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句讀經(jīng)驗分享004

今天我們繼續(xù)進行《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句讀經(jīng)驗分享。
上次我們了解到了當資本家贏利時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而當資本家虧損時工人就一定跟著吃虧;了解到了為什么勞動價格要比生活資料的價格遠為穩(wěn)定,今天我們接著往下讀。
由于編者本人水平有限,如果出現(xiàn)錯誤,還望各位同志批評指出;另文本選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本期閱讀的文稿如下:
工人還有一個不利的方面:
不同行業(yè)的工人的勞動價格的差別,比不同投資部門的利潤的差別要大得多。在勞動中,個人活動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差別會表現(xiàn)出來,因而所得的報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資本總是邁著同樣的步子,并且對現(xiàn)實的個人活動漠不關(guān)心。
總之,應(yīng)當看到,工人和資本家同樣苦惱,工人是為他的生存而苦惱,資本家則是為他的死錢財?shù)内A利而苦惱。
工人不僅必須為物質(zhì)的生活資料而斗爭,而且必須為謀求工作,即為謀求實現(xiàn)自己的活動的可能性、手段而斗爭。
我們列舉社會可能處于的三種主要狀態(tài),并且考察工人在其中的地位。
(1)如果社會財富處于衰落狀態(tài),那么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因為,即使在社會的幸福狀態(tài)中工人階級也不可能取得像所有者階級取得的那么多好處,沒有一個階級像工人階級那樣因社會財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難1。
[1] ? ?亞·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zhì)和原因的研究》1802年巴黎第2卷第162頁?!幷咦?/span>
下面我們逐句分析。
工人還有一個不利的方面:
不同行業(yè)的工人的勞動價格的差別,比不同投資部門的利潤的差別要大得多。
例如現(xiàn)在,一位流水線工人的工資與一位程序員的工資是相差甚遠的,月薪幾萬元的白領(lǐng)是無法想象月薪兩三千元的流水線工人的生活的,這使得工人群體逐漸分化。
對于不同行業(yè)投資部門的利潤差別,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shè)現(xiàn)在有兩個行業(yè),包子行業(yè)和油條行業(yè);三個資本家(投資部門),A、B和C。一開始,A將自己的資本投入了包子行業(yè),而B和C將自己的資本分別投到了油條行業(yè)。一段時間下來,A因為沒有人與他競爭包子行業(yè),獨占市場,一個人干得風生水起,掙了很多錢。而油條行業(yè)因為有B和C兩位資本家,競爭激烈,二者不得不通過降價等手段來搶占市場份額,掙得錢比較少。久而久之,B發(fā)現(xiàn)A在包子行業(yè)掙了很多錢,自己決定將資本從油條行業(yè)轉(zhuǎn)到包子行業(yè),也掙一掙包子的錢。這樣一來,剛開始,B確實可以通過包子行業(yè)掙了一部分錢,一段時間后,B不得不和A來爭奪包子市場,雙方開始降價,盈利也沒有之前多了。反觀C,當B離開了油條行業(yè),C一個人獨占鰲頭,得到了油條行業(yè)的全部市場,就像當初A一樣,掙了大錢。
當然,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但足以表達完整的意思。資本家總是會將資本從不掙錢的行業(yè)投到掙錢的行業(yè),造成行業(yè)資本過量,利潤變少,這時他們又會將資本撤出轉(zhuǎn)向新的掙錢的行業(yè)。而工人是做不到的。
在勞動中,個人活動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差別會表現(xiàn)出來,因而所得的報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資本總是邁著同樣的步子,并且對現(xiàn)實的個人活動漠不關(guān)心。
工人,或因個人能力的差異或因從事的工作的差異,獲得的勞動報酬也不相同。像流水線工人和程序員,工資不同。同為程序員,也會因能力高低,得到不同的工資。人和人之間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是一個掙得多,一個掙得少。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是由獲得的勞動報酬來決定的。用錢來衡量人的差異,抹殺了人本來具有的個性,這是十分殘酷的。
但是資本不同,資本只會逐利,它們只有這一個代表性的特征。
總之,應(yīng)當看到,工人和資本家同樣苦惱,工人是為他的生存而苦惱,資本家則是為他的死錢財?shù)内A利而苦惱。
相當諷刺的話。工人和資本家各有各的煩心事,工人憂慮該怎么活下去,資本家憂慮該怎么掙更多的錢。不過好消息是,工人和資本家都有苦惱;但壞消息是,工人和資本家也僅有這點相似了。
工人不僅必須為物質(zhì)的生活資料而斗爭,而且必須為謀求工作,即為謀求實現(xiàn)自己的活動的可能性、手段而斗爭。
十分殘酷的現(xiàn)實。人,首先要能夠活下去才能算是一個人。對于工人來說,他必須得先有一份工作來獲得工資,才能支付得起自己的生活資料,才能支持他活下去。即,工人只有先成為工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那么,工人是什么呢?
我們列舉社會可能處于的三種主要狀態(tài),并且考察工人在其中的地位。
這里馬克思列舉了三種狀態(tài),即社會財富處于衰落、增長和頂峰。本期我們先談一談第一種狀態(tài),剩下兩種我們下期再談。
(1)如果社會財富處于衰落狀態(tài),那么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
當社會財富處于衰落狀態(tài),資本家會縮小生產(chǎn)規(guī)模,這會導致裁員、工資降低等,給工人帶來災(zāi)難。
因為,即使在社會的幸福狀態(tài)中工人階級也不可能取得像所有者階級取得的那么多好處,沒有一個階級像工人階級那樣因社會財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難
無需多言,在資本主義社會,無論社會貧困還是富有,工人都永遠無法像資本家那樣生活。
至此,《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筆記本I中工資【II】的部分便分享完畢。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