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讀《詩經(jīng)·柏舟》,看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怎樣寫成千古名篇?

2021-08-16 16:34 作者:晉公子8  | 我要投稿





我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是媽媽給我讀《365夜故事》,還用磁帶把它們錄下來。這樣,每晚九點,我就可以在睡前用錄音機循環(huán)播放。


長大以后,讀小說,看電影,其實也還是聽故事。


不曉得你們是否跟我一樣琢磨過:什么樣的故事才算得上是好故事呢?


其實我覺得,講故事這活兒,有時候跟做廚子是一樣的。好吃的菜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食材本身很鮮美,很珍貴。遇上這樣的食材,好廚師無須過度烹飪,只求別破壞它的本味就好。


但是,像劉姥姥在大觀園里吃的“茄鲞”可就不是這么回事兒了。莊戶人家房前屋后在在皆有的茄子得經(jīng)歷怎樣的脫胎換骨,才能堂而皇之地走進朱門大宅,成為王公親貴們筷頭兒上的佳肴美味呢?


曹雪芹說:


“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凈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用香菌,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在瓷罐里封嚴,要吃時拿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p>


看看,這拉拉雜雜一大篇,考校的全是廚師的手藝??!



我聽過的那些故事里,像《孔雀東南飛》和《泰坦尼克號》之類的故事更像前一類菜肴。


就算你講故事的技巧不很高明,說到焦仲卿、劉蘭芝或者杰克、露絲的生離死別的時候,臺下的觀眾也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流淚,捧你的場。


但是,你講的故事要是《花樣年華》,恐怕就沒這種福利了。想想看,相鄰兩家的男女主人分別與鄰居的配偶有了曖昧,這是多么惡俗的情節(jié)!如果不是“很會講”,這樣的故事能在戛納征服挑剔的法國人嗎?


所以好故事的另一種,其實是講得好。聽這種故事的感覺,跟吃茄鲞,大概有幾分像。


碰巧,我最近“吃了一盤茄鲞”。這個講得不錯的故事載在《詩經(jīng)·鄘風》里,就是《鄘風》的第一篇《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

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詩·鄘風·柏舟》



單就故事本身來說,它再普通不過:一個年輕姑娘愛上了一個毛頭小伙兒,可姑娘的母親卻不答應。熾熱的愛情遭遇了家庭的阻力,姑娘情急之下,說出了上面的兩段話。


兩段歌詩,重章疊唱,其實就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我這輩子認定了就是他了,這事兒沒得改”;第二,“媽媽呀,你怎么就不能體諒女兒的心意呢”?——不用費心去挖掘,是否丈母娘執(zhí)意不肯接納未來的女婿是因為某種不可告人的隱情。


從詩文本身來看,母親否決這個小伙兒的原因可能很簡單,就是一句“髧彼兩髦”。古人口中的“兩髦”是一種男孩子留的發(fā)型,也就是頭發(fā)齊眉,分向兩邊垂下。這是古代男子未及冠禮(即成人禮)之時留的發(fā)型。


換句話說,女兒選擇的對象是一個青澀稚嫩的少年郎。他的肩膀還太單薄,恐怕?lián)黄鸺彝サ呢熑巍D赣H不放心把寶貝女兒交托給這樣一個乳臭未干的大男孩兒,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兒嗎?


常言道“詩言志”。詩該如何言志?我個人私意以為,能做到下面兩點的話,至少從言志的角度去評判,它很可能就是一首好詩:


第一,好詩無偽,最忌裝腔作勢,用古人的話說,叫做“修辭立其誠”。因為語言只是表達感情的工具,真正能打動人心的絕不是花哨的話術而只能是真摯的感情。


第二,人的感情往往瞬息萬變,百轉千回。只有好的文字,細膩而靈活的文字,才能追蹤到感情變化的蛛絲馬跡。當然,假如有哪位天賦異稟的作者居然能超越這樣的境界,讓他的文字就像外化的皮膚一樣貼合在抽象的感情上,清晰地傳遞出每一絲喜怒哀樂,那么,贊他一句鬼斧神工,應該都不過分
。


不少鑒賞家讀過《柏舟》,都覺得它的好處是做足了上述兩點中的第一點。也就是詩人直以賦筆抒寫女孩兒的心聲,把她對愛情的渴望、對家庭的怨怒寫得真實可感。


但是坦率地說,讀過這首詩之后,女主人翁一覽無余的感情告白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反倒是詩人纖細入微地勾勒出主人翁的心理變化,讓我對他的文筆擊節(jié)稱賞。


這個變化在哪里?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柏舟》兩章的文字異同:


這首詩的兩章都可以從意義上切分成兩個段落?!皻税刂?,在彼中河(在彼河側)”是起興,而“髧彼兩髦”直至“不諒人只”是興起的詩情。


關于詩情的一部分,雖然詩人也做了文字上的局部調整,但是“儀”之與“特”,“靡它”之與“靡慝”都是同義或者近義的相互替換,這種替換的主要功能不在于變換文字的意義,而在于豐富樂章的音節(jié)。



至于起興的部分就有不同:從“在彼中河”到“在彼河側”,“中河”之與“河側”顯然表達出了文字意義上的某種變化。


這種變化與之前的不變相互配合,效果就像兩種樂器的合奏:其中一種樂器始終奏著一定不易的旋律,而另一種樂器的旋律卻抑揚頓挫,變化多端,聽眾的耳朵會被哪一種樂器的聲音所吸引呢?我猜是“汎彼柏舟,在彼中河(河側)”。


讓我們把“汎彼柏舟,在彼中河”兩句還原成畫面。詩人所描寫的情境大概是女主人翁因為戀情不為家庭所接納,于是苦悶之余,泛舟河上。坐在這條小船里,她的心情就像漂泊不定的柏舟一樣,慌亂,迷茫,沒有方向。


一個年輕姑娘在此時此刻喊出“之死矢靡它”的誓言,其所要表達的,與其說是某種義無反顧的決心,毋寧說是對現(xiàn)實壓力的憂慮——擔心自己或將屈從母親的意志,于是藉此誓言來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堅持抗爭到底。


她的抗爭成功了沒有?詩中沒有答案。但至少,我們能看出她的決心越來越堅定了。


詩歌從首章的“在彼中河”過渡到次章的“在彼河側”——船從波濤涌動的河心劃來,穩(wěn)穩(wěn)地停靠在岸邊,這極有可能是詩人的一種暗示,暗示女主人翁成功地終結了彷徨,下定了決心。


而在這時,“之死矢靡慝”的重章疊唱再度響起,它也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再次重申誓言的主人翁已經(jīng)做好準備,準備為追求自己的愛情而做出義無反顧的犧牲。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wǎng)絡


讀《詩經(jīng)·柏舟》,看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怎樣寫成千古名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游戏| 曲麻莱县| 合阳县| 石嘴山市| 徐水县| 桦南县| 巴彦县| 教育| 雅安市| 大理市| 鄯善县| 威海市| 祥云县| 华宁县| 凤山县| 阳东县| 大同县| 嘉义县| 前郭尔| 加查县| 邻水| 平和县| 聂拉木县| 民勤县| 淮滨县| 昂仁县| 惠水县| 安达市| 塔河县| 五大连池市| 缙云县| 三原县| 阿克陶县| 红原县| 衢州市| 韶关市| 五寨县| 定南县| 驻马店市| 玉屏|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