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名”來歷和含義
《史記?佞幸列傳》:漢文帝寵臣鄧通擅長拍馬。帝生癰,鄧通常用口吮膿水,帝尤憐之。文帝讓人給通算命,曰:“當(dāng)貧餓死。”帝:“能富通者我也,怎能貧?”遂賜通銅山,可自鑄錢。文帝崩,景帝即位。景帝恨通阿諛奉承,罰沒其家產(chǎn)。長公主謹(jǐn)記父訓(xùn),常賜錢物,吏盡沒收。通“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名,人的名字。這里名詞作動詞用,表示以己名占有。后由此產(chǎn)生的成語“一文不名”表示,一文錢也沒有,形容極其窮困。
《史記?佞幸列傳?鄧通》原文:“(通)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p>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