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性為0的“農(nóng)民兜” | 鈴木Mighty Boy
0927:在這里補一下Mighty Boy的文章(好像是真的沒發(fā)過)
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7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日本獨有的k-car,再一次紅紅火火起來。原因也很簡單,當(dāng)時的人們有著濃厚的“節(jié)省能源”“、降低成本”意識,k-car比起普通乘用車,似乎更符合這些理念。

同時,隨著日本政府廢除輕自動車專用駕駛執(zhí)照,并將k-car的排量規(guī)制提升至550cc,種種的政策也成為了k-car蓬勃發(fā)展,百花齊放的原因。


而在這股浪潮當(dāng)中,就出現(xiàn)了一系列定位獨特k-car,為消費者帶來更為多元化的選擇。今天的主角鈴木Mighty Boy(通稱:マー坊),便是其中之一。

Mighty Boy誕生于1983年,它基于第二代的鈴木Cervo(Cervo也是一款極有意思的車系,以后再開坑)打造而成。其車身前2/3保留了Cervo的2門設(shè)計。

剩下的,則被鈴木的設(shè)計師硬生生地挖空,做成了一個貨斗。
?
這個貨斗全長660mm,負(fù)載能力為200kg…emmm,跟那些輕型卡車相比,自然是處于下風(fēng)。但買這車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被這反套路的外觀吸引,誰要買來商用啊?當(dāng)時鈴木也沒有將它定位成商用車,而是賣“新潮皮卡”的概念。同時,鈴木還為它提供豐富的選裝件,譬如跟日產(chǎn)EXA有點類似的貨斗頂篷。


盡管定位什么的足夠新奇,但其實這臺車還是充斥著節(jié)省成本的味道在里面,就像前文所說,它的大部分設(shè)計都來源于Cervo,同時車身各處也顯露出廉價感,但想想它的最低配價格僅為45萬日元,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當(dāng)時的廣告也強調(diào)這是一款為“沒錢的年輕人”而設(shè)的產(chǎn)品,甚至廣告歌里面還有這么句歌詞:
金は無いけどマイティボーイ(信達(dá)雅地翻譯一下,雖然窮,但我是個精神小伙)。

動力部分也是Mighy Boy值得一提的地方,它搭載的是F5A型自然吸氣發(fā)動機,輸出為31ps/43Nm(后期款),匹配4MT/5MT(后期款)以及2AT,考慮到僅重520kg的車身,所以用當(dāng)時的眼光來看,還是可以給到駕駛者較為輕快的體驗。


可惜的是,這樣一款車并沒有獲得消費者的認(rèn)可,即便Mighty Boy打著跟初代Alto的低價格策略(甚至比Alto還要便宜),但過于奇特的定位,還是不為大部分人所接受。所以到1988年停產(chǎn),鈴木就再也沒有更新Mighty Boy了,一直到2015年的東京車展,鈴木帶來了一臺名為Mighty?Deck的概念車,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盡管如此,Mighty Boy還是受到了一些改裝玩家的歡迎,譬如換裝更強力的F6A型機器,就是個挺常見的玩法。甚至還有改裝商設(shè)計了一套類似藍(lán)旗亞037的車身套件……








這樣一搞……精神小伙,真的越發(fā)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