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最聰明的女人甄玉嬈:拎得清,是獲得幸福的制勝法寶
我一直覺得《甄嬛傳》是一部女性成長的史詩級教科書,其中許多關(guān)于女性成長的道理,古今通用。

在這么多女人里面,我最喜歡的不是睿智沉穩(wěn)的甄嬛,不是大氣端莊的沈眉莊,也不是囂張直爽的華妃,而是那個玲瓏通透的甄玉嬈。
甄玉嬈是甄嬛的親妹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家庭變故跟著父母流放去了苦寒之地,但甄家良好的家教,讓她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依然成長得知書達理,通透豁達。
玉嬈的命好,是因為有姐姐的加持嗎?起初,我也是這么想的,后來在仔細看看,不單單是她命好,其中也有屬于她自己特有的智慧。
一
皇帝見到了甄玉嬈便覺得她和純元皇后更像,便動了納她為妃的念頭,甄嬛幾次三番的反對,都惹得皇帝不悅,但甄玉嬈的一席話卻最終讓皇帝斷了納她為妃的想法,還把她賜婚給慎貝勒。

玉嬈一番“妻子論”回答的絲絲相扣,毫無破綻。句句都是冒犯的話,但皇帝的表情很有意思,有無奈有震驚有欣賞,這話是有點沖,但也特么太真誠了,估計四大爺這輩子都沒聽過這么坦誠的話,皇后不會說,甄嬛也不會說。
二
甄玉饒的成長之路上,經(jīng)歷了甄嬛當寵妃時的全盛,又隨著甄嬛失寵,一下子跌落谷底,最慘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被流放到了寧古塔的苦寒之地,掙扎在生死邊緣。

當甄嬛再次復寵歸來之時,玉嬈也經(jīng)歷了堪比甄嬛的動蕩生活。她見證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忍,同時也親身經(jīng)歷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因為自己和父母的相互守望,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也感受到了尋常人家的愛和溫暖,也許這才是她想要的。
三

滴血認親后,皇上來到永壽宮,說是看望甄嬛實則是為了看玉嬈。甄嬛知道皇上對瓜爾佳氏的處罰太輕,便想要讓他徹查當年瓜爾佳氏陷害甄家一事來解當年心頭之恨。
這時一直轉(zhuǎn)手帕的玉嬈說話了,給皇上訴說了她當年被流放寧古塔的苦楚?;噬蠎z香惜玉又想冊封玉嬈為妃,所以非常心疼玉嬈便命大理寺查出這些年瓜爾佳氏的罪證。瓜爾佳氏被皇上以最快的速度抄斬滿門,全靠玉嬈的那句話。

皇上在永壽宮時,玉嬈一直轉(zhuǎn)手帕,心機謀略不輸甄嬛。玉嬈懂得男人的心,知道怎樣做是最好的選擇。全劇中人物的結(jié)局,只有玉嬈的算是圓滿。轉(zhuǎn)手帕的玉嬈其實一直等著自己有說話的機會,因為她要為甄家重證清白不能讓父親背負莫須有的罪名。
四

皇上賞她海棠步搖,被她直言退回,她說:臣女不僅不喜歡金器首飾,而且那步搖上的海棠花是姐姐所鐘愛的,姐姐喜愛的,臣女不會沾染毫分。
一方面擺明了自己的原則,她絕對不會和自己的姐姐爭搶,即便對方是掌握天下的帝王,她也不會因此產(chǎn)生貪念,更不會覬覦。

另一方面提醒了皇上,你既是我的姐夫,也是姐姐的夫君,我會尊敬你,但你不要來打我的主意。由此可見,玉嬈三觀超正。
玉嬈是世家女子,看甄母的氣質(zhì)就知道玉嬈是個乖巧伶俐的女子,自然不會如此失禮,唯有一點就是她故意的,只為讓皇上打消娶她的念頭,她和允禧兩情相悅,只有在允禧面前她才會端莊優(yōu)雅,展現(xiàn)出小女人的一面。
一切一切都看出了甄玉嬈的智慧,她不像姐姐被困在深宮之中,她從小一直都在外漂泊,見識過更多人心,雖說年紀小處理事情上卻更加游刃有余,比姐姐還要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