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秀秀:走,上山采茶去
“前村殘月尚朦朧,路入茶田第幾重。
葉露香黏纖指膩,花風涼襲小鬟松。
短歌相答鶯喉軟,嫩色才抽雀舌濃。
采得盈筐好歸去,莫教野蝶尾行蹤?!?span id="s0sssss00s" class="js_tx_video_container">
--《采茶女》清?蔡見先

春和景明,萬物復蘇?!跋刹韫枢l(xiāng)”蒙頂山正值春茶開采之際,茶山上、茶園里處處皆是一派春意盎然--穿梭在茶園樹間的纖纖身影,成為蒙頂山獨有的風景線。她們神清氣朗,身挎竹簍,素手輕拈,采芽摘綠,樂而忘歸。

春天的第一口新鮮滋味--“蒙頂甘露”采摘細嫩,每年春分時節(jié),當茶園中有5%左右的茶芽萌發(fā)時,即開始采摘,標準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再經(jīng)傳統(tǒng)炒青綠茶“三炒三揉”工藝精制而成,成品外形緊卷多毫,嫩綠色潤,香氣馥郁,湯色碧清微黃,滋味鮮爽回甘。

書院秀秀老師作為不折不扣的“雅女”,此時也正“呼朋引伴”徜徉于雅安“雪竹園”中,指點茶山,授業(yè)解惑,孜孜不倦。

書院學人雅士不乏有興有暇者,得此機緣,豈不倍加珍惜?于是跟隨老師,朝夕相對,采茶、制茶、煎茶,點茶,讀《茶經(jīng)》,隔火熏香,撫琴……各類課業(yè),修習不輟,簡直須臾不忍稍歇--風雅若此,雖忙亦樂,不負韶光。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p>
--《謝中上人寄茶》唐?齊己

采茶正當時。卿若有意,何不同來?“坐飲香茶愛此山”的秀秀老師,正待卿于“野泉煙火白云間”。
茶人秀秀:低吟淺唱古琴曲,細啜慢品蒙頂茶
茶人秀秀:琴養(yǎng)心,棋養(yǎng)智,茶養(yǎng)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