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系列《五百年來王陽明》上任南贛巡撫的路上
彼時,任“副弼馬溫”的王陽明有大量空閑時間進行他的講學(xué)事業(yè)。到1517年,朝廷任命王陽明為都察院御史,巡撫南贛地區(qū)四個州。明代的都察院是直接向皇帝負責(zé)的,很厲害的實職。再說南贛的這四個州,由于沉重的賦稅,三十年來起義不斷,占山為王的匪患數(shù)十股,再不管有天下大亂的勢頭。
王陽明才受過朝廷的打壓,這時朝廷又來求自己平匪患,自然心里有些想說的話。給朝廷回信“人老了,想奶奶,我是文官吶”,朝廷看到后明白這都是矯情,回復(fù)“上緊去”。
王陽明就帶著公職文書和印章官旗從水路啟程了。一路風(fēng)平浪靜,直到萬安,前方江面一陣喧嘩。王陽明到了船頭,看到江面貨運繁忙來往船只很多。經(jīng)詢問,是前面江面狹窄處有流寇正在劫船,不交東西不讓過。這怎么辦呢,商船交錢貨過去,王陽明也沒錢呀。帶的一二十人打也打不過去。況且剛上任就被劫了,實在是有害風(fēng)評。等著?等劫匪天黑回家吃飯?要么換條路,繞一繞?
大家慌亂之際,王陽明叫人拿出官服官印官旗。然后向周圍商船喊話“我是都察院御史,巡撫南贛汀漳四州,現(xiàn)在去上任,大軍隨行而至”附近商船看了,不知是想看戲還是真信了那句唯一的謊言“大軍隨行而至”,反正局面穩(wěn)定住了。王陽明趁時登高瞭望流寇情況,并吩咐將官旗分給周圍的商船,有鼓擂鼓,無鼓吶喊,然后按照王陽明小時候用棗核演練的隊形,讓商船跟隨前進。商船上的人,打仗不行,幺嚯都可以的。
劫船的流寇突然聽見擂鼓吶喊,正疑惑是哪個山頭不講義氣和自己搶肉卻看見拍成陣勢的一片官船?!坝费矒岽笕说?!”也不知是流寇的下意識反應(yīng)還是真的怕打不過,全部停下了手上的活叩拜在岸邊。匪頭子的看家本領(lǐng)來了“大老爺,我們也是被逼無奈啊,求求放過我們啊”
王陽明也不敢上前,怕被人看出虛實。派人去喊話“我知道你們的難處,就是來解決你們的生存問題的,念你們是初犯,放下財物放下管制刀具,回家去吧”聽到這里,流寇立即作鳥獸散。
過了狹窄口,王陽明收回官旗,有商人問,怎么沒看見巡撫御史的大軍呢?王陽明的隨從回答“哪有什么大軍,就我們二十人”
下集預(yù)告,王陽明之前為什么在朝廷受到打壓?王陽明到任后一件什么小事解決了官軍屢戰(zhàn)屢敗的問題?
你更感興趣哪個問號呢