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huán)王》系列入門必看:淺談作者構(gòu)建中土世界地圖的歷程

《中洲總圖》(General Map of Middle-earth)是一張由作者克里斯托弗·托爾金在1953年為《魔戒》初版繪制的地圖。

? ? 這張地圖本身沒有注明標題,它現(xiàn)在常用的名稱(《中洲總圖》)是韋恩·哈蒙德和克里斯蒂娜·斯卡爾提出的。(二人為托爾金著作研究者)



? ? 《中洲總圖》是克里斯托弗·托爾金以父親J.R.R. 托爾金的一份草稿為基礎(chǔ),匆忙繪制的。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J.R.R. 托爾金本人經(jīng)常把《中洲總圖》作為準則和參考,但他也指出這張地圖存在著許多不準確的地方。令人遺憾的是,J.R.R. 托爾金從來沒有親自繪制過一張更精確的地圖來代替《中洲總圖》,這使得《中洲總圖》逐漸成為了被廣為接受的“正統(tǒng)地圖”。

? ? ?當克里斯托弗·托爾金編輯出版《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說》(UT)時,他原本打算在書中收錄《中洲總圖》,同時在地圖上加標新的地名;但是他后來決定將地圖重繪一遍,在保留原圖風(fēng)格和設(shè)計的同時,增添地名并修改一些小誤。
? ? 這份以《中洲總圖》為基礎(chǔ)、重新繪制修正的地圖題為《第三紀元末期的中洲西部》,它不僅僅被收錄在《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說》里,而且自2005年起,也被收錄于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魔戒》中。(世紀文景版魔戒也采用該圖)。

? ? 克里斯托弗·托爾金基本上保留了原地圖的風(fēng)格和細節(jié),但是采用了比原圖大一半的比例,這樣一來就可以使用更大的字體標注地名,增加了清晰度;此外,這張地圖展示的地區(qū)比《中洲總圖》要小一些(缺失了南部的烏姆巴爾和北部的佛洛赫爾海岬),標注的地名則更多一些(補充了原地圖遺漏的地名和《未完的傳說》里新出現(xiàn)的地名)。
? ? 不過,雖然《第三紀元末期的中洲西部》是《中洲總圖》的重繪,但這并不就意味著克里斯托弗·托爾金認為這兩張地圖已甄完善。
? ? 只是,當克里斯托弗·托爾金編輯《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說》時,《中洲總圖》已經(jīng)成為了被廣為接受的“正統(tǒng)地圖”。所以,后來他認為最好還是基本保留原地圖的設(shè)計。
? ? 于是,這兩個版本的第三紀元中土世界地圖流傳了下來。









托爾金設(shè)定中土世界的版圖在不同的紀元里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世界版圖并非一成不變,中土世界經(jīng)歷了漫長的兩個紀元的變化,才形成了我們所見的第三紀元的版圖樣式。關(guān)于中土變遷的考據(jù)可以參考以下專欄:

更多推薦:
北方王國阿爾諾興亡史CV6109493
中洲第四紀元CV6071512
黑努門諾爾人歷史CV612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