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舉措可保證作物“根深葉茂、健壯高產”
俗話說“水是肥腿,根是肥嘴”,莊稼能長好,根很重要!根系質量決定著作物的生長發(fā)育質量,也決定著作物的品質、產量水平。農作物的許多生理疾病都是根本問題:
任何作物生于根,死于根。強大而發(fā)達的根系是作物生長和高產的基礎。
確保農作物“深根、強壯、高產”的六項措施:
1.調整表土的PH值
長年的不合理施肥,導致耕作層的PH值變化,是土壤環(huán)境問題沒有發(fā)生的根源。土壤進行酸化或鹽堿化都可以通過施用中微量金屬元素菌肥來調節(jié),偏硅酸可以得到有效市場調節(jié)社會土壤的PH值。
2、增施有機質
有機質是從肥沃的土壤中篩選出來的,具有疏松土壤、通氣、形成團聚結構、保水保肥、提高微生物活性、促進根系發(fā)育等作用。
3、增施生物菌肥
活化土壤可以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為作物提供完整的養(yǎng)分,防止根部病害,預防病害,以菌抑菌,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細菌或生物,減少病蟲害,達到顯著的增產效果。
4、合理排灌
建議采用小灌或微灌或滴灌,既可保護土壤團聚體結構,又有利于根系生長。同時,露地作物在雨季排水系統(tǒng)中與灌溉系統(tǒng)、防澇、防根死同等重要。
5.應優(yōu)先考慮對土壤環(huán)境友好的功能性健康肥料。
功能性水溶肥,含腐植酸或氨基酸,對于企業(yè)補充一些有機質、提高具有地溫,提高我國土壤透氣性,提高生產肥料資源利用率,養(yǎng)根護根壯根,都有一個積極的意義。
6、中耕松土
農業(yè)諺語“鋤頭下的水和火”意味著鋤(耕地和松土)提高耐旱性(用水) ,同時有效地提高地溫(用火)。特別是在作物苗期,根系發(fā)育還不完全。中耕松土是提高土壤溫度、增強土壤滲透性、促進根系發(fā)育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