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23 死亡漩渦
坐在辦公室內(nèi),我的額頭上不斷有汗珠流下,我知道,我此時的腦袋正在瘋狂驅(qū)散熱量,但即便額頭摸上去涼爽,也無法阻止大腦已經(jīng)在熱量的堆積下變得遲滯。這種沉重感,令我無法思考。
夏天,辦公室,這兩個名詞組在一起,也唯有空調(diào)能夠解救我了。
所以,我打開了空調(diào)。
雖然,我不喜歡空調(diào)。
就像是迫不得已吃下的解藥,而解藥的配方則是另一種毒藥。這么說,或許有些道貌岸然,因為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大多數(shù)的生活行為都難免要損害些什么。
而這種損害,最終也仍要由我們自己來承受。但人由于受限于“已知”的范圍,所以注定只能探究有限的因果,愈是無知的人,所能探究的因果范圍也會愈小,也愈會專注于眼前的利益。
或許有的人會基于自己的知識量來舉例自己的行為,“即便我是多么有知,也會這么做”。
而我會說,“有知”不僅是信息含量的多少,大道至簡,“有知”與“無知”的相對區(qū)別,往往僅限于知不知曉那一兩條簡單的道理,也就是質(zhì)的差異。
這么說不是在講我有多么有知。有句話說得好,“知道的越多,越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無知”。
然而,不知道又有什么關系呢?
在有限的“已知”范圍內(nèi),人永遠都是活在當下的生物,只不過能夠通過對信息的儲存和處理來總結(jié)經(jīng)驗,使人擁有了時空感,也使人擁有了在時空中指導自身發(fā)展的能力。
放眼看去,每一個人類個體,都是孤獨的。
所以我在強求些什么?即便所有人都搞清楚了當下、過去和未來的關系,人也只是活在當下而已。
我想起了“螞蟻的死亡漩渦”,人類社會何嘗不存在這種現(xiàn)象,只是在更高層次上顯得復雜一些罷了。但這就是人類,哪怕前方是未知的地獄,哪怕盡頭注定是虛無,人類基于人類的本質(zhì),也仍然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