,就連戰(zhàn)馬和兵器也沒有配發(fā),跟著去打曾頭市的時候,還是站在地上掄樸刀——樸刀在宋朝就是介乎農(nóng)具和兵器之間的一種家什,朝廷并不禁止平民攜帶,但是殺傷力肯定不如長槍大戟。
盧俊義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出現(xiàn)在對抗官軍的戰(zhàn)場上,這才有了白馬長槍,但那匹白馬肯定不是照夜玉獅子:“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云,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strong>

盧俊義是梁山名義上的二把手,而且對宋江的頭把交椅已經(jīng)不再構(gòu)成威脅,所以梁山真正的話事人吳用,才給他配發(fā)了制式兵器,就是想讓他充當(dāng)超級打手。
梁山軍二打曾頭市,身為“客人”的盧俊義是想立功的:“盧某得蒙救命上山,未能報效,今愿盡命向前,未知尊意若何?”
宋江佯裝“大喜”,但說話卻忽然“不好使”了,吳用“僭越”排兵布陣,讓盧俊義步行提刀,去遠(yuǎn)離前線的“平川小路”等通知。
吳用這一招確實夠損的:平川利馬戰(zhàn),即使史文恭逃到盧俊義這邊,也可以憑著照夜玉獅子馬占有絕對優(yōu)勢——打不過也可以跑,能否活捉或擊殺史文恭,對宋江和吳用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盧俊義生擒或斬殺史文恭,不坐頭把交椅也得坐二把交椅,吳用就會被擠到第三,公孫勝會被擠下高臺與關(guān)勝林沖同列,這顯然是吳用不愿意看到的:當(dāng)小三很不好受,一同智取生辰綱的公孫勝被擠出核心圈,肯定會消極怠工。

如果不是盧俊義生擒史文恭,就可以安排他當(dāng)馬軍五虎將之首,梁山“三人團(tuán)”中還是吳用說得算。
沒有戰(zhàn)馬長槍的盧俊義想擒斬史文恭,在宋江吳用看來,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我們細(xì)看水滸傳,也發(fā)現(xiàn)史文恭的武功,比大刀關(guān)勝和豹子頭林沖還高:他的徒弟曾魁與林沖大戰(zhàn)五十回合沒被挑落馬下,后來在梁山馬軍五虎將中位列第三的霹靂火秦明,二十回合就被史文恭打得力怯而逃,然后被史文恭追上去一槍戳中大腿,一個跟頭栽下馬去。
秦明手使狼牙棒,也算梁山大力士之一,但是在力量和技巧兩方面都不是史文恭對手,由此可見史文恭的厲害:哪一位梁山好漢,有把握在二十回合或一百回合擊敗秦明?
盧俊義的步戰(zhàn)水平,宋江和吳用都是知道的:李逵那個莽漢,尚且能跟盧俊義打完三個回合掉頭就跑而盧俊義追趕不上,劉唐、穆弘、李應(yīng)三把樸刀纏住盧俊義逃過不得,最后“三個頭領(lǐng)各自賣個破綻,一齊拔步去了。盧俊義又斗得一身臭汗,不去趕他?!?/strong>

如果不能像武松那樣敢于搏命,沒有盔甲的步軍頭領(lǐng)遇到雷霆萬鈞的重甲騎兵騎將,不想被殺就得逃跑,盧俊義也不例外:“霹靂火秦明、豹子頭林沖,引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東山邊殺出來;又見雙鞭將呼延灼、金槍手徐寧,也領(lǐng)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strong>
人算不如天算,也不如鬼算:宋江和吳用的小算盤,被神秘出現(xiàn)的托塔天王晁蓋破壞了。
曾頭市北梁山軍攻破,史文恭騎著照夜玉獅子馬突出重圍,手拿桿棒的步將根本就沒攔不住他:“那匹馬是千里龍駒,見棒來時,從頭上跳過去了。”
就在史文恭成功突圍之后,晁蓋出現(xiàn)了:“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云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fēng)颯颯,虛空中一人擋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馬便回。東西南北四邊,都是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再回舊路,卻撞著浪子燕青(可見前面用桿棒打史文恭馬腳的不是燕青),又轉(zhuǎn)過玉麒麟盧俊義來,腿股上只一樸刀,搠下馬來。”
盧俊義能不能打過史文恭是一個問題,為何如此輕松拿下史文恭更是大問題:手藝巧不如家什妙,史文恭即使比盧俊義的武功略遜一籌,這樣被輕松擊敗都不合常理——比較之下,豈不是說盧俊義有一回合擊敗關(guān)勝林沖等馬軍五虎將的能力?
盧俊義擊敗史文恭堪稱秒殺,但是說他能一回合擊敗關(guān)勝林沖,估計所有人都不會相信,因為他三回合連李逵都?xì)⒉坏?,就更別提打敗魯智深武松了。
李逵當(dāng)然不如秦明,秦明當(dāng)然不如史文恭,盧俊義三回合殺不掉李逵,卻能一刀解決史文恭,這不合常理的現(xiàn)象,牽扯到一樁懸案:如果晁蓋是被宋江指使某位梁山好漢射殺,他為什么要纏住史文恭?
晁蓋臨終前并不知道毒箭出自何人之手,所以遺言才說“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是宋江篡改遺言,變成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p>
據(jù)說人死后什么都知道,于是晁蓋把史文恭弄得暈頭轉(zhuǎn)向失去戰(zhàn)斗力,就極有可能是知道了事情真相:他沒有能力將仇人史文恭斬殺,所以就把史文恭送到盧俊義刀下。
但是這里面也有兩個問題:其一,盧俊義為什么將史文恭生擒而不當(dāng)場擊殺?其二,史文恭被生擒,宋江為何不將其公開審訊?
這兩個問題細(xì)想起來又會衍生一個新問題:晁蓋不早一點現(xiàn)身,把史文恭攆到魯智深、武松、李逵面前,卻偏偏要送給盧俊義,是不是想幫盧俊義上位以免宋江篡權(quán)?
這樣一想就可以理解了:晁蓋確實跟史文恭有仇,但卻并非一箭之仇,他費勁巴力把史文恭攆到偏僻處盧俊義刀下,就是讓眾好漢看清宋江的嘴臉。
晁蓋是不是史文恭射殺,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一個大家都能認(rèn)可的答案,咱們還是來聊另外一個問題:綜合盧俊義和史文恭的戰(zhàn)績來評價,似乎是史文恭的武功更勝一籌,他之所以栽在盧俊義刀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拋開干擾因素,讓他們在同等條件下公平單挑,多少回合能決出勝負(fù)、最終勝利者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