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調稼軒《登建康賞心亭》韻祭君(附 掉書袋及 廉頗 故事)
水龍吟·調稼軒《登建康賞心亭》韻祭君
美芹十論平戎,窮究九議天人際。南朝盛事,故國清水,繞江鬟髻。飛虎兵戈,弱冠劍指,胡言驕子。盡治安撫政,北伐傳贊,名堂畏、無能意。
狂怒前年鯨膾。射天狼、仲謀爭氣。力田莊稼,別枝驚鵲,小舟從此。破碎浮沉,廉頗老矣,乃翁知未?望長安日下,河陽灞涘,千年多淚。

? ? ? 關于韻類的和詩一共有三種:
次韻是完全復刻原詩的韻腳;
用韻是依舊使用原詩那幾個韻字,但不管順序;
依韻則只是與原詩壓同一韻部的韻。
? ? ? 用古詩韻最大的問題,就是韻了,宋代通用的廣韻與今天通用的(不分哪種了)新韻差別很大,而“次韻”已經把字限制好了,對于不懂古韻的作者來說,這比讀古詩還要難受。

? ? ? 像《登建康賞心亭》這樣的其實還好,它一共只有三處不協(xié),而沒有平仄上的問題;所以我個人為了追求最終的效果,選擇把這一首的韻腳位置簡單地調一下,以最少的變化來爭取最多的挽回。(這是“調”僅有的所謂意義)
? ? ? 從理論上看,這是在“用韻”這一形式之內的,但卻是“次韻”之“次”的思想。算了,反正這純粹是我個人的強迫癥,條件合適就把次、用、依或者生造出來的調、易、反什么的標明白,要不然就統(tǒng)一扔到“用”這個筐里。

? ? ? ?這一首便是直接寫辛棄疾的。辛棄疾的代表作品是《稼軒長短句》,和《美芹十論》、《九議》。美芹出自《列子·楊朱》,指得是拿微不足道的東西,比如“美芹”,獻給別人。
? ? ? 究天人之際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提出的目標: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這里是對《美芹十論》在軍事方面的贊頌。
? ? ?“南朝”整句摘編自周邦彥的《西河·金陵懷古》,這是在辛棄疾之前,北宋時的金陵懷古之作。那此后的,辛棄疾時代的歷史一對比,這首諷刺詩便更諷刺了。

? ? ? 辛棄疾21歲時起兵反金。飛虎軍是其南歸后建立的一只軍隊,但實際上沒能建成。以此作為辛棄疾的軍隊的代稱。
? ? ? 據(jù)《漢書·匈奴傳》記載,狐鹿姑單于在給漢朝的書信中曾說:胡者,天之驕子也。
明年,且鞮侯單于死,立五年,長子左賢王立為狐鹿姑單于。
……
其明年,單于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 ? ? 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有“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本洌瑢儆谑亲砭频目裣胫?。
? ? ? “射天狼”就怎么也繞不開蘇軾的《密州出獵》了,巧了,這里也提到孫權了。不過,雖然說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吧,但孫十萬北伐確實差點兒事,戰(zhàn)斗力也就比法國強點兒。(今日乳法)
? ? ? 辛棄疾南歸之后做了近二十年的轉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41歲之后的二十年除去兩年的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以外,大多是在鄉(xiāng)村里閑居的?!?strong>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這首詞我記得當年的小學課本上都有。
? ? ?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知名度應該不低,蘇軾《夜歸臨皋》里的句子。

? ? ? 關于廉頗其實故事還挺復雜的。(眾所周知),長平之戰(zhàn)時趙括代替了廉頗。但后來廉頗還是被重用過的,燕國趁機來欺負死了45萬青壯年的趙國,被廉頗打回去反而包圍了燕國,逼得割了五座城來求和,后來還帶兵成功攻占了魏國的繁陽。直到趙孝成王死了之后,悼襄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跟樂乘干了一架之后,才躲到了魏國去。
? ? ? 后來趙國又被秦國欺負了幾次,趙王就開始想念廉頗了,就派了使者去看望廉頗,現(xiàn)在他年紀這么大了,還能帶兵打仗嗎?廉頗見到使者可高興了,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上行∪俗魉?,趙國第一奸臣郭開拿錢賄賂了使者,于是使者告訴趙王: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還很能吃飯??墒俏以谒依镒艘恍?,他就去拉了三次屎。趙王只能感慨:廉頗老矣。
? ? ?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趙使廉頗將,擊,大破燕軍於鄗,殺栗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居六年,趙使廉頗伐魏之繁陽,拔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p>
? ? ?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shù)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壁w王以為老,遂不召。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绷H卒死于壽春。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摘錄》自長平后廉頗事

? ? ? 辛棄疾寫《京口北固亭懷古》的時候,已經66歲了,此時南宋朝廷竟然開竅了,開始籌劃北伐了。年事已高的辛棄疾不能不考慮“尚能飯否”了,但北伐終歸是國家大事,國力不行、軍隊不支棱的話,就算是真的有廉頗再世了那也沒轍呀。所以全詩又是孫權啊、又是劉裕啊、又是劉義隆啊,又是拓跋燾啊,更要南宋“尚能飯”,而不是“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才行。
? ? ? 當然,歷史證明,南宋已被“暖風熏得游人醉”,最終亡了?!巴跏彝逗Q律饺?,家祭不敢告乃翁?!眴栭L安與日孰遠?長安遠:舉頭見日,不見長安。
憑誰道:廉頗未老,尚能飯也?
廉頗確實未老,但辛棄疾確實老了,在京口北固亭懷古時已是66歲,不到兩年便含恨離去,死前猶大呼“殺賊!殺賊!”。
而南宋終究沒有能 道出未老 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