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 體制內(nèi)影響晉升的因素
體制內(nèi)就是一個市場,目前看來是一個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少數(shù)上位者掌握晉升機會這一核心資源,眾多下位公務員提供各種勞動服務供買方挑選。
根據(jù)自然稟賦條件,作為個體的乙方能提供諸如:顏值、學識、能力、人脈等等的大類產(chǎn)品。這些是每個人都能提供的,只是質(zhì)量有高有低,也是甲方所必然需要的,但他們會選擇最能滿足需要的進行交換。
這個市場的甲方既有作為人所需要的需求滿足,也有作為官員所需的需求。簡單說,你既可以滿足上位者個人滿足,也可以滿足其政治需求。
那么乙方首先要確定,你有什么產(chǎn)品?如上所說的,顏值、學識、能力、人脈甚至是金錢都是你的產(chǎn)品,要被需要,被交換才能成為有效的交換品。
比如,你說你長得真帥,可領導是個正常的男性,那就滿足個人審美需求這一單項競爭力來說,肯定不如長相尚可的女性吧??墒?,如果你是警隊的,大領導要來視察,你榮膺升旗手之類的獲得贊譽,就滿足了甲方的政治需求,長此以往,就多了晉升機會不是?
人脈廣,這是個很重要的產(chǎn)品,既可以滿足個人需求也可以滿足政治需求。這里的人脈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限制在家里有人是大官大商或者朋友同學飛黃騰達。
舉個實例,親身親歷,某個單位突然接到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要求,24小時內(nèi)要張貼大量宣傳海報,分管領導問了很多地方就是沒空閑印刷,一個小干部朋友很多,恰好有一個朋友是造印刷機的小作坊,一問有一家定了機器剛裝好,還沒開工,于是就去那家新廠按時印刷完成,小干部自然而然地跟著分管領導干精神文明,成績斐然,分管領導轉(zhuǎn)正,滿足了政治需要,他也就成了分管副職。
能力啊、文筆啊這些如果切合了甲方的需要,那就更是好產(chǎn)品了。但關鍵是要切合需要。你在宣傳部門,非說自己雖然寫不好文章,但是對經(jīng)濟建設有研究,在城管戰(zhàn)斗集體,非要舞文弄墨。你的產(chǎn)品再好,滿足不了甲方的需求,那就肯定無法交易,那不是只能等著懷才不遇,馮唐易老了嘛!
誰是甲方?也就是常說的“站隊”。
誰擁有決定或影響你晉升的任免權,誰就掌握了稀缺資源,也就是你提供勞動服務供其挑選的直接對象。比如街道的書記具有向上級推薦科級干部的權力,那通??梢哉J為他就是你的甲方。可是,如果街道副主任她老公是本區(qū)的組織部長,是不是要思考一下誰擁有更加核心的資源?或者說,某個地市級單位的正職已經(jīng)將近退休了,而副職基本確定接班,誰是甲方能提供你更長期的資源?
選擇甲方,必須和你的供給有關。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要認清自己的稟賦,挑選出自己的優(yōu)勢不斷加以強化。再看看哪個甲方更需要你的產(chǎn)品,選擇跟著他,滿足他的需要,晉升的交換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