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獻《神祗訓》說“神道以誠(まこと)為本”
音樂筆記166、日本文獻《神祗訓》說“神道以誠(まこと)為本”

源氏物語(百度百科):…
?
作品鑒賞
?
主題
…主題:1、指文藝作品中?或者社會活動等所要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內(nèi)容。
2、泛指談話、會議、文章等的核心內(nèi)容…
?
日本古代的“真實(まこと)”的審美意識?是在日本本土文化思想——原始神道樸素的現(xiàn)世觀中育成的。
…真、實、真實:見《歐幾里得57》…
(…《歐幾里得》:小說名…
…《歐幾里得57》:《歐幾里得》這部小說的第57話…)

…真[まこと]:【名詞】真實的事,真事;誠心。
【副詞】實在是,非常。
【感嘆詞】這樣說來……
…
…真[しん]2:【名詞】真理;真正地,真實地;認真地…
…真[ま-]3:【名詞】
1.真實,實在。
【接頭/接尾】
1.誠實,真誠;正派,正經(jīng);正;純;標準的。
2.真實的…
…こと:【終助詞】
1.啊,哇。
2.呀。
3.嗎…
…意、識、意識:見《歐幾里得142》…
…文、化、文化:見《牛頓159》…
…思、想、思想:見《歐幾里得154》…
…樸素:見《歐幾里得165》及《牛頓250》“素樸”…
…觀:見《歐幾里得12》…
?
日本文獻《神祗(zhī)訓》說“神道以誠(まこと)為本”,這里的“誠”便是“真實”。包含了“真言”、“真事”、“真心”等。
…祗(百度漢語):恭敬:~候回音(舊時信里要對方回信的客氣話)…
…祗(百度百科)2:1.“祗”讀作zhī時,意為敬,恭敬。
2讀作zhǐ時,同“只”…

誠(百度百科):“誠”戰(zhàn)國文字寫作圖1,字形由“言”和“成”兩部分組成。
篆(zhuàn)文(圖2、3)、隸書(圖4、5)、楷書同。
簡化字將“言”旁簡化為“讠”。
…簡:見《歐幾里得77》…
…化: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zhuǎn)變成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綠~。美~。惡~。電氣~。機械~。水利~…見《歐幾里得2》…
?
“誠”是形聲字,“言”作形旁表意,表示其本義?與言語有關,
“誠”的本義為真實無妄,多半由言語表達,因此“誠”字從“言”表義;“成”作聲旁表音。
從“成”聲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說文解字)》,“成”的本義為“成就”“完成”,真實無妄必須是完成、真實的東西,不能是未完、虛假的,因此“誠”字從“成”聲可以看成有兼義的功能。
…功、能、功能:見《伽利略44》…
?
?
“誠”的基本義是誠實、真實。
…基、本、基本:見《歐幾里得2》…
?
引申為凡事物之真實。如《管子·乘馬》:“非誠賈(gǔ?),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不是誠實的商人,不得依靠經(jīng)商為生;不是誠實的工匠,不得依靠做工為生)。
“誠”虛化為副詞,相當于直正、確實義。如《孟子·公孫丑上》:“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yàn)子而已?!?/p>
作連詞,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果真、如果。如《戰(zhàn)國策·趙策三》:“趙誠發(fā)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
?
始見于戰(zhàn)國文字,古字形從言、成聲。
“誠”的基本義是誠實、真實。
虛化為副詞,相當于真正、確實義。
作連詞,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果真、如果。
?
?
誠(百度漢語)2:形聲。從言,成聲。本義:誠實,真誠。
?
基本釋義
1.(心意)真實:~心~意。開~布公。她的心很~。
2.實在;的確:此人~非等閑之輩。
3.如果;果真:~如是,則相見之日可期。
?
“日語里“真”和“誠”的發(fā)音好像一樣吧?——網(wǎng)友提問
請看下集《音樂筆記167、“真”和“誠”念「まこと」時意思一樣》”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